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面對苦難,我還能愛神嗎?

2017年03月27日

基督教今日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這是一個許多信徒都可能答不出的問題:上帝為何容許苦難出現?當苦難臨到,我們還能接受神學的解釋嗎?

23日,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舉辦了「生命倫理對談──面對苦難:我還能愛神嗎?」講座,邀請了加拿大恩道神學院院長楊慶球牧師,用神學與科學解答當中的疑難。

楊慶球牧師以1775年夏天葡萄牙里斯本的崇拜日地震作例,信眾們都會按時走進教會進行崇拜,慕道、信仰根基未穩固的,往往不太按時到達,然後選擇坐後座。

不幸地在某次崇拜時發生地震,教會裡塌下來的磚柱碎石砸死了來不及走避的信眾。倖存的,卻是信仰未深的民眾。當中,有一位僥倖逃出教會,眼見一眾信眾活生生被砸死,不禁問:為何神會容許這件苦難發生呢?

問這問題的人,是當時51歲,法國著名無神論思想家伏爾泰。


無神論的哲學家(例如:休謨)也曾提出以下問題︰

(1)如果上帝是慈愛的,祂會帶走苦難。

(2)如果上帝是全能的,祂可以制止苦難的發生。

(3)上帝可能不是至善,或可能不是全能,二者最少必屬其一。


神學理論解釋


早期西方基督教的神學家、哲學家奧古斯丁,早於1000年前便提出「苦難與神有關係嗎?」

首先他認為,惡一定不是從神而來。上帝是至善,祂所創造的都是美好。但如何解釋(罪)惡的出現,?奧古斯丁認為上帝是一位至善的真神,不能同時存在另一個「至惡」與祂抗衡,否則便成了善惡二元論。而善惡二元論正是當時摩尼教(Manichaeism,即後來引入中國的明教。)所主張的。而這理論亦是神義論(Theodicy)由來。

楊牧師又以「有沒有黑暗與冷凍存在」作比喻,有光就知道黑暗的存在;有熱才知道何謂冷凍。

繼而他指出,神是創造善之所在,若世間無善,則會顯現出惡的一面。因此,如果人類拒絕善的一面、離開了神,往往會走惡的面向。


科學的解釋


關於里斯本的地震,楊牧師會以「意外」作解釋-當越多人到地震帶居住生活,一旦意外發生,受意外發生而傷亡的人,自然亦會增加。神創造萬物,亦創立了大自然的定律。他舉例,當你遇上交通意外,但你可以求神將鐵造的車,在被撞的一刻,轉換成綿花嗎?

苦難的確是負面的事,當中的意外並非神所造成,但神容許該事件發生。

楊牧師提問:意外發生的時候,你會選擇怨天?還是求神與你同在?這才是「苦難是化妝的祝福」的真正意義,在聖經裡亦記載,神與摩西同在、一起承受苦難。


失序?


楊牧師提到我們屬世的世界裡,往往處於失序狀態,這是否代表了這世界其實是沒有神?

他繼而引用約伯記,主人翁約伯的故事正是義人受苦的例子。撒但就約伯的忠誠向上帝挑戰,遭逢一連串苦難,繼而約伯的三個朋友利法,比勒達和瑣法三人也以因果律去質疑約伯是否得罪了神。

楊牧師以土星的光環作比喻,該光環其實由無數隕石不規則地排列而成,是否代表了神創造世界後其中一個「失序」?但神創造世界的複雜性,往往不是我們的知識與智慧所能理解的。

據約伯記的記載,對於約伯的求問苦難來由,神其實沒有確切的回答。但神反向約伯提出一連串的問題,提及地上的海洋、雲彩的衣服、清晨、死亡的門、光明及幽暗等等,使約伯明白神的奇妙作為,也使你我藉著此故事認識,即便在苦難中,神的榮耀仍持續彰顯。

楊牧師亦引用路加福音13章1至5節經文,提醒聽眾:面對苦難時思想不要單一,否則容易重蹈覆轍。

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