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光》創辦人林治平安息主懷 自稱「義工」服侍五十載 (2024年04月29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台灣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下稱宇宙光)創辦人、人稱「林哥」的林治平教授,於四月廿七日晚上安息主懷,終年八十六歲。


林治平的兒女發佈訃聞,指父親「息了世上的勞苦,進入屬天的安息,放下了他一直掛心的事工與同工,開始他更榮耀更喜樂的事奉。」

林治平為外界所熟知,是在一九七三年卅五歲時,與當時七十三歲的劉翼凌創辦《宇宙光雜誌》。林治平在宇宙光服侍五十載,並常以「終身義工」身份參與,投入他自稱這個「傻瓜事業」。

「傻瓜」一詞的淵源,源自林治平曾接待台灣作家暨文學評論家亮軒所贈的幾個字。當時亮軒在紙上揮毫,寫了「傻瓜一世」四字給林治平。亮軒解釋,世上聰明的人太多,人不太願意吃虧,使世界沒甚麼盼望;林治平認為這話很有意思,也用「傻瓜」為其代號。

宇宙光總幹事李棟良在其Facebook撰寫給外界的公開信時,概括林治平一生,提到他從領受五餅二魚的異象開始,一直以福音預工、全人關懷的理念,陪伴宇宙光走過五十個年頭。「他特別在學術教育、文字出版、藝術人文、輔導關顧、社會公益等各方面,致力於全人理念的宣教實踐。」

李棟良指,除了在宇宙光的事奉外,林治平在中原大學任教時,致力推動成立全人村和基督教宗教研究所。他亦在晨曦會擔任董事長,全力推動全人福音戒毒;擔任伯大尼育幼院董事長期間,更推動落實「來樓」異象。林治平亦與太太張曉風早年主導基督教藝術團契。

邢福增:在台灣積極推動中國基督教研究發展

林治平對中國基督教史研究亦有很大貢獻。研究中國基督教史的邢福增教授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提到,最初認識林治平的名字,是在八十年代大學時期做研究的時候。當時坊間相關書籍不多,他主要參考《宇宙光》關於中國基督教的論文集。

邢福增形容,在七十、八十年代,台灣推動中國基督教史研究並不容易,因當時學術界認為中國基督教史不是中國近代史值得研究的題目;而在教會界,亦不重視研究教會的歷史,因此,林治平期望在學術領域確立中國基督教史的重要性及價值。擔任《宇宙光》總幹事及中原大學教授期間,林治平便舉辦研討會,探討基督教對中國近代化的貢獻,並邀請學術界不同人士參與(包括信徒與非信徒),而非只是教會內部自說自話。邢福增認為這研討會成為橋樑,令基督教和學術界有一個交流的平台,慢慢凝聚了一群基督徒學者。「在香港還未成氣候做中國基督教研究時,台灣就成為先鋒,是林治平教授他們(帶領)。」這可見林治平在台灣推動中國基督教研究發展的成果。

林治平其後亦繼續推動中國基督教史的發展,邢福增形容「很有推動異象和籌款的能力」。例如在二○○七年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時,《宇宙光》便推出多本書籍紀念。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4年04月30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