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3月29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AI新書出版》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哥林多後書第十章注釋

哥林多後書 第10章

【林後十1】「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如今親自藉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

〔原文字義〕「謙卑」卑微,被壓低;「勇敢」放膽,壯膽;「溫柔」溫雅,柔和;「和平」溫和,和睦。

〔文意註解〕「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指保羅初次到哥林多傳福音,在那?住了一年零六個月的期間(參徒十八11);『謙卑』指保羅傳福音、建造教會的態度,對罪人和信徒,他顯得好像卑微、沒有自信的樣子(參林前二3;四10~13)。

「不在你們那?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不在你們那?的時候』是指哥林多教會被假師傅侵入,攻擊保羅的為人和教訓,保羅被迫挺身應戰的時候;『勇敢』指保羅對敵人的態度,對敵人他是戰士,放膽而不容情地指責敵人的錯誤。

『向你們是勇敢的』,這是因為哥林多信徒在保羅離開他們之後,聽信假師傅的話,犯罪跌倒,偏離真道,甚至大膽批評保羅,逼使保羅不得不寫信,嚴厲地責備他們。

「如今親自藉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如今』指哥林多信徒因保羅那封嚴厲的信而憂傷悔改(參七8~9)之後;『基督的溫柔、和平』是指基督對待屬祂之人的態度;『溫柔』指溫雅柔和,逆來順受;『和平』指與人和睦,可親可近。

本節表明保羅依哥林多信徒靈性三個不同的時期,而以三種不同的態度對待他們:

(1)從罪人到初信時期──以謙卑的態度勸化他們。

(2)墮落偏離真道時期──以勇敢的態度勸誡他們。

(3)悔改轉回真道時期──以基督的溫柔、和平勸勉他們。

〔話中之光〕(一)謙卑並不是懦弱或膽怯,在靈性上真正謙卑的人,常常能靠著主在真理方面勇敢。

(二)我們若真的存心謙卑,就能在教會中從任何一位弟兄姊妹得到幫助;在聚會中可能說話的是一位平常的弟兄,所講的話也很平凡,但只要摸著一句從神來的話,就會受益無窮。

(三)勇敢並不需要暴燥,也不是不能自制;勇敢是凡與人有益的,沒有一樣避諱不說(參徒二十20)。

(四)勇敢是為著神的真道而大膽說話,並不因環境而改變態度。許多基督徒對別人的錯誤也許敢於指責,但對自己兒女親人的罪行,往往採取掩蓋的措施,不敢讓別人知道,以致犯錯者沒有認罪的機會,結果愛之卻反而害之。

(五)謙卑是一個人內在的品格,溫柔、和平是一個人表顯於外的美德;謙卑的人才能溫柔、和平,溫柔、和平的人必然謙卑。

(六)溫柔是能忍受別人的侵害,和平是不侵害別人。溫柔、和平的性格,常會引起別人,尤其是非基督徒的誤解,以為基督徒是膽怯懦弱的;其實真正基督的溫柔與和平,只有靈性剛強的人才能作得到──在不平與羞辱的待遇中保持為他人著想和忍耐的態度,不報復,也沒有仇恨。



【林後十2】「有人以為我是憑著血氣行事,我也以為必須用勇敢待這等人;求你們不要叫我在你們那?的時候,有這樣的勇敢。」

〔原文字義〕「血氣」肉體,肉身;「行事」行走,生活為人。

〔文意註解〕「有人以為我是憑著血氣行事,」『有人』指那些批評攻擊保羅的人;『憑著血氣行事』有兩種意思:(1)如同常人一樣,在肉身?生活行事(參3節);(2)隨著敗壞的肉體和心中的惡欲去行(參弗二3)。

那些人可能批評保羅不過是常人一個,他還需要織帳棚維生(參徒十八3),因此不是一位專職的傳道人(使徒),他的道沒有甚麼份量;他們也可能批評保羅言語粗俗(參10節),是屬肉體的,完全沒有屬靈的份量。

「我也以為必須用勇敢待這等人,」『這等人』指那些批評攻擊保羅的人;保羅認為他們乃是假使徒,是撒但的差役(參十一13~15),因此必須以對待敵人的態度勇敢面對他們。

「求你們不要叫我在你們那?的時候,有這樣的勇敢,」保羅衷心企求哥林多信徒不至於再受那等假使徒的欺騙,好讓他回去訪問他們的時候,不必以對待敵人的勇敢態度來對待他們。

從這句話看來,保羅不久將會親自再訪哥林多。

〔話中之光〕(一)屬肉體的基督徒不能分辨真正屬靈的人,並且還常錯誤地批評真正屬靈的人;他們自己屬肉體,卻定罪別人屬肉體。

(二)在屬靈的爭戰中,使徒保羅的靈是『勇敢』的;是的,如果我們的靈?畏縮、膽怯,稍遇為難,就會投降或妥協,不能為主絕對。



【林後十3】「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

〔文意註解〕「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這?的『血氣』不含壞的意思,是說基督徒既然活在血肉的軀體?面,當然行事為人也受肉身的限制,生活起居一如常人。

「卻不憑著血氣爭戰,」『爭戰』在此指屬靈的爭戰,爭戰的對象不是屬血氣的人,乃是那躲在人背後的天空屬靈氣的惡魔(參弗六12),就是撒但和牠的從者,因此我們不能憑著血氣爭戰。

〔話中之光〕(一)信徒不能按屬血氣之世人的手段或方法,打屬靈的仗或處理屬神的事。

(二)信徒在屬靈的爭戰上,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自己的肉體,當然更不能依靠自己的肉體(參羅八6~8)。



【林後十4】「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

〔文意註解〕「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爭戰的兵器』指爭戰中克敵制勝的憑藉;屬靈爭戰的對象既然是屬靈的體系(參3節註解),因此所使用的兵器不該是屬肉體的,而該是屬靈的。

「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本句按原文可譯作:『乃是藉著神有能力』;我們爭戰的能力不是靠自己,乃是靠著神的靈(參亞四6)。

「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營壘』是指撒但的城堡,用來防守牠所擄掠的人被神奪回;撒但最主要的防守策略,是將一些叫人自高、不服神的思想觀念,放在人的心思?面(參5節),使人變得頑梗不化(參羅十一7),相當難以攻破,所以本節說它是『堅固的營壘』。

〔話中之光〕(一)得救的人,乃是基督的戰士。然而我們的爭戰,不是物質的,乃是屬靈的;不是與血肉之軀的人相爭,乃是與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相鬥(弗六12)。所以我們的爭戰,不可憑靠『血氣』(3節)之勇,乃要仗賴『神面前的能力』。

(二)在屬靈的爭戰中,如果我們的『血氣』不能脫離乾淨,稍有接觸,就會受激動,也就不會有屬靈『能力』而獲勝。

(三)撒但在人心?築了許多的營壘;許多時候我們聽道不受感動,總覺得有好多理由可以為自己的立場辯護,或者所講的道理太淺顯了,對它不感興趣,那就證明你的心?已經有了營壘。

(四)我們若要攻破撒但堅固的營壘,便不能憑藉人思想智慧的產物,而需要神能力的武器,就是藉著在神面前的禱告,聖經的話語和聖靈的大能。

(五)屬靈爭戰的消極目的,是要『攻破仇敵堅固的營壘』;如果我們爭戰的目標沒有確定,不知所對付的乃是詭詐的仇敵,我們就會自相殘殺。



【林後十5】「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原文直譯〕「將各樣的講理,各樣與關乎神的認識敵對的那些高深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思奪回,使它都順服基督。」

〔原文字義〕「計謀」思念,理由,理論,謀算,幻想,想像;「自高之事」高處,高的障礙;「心意」心思,思想,理解,悟性。

〔文意註解〕「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撒但深知攔阻人認識神最有效的辦法,便是將各種似是而非的理論(計謀)並各樣叫人自高自大的事(自高之事)灌輸到人的心思?面,構築一道道堅固的營壘(參4節)。

「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奪回』表示撒但藉假使徒正將哥林多信徒的心思(心意)領往不認識神、不順服基督的情況中去。

〔話中之光〕(一)知識叫人自高自大(林前八1);人間的傳統與哲理,以及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常成為人認識神最大的障礙。思想的折服,乃是人認識神的第一關。

(二)在『心思』中的『講理』,和在肉體中的驕傲──『與關乎神的認識敵對的那些高深之事』(原文),就是撒但在人?面『堅固的營壘』(4節),是抵擋人『順服基督』的,是基督的對頭。

(三)『各樣的計謀』就是指在我們的心?有許多不同的理由,一個理由講通了,又有另一個理由阻擋在前面,叫我們覺得礙難接受神。那些理由的外表看似很重要,其實都是不成理由的理由,我們一旦看破了撒但的詭計,一切的理由都要煙消雲散。

(四)『計謀』又可譯作『幻想、想像』;撒但作工在人的思想?,常給人一個幻想、想像,人若不拒絕,就會變作他自己的思想。在基督徒的生活?,有許多罪惡和錯誤,都是從幻想起頭的。

(五)許多基督徒知道我們不應當有污穢的思想、偷愛世界的思想,但卻不知道太多的思想也是攔阻人順服基督的,又不知道如何管制自己的思想,以致心思?常有好多紛亂、流蕩的思想。

(六)『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就是指我們的傲慢與偏見,甚麼都自以為是,甚麼都看不在自己的眼?,甚麼都不能叫我心服。這種心態的背後,乃是我們的老亞當──舊人與己;所以對付它們的最好辦法就是背十字架、否認己(參太十六24)。

(七)人的心思乃是神與鬼爭奪的場所,誰佔有的地位多,誰就得勝。在人的心思?,本來就有撒但堅固的營壘(參4節),就是背叛神的思想。我們可以說,一個人蒙神的拯救有多少,就是看他的心思被奪回有多少。

(八)撒但的詭計,就在使人離棄基督,悖逆基督;我們為主爭戰,就是要『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然而我們這些戰士,自己是否已經先歸向並順從了基督呢?

(九)屬靈爭戰的積極目的,是要將人的『心思』(原文)奪回,使他『順服基督』;如果我們不知所為著的乃是基督,漫無目的,結果不過是鬥拳打空氣,並無任何屬靈的價值。

(十)基督活在地上,乃是過一種爭戰的生活,爭戰的目的乃是要叫眾人都能順服基督;因此,為著能贏得這個爭戰,我們自己的生活便必須是順服基督的生活。

(十一)保羅所反對的是哥林多人那些攔阻神的思想,而不是哥林多人本身;但願我們在教會中,也不要以弟兄姊妹為仇敵。



【林後十6】「並且我已經預備好了,等你們十分順服的時候,要責罰那一切不順服的人。」

〔文意註解〕「並且我已經預備好了,」『預備好了』指保羅已經定下決心,準備採取紀律行動。

「等你們十分順服的時候,」『你們』是指哥林多信徒;『順服』即順服基督(參5節);『十分順服』是指完全不講理由的順服。

「要責罰那一切不順服的人,」『那一切不順服的人』是指假使徒和少數被騙不知醒悟的哥林多信徒。

保羅深深地知道哥林多信徒若未被對付過,若未完全順服真理,保羅就沒有法子來對付那些悖逆神的人。

〔話中之光〕(一)我們的順服,使主有根據可以對付別人的不順服。我們肯不肯傷自己的心,叫自己失敗,讓主得勝呢?

(二)教會?弟兄姊妹們都對主十分順服,傳起福音來便有能力,叫許多不信的人也順服基督。



【林後十7】「你們是看眼前的嗎?倘若有人自信是屬基督的,他要再想想,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

〔文意註解〕「你們是看眼前的嗎?」本句在原文文法中,可以作疑問句,正如中文和合本所繙的;也可以作直述句,意指『你們單看擺在眼前的人事物,只會看外表,而不會進一步深思』。

「倘若有人自信是屬基督的,他要再想想,」『倘若有人』可以當作一般人講,也可以指保羅心目中的對手,就是那欺騙哥林多信徒的假使徒;從上下文看(參2,10~11節),應是指後者。

『屬基督的』表明:(1)他順服基督(參5節),聽從基督的命令;(2)他具有基督的品格美德(參1節);(3)他守住身分,以傳基督福音為他的事工(參14節)。

『要再想想』意指任何自信是屬基督的人,應當從上面這三點來省察自己,看看是否符合『屬基督的』資格。

「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保羅的意思是說,最低限度他跟他的反對者是同等的──同屬基督。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好辦了,因為屬基督的必須接納屬基督的,如同基督接納他們一樣(參羅十五7)。而事實是,那班人不僅不接納保羅,甚且攻擊他;那班人也缺乏屬基督的人所應有的表現。

〔話中之光〕(一)人若只會『看眼前』、只會從外表來判斷事物的話,往往會得到錯誤的結論;因此,我們總要『再想想』,在主的光中慎思明辨,才不至於有錯差。

(二)許多人常根據外貌來看人,其實重要的是一個人屬不屬基督,他的外表並不重要。

(三)許多人自信是屬基督的,卻缺少基督的心思、觀念、作法和模樣,口?稱基督為主,心?卻不聽從基督的話,這等人應當再想想,趁早醒悟,以免被主懲治。

(四)人的天性喜愛『唯我獨尊』,當一個人在那?強調『我是屬基督的』時,往往意味著別人不是屬於基督,具有排他的傾向,剝奪別人作基督徒的資格。同樣的原則,當一個教會團體在那?宣稱他們才是『屬基督的』時,他們正在不知不覺的把別的基督徒當作外人。



【林後十8】「主賜給我們權柄,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我就是為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至於慚愧。」

〔原文字義〕「權柄」特權,權利,自由,能力;「造就」建造,建立;「敗壞」拆除,毀壞,攻倒。

〔文意註解〕「主賜給我們權柄,」主自己是一切屬靈權柄的源頭。

「是要造就你們,」按人的觀念來看,權柄是用來轄管別人,但主在教會中賜屬靈的權柄給祂的僕人,目的卻是為著建造信徒。基於這個緣故,在一般情形下,主的工人在教會中運用屬靈的權柄時,信徒們最常感受到的,便是他們的言語沉重、利害(參10節),正如主耶穌當日在教訓人時,眾人感受祂的教訓乃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一般文士一樣(參太七29)。

「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意指不是要拆除信徒或毀壞教會;所以主的工人除非被迫不得已,並不輕易動用權柄採取紀律行動,嚴厲對待信徒(參十三10;林前四21)。

「我就是為這權柄稍微誇口,」『我就是』意指『我即便是』或『我就算是』;『為權柄誇口』有兩方面的意思:(1)誇他擁有權柄;(2)誇他不濫用權柄。根據上下文來看,後者的意思比較重,意指他素來對權柄的運用非常小心謹慎,甚至可以為此誇口。

「也不至於慚愧,」意指他覺得自己對於權柄的態度完全正確,即使他被迫為這權柄辯護或稍微誇口,也覺得可以坦然面對主,良心無虧。注意,按原文『誇口』是過去式,而『慚愧』是未來式;這表示他的誇口是被迫、被動而為的,而將來面對主也不至於慚愧。

〔話中之光〕(一)真正具有權柄的人,絕不輕易使用權柄,即使被人輕視、毀謗,也不願動用權柄,免得敗壞人。

(二)保羅具有屬靈的權柄,相當『沉重』且『厲害』(參10節);但他這權柄,並非為『敗壞』人,乃是要『造就』人。敗壞人是消極的,源頭是恨;造就人是積極的,源頭是愛。教會中屬靈權柄的運用,都應以積極的供應愛為原則;不可作威作福,絆倒人,敗壞人。

(三)基督徒對於權柄常有兩極的反應──不是拒絕順服主的權柄,便是盲目跟從人的權柄;拒絕順服主的權柄固然是直接反抗主的權柄,盲目跟從人的權柄,乃是以人代替了主,因此也是拒絕主的權柄。



【林後十9】「我說這話,免得你們以為我寫信是要威嚇你們;」

〔文意註解〕「我說這話,」按原文沒有這幾個字,是繙譯的人把它們加上,好使語氣顯得比較順暢。

「免得你們以為我寫信是要威嚇你們,」『威嚇』是叫人感受到自己擁有能敗壞人的權柄。本節是接續第八節,意指他寫信的動機有二:(1)不是要敗壞人,乃是要造就人(參8節上);(2)不是要顯出他擁有權柄,乃是要顯明他不濫用權柄(參8節下)。因此,哥林多信徒大可不必以為保羅是在威嚇他們。

〔話中之光〕(一)『威嚇』和『大張威勢』乃是世上有權有位的人最愛用的辦法(參徒廿五23),但在教會中卻是一項禁忌,最會引起弟兄姊妹們的反感。

(二)屬靈的權柄是因著生命而有,越想動用權柄去威嚇別人的人,越沒有權柄。



【林後十10】「因為有人說:『他的信又沉重又利害,及至見面,卻是氣貌不揚,言語粗俗的。』」

〔原文字義〕「沉重」有重量的,煩重;「利害」厲害,強硬,剛強,有力;「氣貌」顯出,同在,在旁;「不揚」軟弱無力,不健壯,荏弱;「粗俗」可藐,被人輕看,不算甚麼,視為無有。

〔文意註解〕「因為有人說,」『有人』指那些批評攻擊保羅的人。

「他的信又沉重又利害,」指保羅書信的內容和信中的話語具有相當的份量。『沉重』重在指其語氣;『利害』重在指其果效。

由於這是保羅在引述他的對手所說的話,所以雙方都是話中有話。就保羅的對手來說,他們的目的是在襯托出下一句的批評,使保羅顯得言行不符。就保羅自己來說,他的目的是在引導哥林多信徒不要憑外貌認人(參五16),乃要衡量他的話是否出於神、出於基督。

「及至見面,」『見面』指在場時當面所表現的外表、神采、談吐、風度;當日希臘人相當重視哲學家演說時的風采和遣詞用語,作為他們是否接受其理論的主要依據。

「卻是氣貌不揚,」指他不但沒有氣宇軒昂、脫俗出眾的外貌,甚且還顯得氣色欠佳、無精打采的模樣;這從當日在路司得被外邦群眾稱巴拿巴為丟斯,稱保羅為希耳米(參徒十四12,『丟斯』意眾神之王,『希耳米』意傳訊者),可以獲得一點旁證。保羅自己也提到他當日在哥林多傳福音時,是『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林前二3)。

「言語粗俗的」指他說話和講道不用高言大智、智慧委婉的言語(參林前二1,4),顯得通俗、淺近、粗鄙,令人輕看藐視(參林前四10)。

〔話中之光〕(一)保羅的外貌並不驚人──『氣貌不揚,言語粗俗』;他的份量,乃在?面基督的度量。這正是基督的見證:外表沒有佳形美容值得人羨慕;?面卻蘊蓄無限生命,延長年日,直到永遠(參賽五十三2,10)。

(二)人的外表都不過是瓦器而已,本來就無可誇的,然而人卻很容易以外貌來待人。《雅各書》說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參雅二17,26),而表現人有信心的一項重要行為便是『不可按外貌待人』(參雅二1~10);我們是否在主?面有純正的信心,可從我們如何待人看出來。



【林後十11】「這等人當想,我們不在那?的時候,信上的言語如何,見面的時候,行事也必如何。」

〔文意註解〕「這等人當想,」『這等人』指批評攻擊保羅的人;『當想』意在提醒。

「我們不在那?的時候,信上的言語如何,」『言語如何』是指如何像他們所說的『沉重、利害』(參10節)。

「見面的時候,行事也必如何,」『行事也必如何』意指他言行一致、說得到就作得到,他不是不敢付諸實行,乃是一直忍耐著,非到不得已時不肯動用權柄(參8節)。

〔話中之光〕(一)言行不一致,乃是許多基督徒最常犯的毛病,特別是許多傳道人能說不能行(參太廿三3)。

(二)宗教徒往往說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聲音是雅各的聲音,手卻是以掃的手』(參創廿七22)。



【林後十12】「因為我們不敢將自己和那自薦的人同列相比。他們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較自己,乃是不通達的。」

〔原文字義〕「度量」測量,衡量;「比較」辨別,評判;「通達」明白,通曉。

〔文意註解〕「因為我們不敢將自己和那自薦的人同列相比,」『不敢』是一種反諷的語法,意『不屑』或『沒有必要』;『那自薦的人』指那些假師傅,他們自我舉薦或拿人的薦信,就自稱是使徒,從耶路撒冷到各地教會去,到處招搖撞騙,推銷虛假的道理(參三1註解);『同列相比』意指同列在一起,相提並論。

「他們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較自己,乃是不通達的,」『用自己度量自己』意指以自己作為標準,用來衡量自己,結果自己百分之百的合格,別人無論如何,總不合標準。這種完全主觀的衡量法,絲毫沒有客觀的眼光,乃是不通情達理的。

『用自己比較自己』當然就看不出有甚麼差別。

〔話中之光〕(一)當今基督教的危機就是到處都有一些自薦的人。客氣一點的,自稱是先知、使徒或神惟一的代言人;厲害的就乾脆自稱是再世基督、那要來的王或成為神的人。令人遺憾的是,居然有許多所謂的基督徒對他們崇敬有加,死心踏地跟從他們。

(二)今天在基督教?面,也有許多的教會團體,他們因認同某一項真理、作法或屬靈偉人等,而結合在一起,自成一個組織體系。他們一面高舉自己的旗幟,一面鄙視其他的一切基督徒,結果造成了排外的小圈子,分化了基督教會。

(三)『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較自己,』就是以自己作為基督徒的標準,或以自己的團體作為教會的標準,這種作法是不通達的,是坐井觀天,叫許多的基督徒失去了該有的廣闊眼界。

(四)基督徒以自己為標準、為中心來批評別人,是行不通的,因為基督才是一切的中心和標準。

(五)自高(5節)、自信(7節)、自薦、自度、自比(本節),以及自許(18節)等,乃是信仰偏差的表現,恐怕不配作主的門徒。



【林後十13】「我們不願意分外誇口,只要照神所量給我們的界限,搆到你們那?。」

〔原文直譯〕「我們卻不願意過度地誇口,只要照著那度量的神所分給我們尺度的度量,竟也達到了你們那?。」

〔原文字義〕「分外」過度的,過分的,無限制的;「量」度量,測量(原文有兩個『量』字,中文和合本少提一個);「給」分配,分給;「界限」尺度(測量用的竿),準則;「搆到」達到。

〔文意註解〕「我們不願意分外誇口,」『分外誇口』意指說超過自己程度的話;保羅不願意過度地誇口,因為如此作就是『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參羅十二3)。

「只要照神所量給我們的界限,搆到你們那?,」這句話在原文有些咬文嚼字,相當費解,茲試著把它逐點分開來解釋:(1)神是度量的神,祂作事都照著祂的度量;(2)神照祂的度量所分配給各人的工作負擔大小不等(參羅十二3);(3)各人從神所分得的工作度量都有不同的尺度;(4)各人只要照著自己的尺度盡力而為,便是神忠心的僕人;(5)保羅照著他自己的尺度傳福音服事神,竟也到達了哥林多。

保羅在此所提的『界限』,絕無『勢力範圍』和『工作地盤』的觀念,那不屬保羅同工團成員的亞波羅,能夠自由到哥林多作工(參徒十八27~十九1;林前十六12),證明保羅絲毫沒有劃地為界的觀念。這一段經文的主要用意,是在表明保羅乃是按照神所分給他的福音負擔,將福音傳到了哥林多,而不是分享別人勞苦工作的成果。

〔話中之光〕(一)有些主的工人引用這一段聖經,劃地為界,構築自己的工作地盤,不容別人侵犯,這是誤用聖經。各地教會要接納哪些傳道人去作工,主權是在各地教會的長老們手中,他們負有試驗主工人的責任(參啟二2)。

(二)約翰衛斯理說:『全世界都是我的工場。』當神賜給你夠大的信心和夠用的恩典,無論哪?你都可以去,而無所謂地界問題。然而有一件事是要注意的,工人們必須尊重各地教會的行政治理。

(三)另一方面,凡是主忠心的僕人,都受神的限制與調度,要往何處去、作甚麼工,都須尋求神的心意,而不可隨心所欲;我們也不可越過神所量給我們的尺度(界限),妨害到別人從神所領受的服事。

(四)每一個神的僕人都有神量給他一定的工作,如果神的僕人們個個都能守住自己的地位,照神所量給他們的度量行事,就不會有分爭和派別了。

(五)信徒們都要看見神所賜給我們各人的分量如何,並要接受這分量的限制,就沒有所謂的貪心、野心,也沒有雄心去作分外的事了。越過自己的分量,就是踐踏別人,就是動手打同伴(參太廿四49)。



【林後十14】「我們並非過了自己的界限,好像搆不到你們那?;因為我們早就到你們那?,傳了基督的福音。」

〔原文直譯〕「因為我們達到你們那?,並沒有過度地超越自己的限度,而把基督的福音傳給你們。」

〔文意註解〕「我們並非過了自己的界限,好像搆不到你們那?,」從上下文來看,保羅所謂的『界限』,乃是指他作為外邦人使徒的資格;保羅這個資格是神量給他的(參加二8),他負有神的使命與差遣,可以到任何外邦人地區(包括哥林多)去作工。

「因為我們早就到你們那?,傳了基督的福音,」哥林多人成為信徒,其實就是保羅傳福音的工作成果(參徒十八5~11)。



【林後十15】「我們不仗著別人所勞碌的,分外誇口;但指望你們信心增長的時候,所量給我們的界限,就可以因著你們更加開展,」

〔原文直譯〕「我們不願越分地以別人的勞碌誇口,只盼望藉著你們信心的增長,在你們中間得以照著我們的尺度豐盛地擴展。」

〔文意註解〕「我們不仗著別人所勞碌的,分外誇口,」這句話具有一石二鳥的用意:(1)保羅強調他自己在主面前所立的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羅十五20),他不願意坐享別人勞苦的功效;(2)保羅是在反諷那些敵對的假使徒到哥林多來,自己未曾勞碌過,卻要藉貶抑原來勞苦作工建立哥林多教會的保羅來抬高他們自己的身價,這是一種『越分』的行為。

「但指望你們信心增長的時候,」『你們』指哥林多信徒,亦即保羅勞苦作工的果子;『信心增長』與傳福音結果子大有關係(參徒十一24;十六5),哥林多信徒的信心增長,即表示透過他們就會結出更多的新果子。

「所量給我們的界限,就可以因著你們更加開展,」保羅從神所領受的工作負擔和尺度(界限),乃是在外邦人中作使徒傳福音多結果子(參13~14節),因此哥林多信徒所結的果子,也可以算入他外邦工作的總體負擔和尺度(界限)之內,故此他說『因著你們更加開展』。

〔話中之光〕(一)神所量給事奉的『界限』,並非固定不變的,乃是能因長進而『更加開展』。這說出一個原則:事奉的託付,乃是根據蒙恩的度量。我們蒙恩的度量多,受託的度量也就大。我們所服事出去的基督有多少,就看我們吸取進來的基督有多少。但願我們更多認識基督,好使我們多供應基督。

(二)信徒們可以藉著同心合意、配搭合作,而共享同一個界限;要緊的是都從神領受同一個負擔,才能同有一個心志,齊心努力(參腓一27)。



【林後十16】「得以將福音傳到你們以外的地方;並不是在別人界限之內,藉著他現成的事誇口。」

〔原文直譯〕「以致將福音傳到你們以外的地方,也就不必在別人的尺度之內,憑別人作成的事誇口了。」

〔文意註解〕「得以將福音傳到你們以外的地方,」『你們以外的地方』指外邦人所居之地;保羅有一個心願,就是要把福音傳遍地極(參羅一13~15;十五20~23),而這個心願的實現,有賴外邦人信徒同心協力、一同促成。

「並不是在別人界限之內,藉著他現成的事誇口,」『他現成的事』等於『別人所勞碌的』(參15節);保羅在這?重述第十五節首句的意思。



【林後十17】「但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

〔文意註解〕實際上,我們的工作若有甚麼成就,傳福音若有甚麼結果,都是主作成的,因為離了祂,我們就不能作甚麼(參約十五5),所以一切的功勞和成就都當歸給主。這就是『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的意思。

〔話中之光〕(一)我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我們心?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3);一切都在於祂的運行和推動,也是祂親自成就的,所以應當歸榮耀給祂。

(二)我們作完了一切主所吩咐的工作,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路十七10),切莫自誇。

(三)是的,我們一切的好處,都是因基督而有;正如有一首詩歌所說:『我惟因你(基督)得生,我惟靠你得勝』。我們豈不該把所有的榮耀、頌讚都歸給祂!



【林後十18】「因為蒙悅納的,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

〔原文字義〕「蒙悅納」經試驗的,可以接受的,不是可棄絕的;「稱許」證明,表明,舉薦。

〔文意註解〕「因為蒙悅納的,」指蒙神悅納;事奉的目的,就是要蒙神的悅納。

「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自己稱許』按原文與『自薦』(參12節)同字,表示自我舉薦也就是自我稱許。

〔話中之光〕(一)事奉神的人,是否蒙神喜悅,不在乎他自己稱讚自己,乃在乎主的稱讚。

(二)人不僅喜歡自己誇耀自己,也喜歡誇耀自己所崇拜的人,以致在教會中充塞這一類阿諛的話;巴不得神的兒女都能停止這一類的事。

── 黃迦勒《哥林多後書註解》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47%202Cor/47CT10.htm
新增日期: 2008/03/05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哥林多後書第10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