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退一步海闊天空
|
|
←【前一篇】真正的愛為己無所求
|
【下一篇】沒有無緣無故的難處→
|
|
《撒母耳記下19:41-43》以色列眾人來見王,對他說:「我們弟兄猶大人為什麼暗暗送王和王的家眷,並跟隨王的人過約但河?」猶大眾人回答以色列人說:「因為王與我們是親屬,你們為何因這事發怒呢?我們吃了王的什麼呢?王賞賜了我們什麼呢?」以色列人回答猶大人說:「按支派,我們與王有十分的情分;在大衛身上,我們也比你們更有情分。你們為何藐視我們,請王回來不先與我們商量呢?」但猶大人的話比以色列人的話更硬。
在大衛復位一事上,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如何避免紛爭的功課。談論復位本來是先從以色列北方的十個支派開始,大衛家庭內鬨本來就與這十個支派無關,相反若非大衛所屬的猶大支派大力支持押沙龍,押沙龍不會篡位成功,所以大衛主動派祭司去見猶太長老來撫慰他們,也給他們一個下台階。
可惜在迎接大衛重回耶路撒冷的事上,猶大支派沒有邀請其它十個支派參與,本來這樣的疏忽也無可厚非,但是當這些北方支派感覺到自己被排擠在外,到大衛面前告狀時,大衛沒有調停,反倒讓衝突升級。北方支派認為大衛是全以色列的王,他們一樣有份,而且是他們帶頭討論復位的事。猶大眾人則以大衛是他們的親屬,他們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來回應。這些原屬『茶杯裡的風波』,卻越演越烈,種下日後以色列南北分裂的禍根。
今日家庭或教會處理衝突也常犯這樣的毛病,(國與國之間的勾心鬥角,互不信任就更不用說),本來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卻因為各人堅持自己片面的道理,互不退讓,結果不但不能同工,更傷害了彼此的感情,雖然不說出來,心中已經有了疙瘩。其實化解這個衝突可以很簡單,猶大支派道個歉,想個補救的辦法,北方支派寬宏一點,接受對方不是故意的,只是無心之失。
這章經文特別提到米非波設與巴西萊,正是用來做一對比,米非波設情願吃虧,避免口舌之爭,巴西萊為己無所求,只求大衛的好處,今天教會絕大部份的衝突都與真理無關,只是一些見仁見智的問題,結果卻鬧得不可開交,浪費大量時間討論,傷害了感情,事情卻做不出來,因為人人都覺得自己的意見最對。同工們,你何時才肯放下自己的意見,讓神家和睦,一同為天國大業奮鬥呢?
|
|
|
|
本專欄由黃天賜牧師授權轉載
【繁體每日靈修】
每週一至週五寄發,歡迎轉載,轉發,或邀請朋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