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羅馬書講義》 看見改教運動上帝之手 (2017年05月19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

馬丁路德於1517年點燃宗教改革燎原之火,他寫的《羅馬書講義》是1516-1517年間講授羅馬書的精華,了解路德對因信稱義之福音的領悟及闡釋。中華信義神學院林盈沼老師五月13日在台北基督教書展讀書會分享「馬丁路德《羅馬書講義》導讀」表示,路德改教是無心插柳,路德的偉大不是因為路德的優秀,乃是在那個時代選擇「順服真理」不同流合汙,用上帝給他的真知卓見和熱情來服事那時代的人,所以今天我們也能同得福音的好處。

明白何為「上帝的義」

林盈沼老師介紹,《羅馬書講義》是1515-1516年在德國威登堡大學任教時所寫。路德過去一直被「上帝的義」所困擾,認為上帝是公義正直、賞善罰惡,但是身為人,不論如何努力或自我要求,永遠達不到上帝的標準,成為善良、公義、慈愛的信徒。直到馬丁路德讀到一章17節「義人必因信得生。」這節經文提醒重要的是上帝的義,因人信耶穌基督而顯明出來,所以義人的地位是因著耶穌基督,而非個人積功德做善行來賺取,而讓馬丁路德豁然開朗,人是因信而稱義,而非行為稱義。從這角度思想,馬丁路德發現上帝是慈愛的上帝,因為耶穌基督承擔了人的罪。

林盈沼老師導讀馬丁路德《羅馬書講義》(李容珍╱攝影)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7年05月1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