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4月23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AI@教會 免費講座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西番雅書概論

西番雅書 全書

西番雅書簡介

名稱

  本書是以作者西番雅為名。西番雅的名意為「耶和華保護」。

作者

  在舊約中,另外有三個人均以「西番雅」為名(參代上六36∼八;耶二十一1;亞六10)。按照一1來看,先知可能是在約西亞的改革尚未展開之時,出來說預言;而當時的民風和宗教、道德生活非常低落(參一4∼6、8∼9、12,三7)。

  先知的血緣可能與希西家王有關係,因他自己推上第四代的祖先時,有希西家的名字。由此可見,他可能受朝廷優待,獲出入宮庭宣講信息之便。

  先知生活在南方猶大國中,大概是耶路撒冷城內吧;他的信息和工作或者是約西亞王改革與復興時的前奏和刺激。他是與那鴻和耶利米等同期作先知的。

年期

  約西亞為王之年期是主前六四○至六○九年,而約西亞王改革年期為主前六二一年,故此本書的著作年日,應當為主前六四○至六二一年之間。

目的

  本書的題旨為警告百姓災禍就要來臨,描寫神忿怒的日子,但也指示前面有將來的拯救。──《新舊約輔讀》



西番雅書緒論



  主前第七世紀的三卷小先知書中,惟獨西番雅書可以比較確定寫作的年代。從各卷書的內容來分析,雖然可肯定那鴻書、哈巴谷書和西番雅書,都是主前第七世紀後半葉頁的作品,但各卷書所描寫的對像,顯然有別。那鴻書是「論尼尼微的默示」(鴻一1),目的是向猶大報好信,「因為那惡人(向來欺侮猶大的亞述人)不再從你中間經過,他已滅絕淨盡了。」(鴻一15)哈巴谷書指出上主設立迦勒底人為懲治人的(哈一12),但迦勒底人狂傲自大亦要受罰,惟義人因信得生(哈二4)。西番雅書卻論及上主忿怒審判的日子必將來到,那時他必從地上除滅萬類,並且是以「攻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為起首(番一4)。但是,先知也指出,上主「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番三17)

  在主前第七世紀後半葉工作和著作的先知,除前述三位外,尚有耶利米。耶利米和這三位先知雖然都沒有提到彼此的名字,但他們所面對的,是國家外受強敵的威脅,內有掌權者的敗壞,人民傾向邪惡,對上主失去信仰的熱誠,以致他們無法不遭上主的刑罰。耶利米書和西番雅書的關聯,較前兩書為密切。

作者

  在本書一1提到,上主的話臨到「希西家的元孫亞瑪利雅的曾孫基大利的孫子古示的兒子西番雅」。這種一口氣提到四代的先祖的事,在聖經中並不多見。之所以要向上推算到希西家,想必是有其原因;經文中雖然沒有用希西家王的稱號,這希西家也極可能就是那在以賽亞先知時代,堅心倚賴上主的賢王。如果這推論為真,則西番雅就是大衛王族的旁支,是一個貴族出身的人。

  西番雅雖然自己屬於貴族,卻亳不留情地披露高層人士(首領、王子、審判官、先知、祭司)的敗壞。然而,在全卷書中,西番雅也沒有對貧窮的人或受剝削者,表示他親切的同情。他恨矜誇高傲之輩,認為上主特別體貼困苦貧寒的民(番三1、12)。可是,就算在提到後者的時候,他也不過是在講述上主的意向,而不是在表露自己的感情。為這原因,有些學者就認為本書有關貧苦人的經文,可能是後來的人加上去的。

  文章可以顯露個人的性格。在本書中,先知的語氣是凜烈的,造辭寒峻而生動,銘刻於人的心腸肺腑。因此,西番雅的性格,可能是極為嚴肅生威的。他描寫上主忿怒之時,亳無保留的凌厲;他斥責背棄真神的國民之時,直言不諱。直至他預見以色列復興的時候,才稍為表現出一點溫情來(參看番三9);在述說以色列人回歸的景況時,他竟歡呼歌頌(參看番三14、15)。不過,論到這些溫情和歡頌的經節,有些學者也認為是後人所加的。

  西番雅的生死年份,已無從稽考。他事奉的時期,卻在書中有些少提及和給了暗示。本書一1說是在「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的時候」,上主的話臨到他。約西亞是在主前六四○至六○九年間為王的。全書都未提到約西亞王於主前六二一年修理聖殿時發現律法書(即申命記),以致發動宗教改革,廢除偶像和嚴守律法的事。相反的,他卻在一2∼6提到很多偶像的名字,8∼13節論及隨從外邦惡俗和商人作惡圖利必遭惡報的語句,並在一8使用「王子」的名稱,在在表明西番雅的工作時間,是在主前六二一年以先,約西亞王仍然年幼的時代(約西亞王登基的時候,年才八歲。見王下廿二1)。

  希伯來文「西番雅」的原義,是「耶和華所隱藏的人」的意思。這也許就是在本書二3,先知之所以呼叫說:「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你們都當尋求耶和華!當尋求公義謙卑,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

歷史背景

  根據本書開卷的第一句話,可知西番雅先知工作的期間,是「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的時候」。亞們是瑪拿西的兒子。

  王下廿一1和代下卅三1都說「瑪拿西登基的時候,年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實際上,他的統治期間是從主前六八七年至六四二年,共四十五年。他大概是因父親希西家王極為寵愛,因他是希西家遘疾得延壽十五年(參看賽卅八1∼8;王下二十1∼11)之內所生,所以在年幼時就登基;頭十年和父王共管政事,直到希西家於六八七年的死日。在瑪拿西統治期間,國家曾有一度的繁盛,但他沒有跟從父親學到遵行上主「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王下十八3;代下廿九2),反倒「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趕出的外邦人那可憎的事。」(王下廿一2;代下卅三2)。他為巴力築壇,作木偶,且敬拜天上的萬象。他曾把自己的兒子當作燒化之祭獻給假神,又行占卜、巫術,求問算命的和通靈的。瑪拿西這些事奉邪教的行為,在猶大產生了非常的惡果,以致上主宣告:「我必降禍與耶路撒冷和猶大。」(王下廿一12)不但如此,瑪拿西「又流許多無辜之人的血,充滿了耶路撒冷。」(王下廿一16)按猶太人的遺傳所說,先知以賽亞就是在瑪拿西的手下被用鋸鋸死的(參看來十一37)。

  「猶大王瑪拿西」的名字,也列在廿二個對亞述進貢的名單中,出現在以撒哈頓的三稜碑和亞述巴尼帕的三稜碑上(詳見 James B. Pritchard 編的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第二九一和二九四頁。參看本冊那鴻書後面的附錄,「那些斷碑、碎片、殘頁」{LinkToBook:TopicID=183,Name=那鴻書附錄 那些斷碑、碎片、殘頁})。所以歷代志下卅三10∼13這樣記疬說:

耶和華警戒瑪拿西和他的百姓,他們卻是不聽。所以耶和華使亞述王的將帥來攻擊他們,用癀癀住瑪拿西,用銅鍊鎖住他,帶到巴比倫去。他在急難的時候,就懇求耶和華他的上帝,且在他列祖的上帝面前極其自卑。他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允准他的祈求,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瑪拿西這才知道惟獨耶和華是上帝。

  事實上,瑪拿西作王的時代,亞述是個勢力龐大的帝國。亞述於主前七二一年全部佔領北國的以色列後,南國猶大無時不在提心吊膽中。瑪拿西之父希西家王,雖秉承其父亞哈斯王與亞述結盟的政策。但是,希西家卻玩弄政治手段,又與埃及聯盟。這種設法擺脫亞述的勢力範圍之兩面政策,曾遭以賽亞先知的反對(參看賽二十1∼6)。雖然如此,希西家仍是一位忠於上主的賢君,並在遇急難時向上主祈求(見王下十九1∼二十3;參看賽卅七∼卅八章)。

  瑪拿西繼承其父在政治上的兩面政策,以致在宗教上也是混淆不清;他不獨隨便接納亞述的各種神祇,以討好亞述王,又對其他外來及迦南土著的宗教崇拜異常的寬容,更將接其位的兒子起了個埃及神祇的名字──亞們。

  「亞們」在埃及文的原義是「那隱藏的」。這神祇的來源正如其名字的涵義一樣,隱藏得無法可知,但通常是把它與風聯在一起。在埃及第十二朝代(主前一九九一至一七八六年)的時候,亞們已是首都底比斯的主神(城隍)。到第十八朝代(主前一五七○至一三一○年),亞們已成了「眾神之王」。而首都亦更名為挪亞們(「挪」在埃及文是城的意思。「挪亞們」就是「亞們神的城」── The City of Amon)。挪亞們的眾祭司,不但權勢甚大,而且財富極多,所以在主前六六三年為亞述人摧毀的事,先知那鴻(見鴻三8)就用為預言尼尼微將得的報應。

  瑪拿西死後,他兒子亞們接位,但僅作王兩年,便為臣僕所殺。列王紀簡述亞們的生平事蹟如下:

亞們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與他父親瑪拿西所行的一樣。行他父親一切所行的,敬奉父親所敬奉的偶像,離棄耶和華他列祖的上帝,不遵行耶和華的道。亞們王的臣僕背叛他,在宮?殺了他。但國民殺了那些背叛亞們王的人,立他兒子約西亞接續作王。

約西亞年間的大事

  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方八歲。但他和前兩代的王卻完全不同。列王紀的作者稱讚他說:「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的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王下廿三25)。歷代志指出:「他作王第八年,尚且年幼,就尋求他祖大衛的上帝。到了十二年,纔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除掉邱壇、木偶、雕刻的像和鑄造的像。」(代下卅四3)當他在位第十八年的時候(王下廿二3及以下),約西亞下令修理聖殿,就在修理聖殿中發現了一卷「律法書」。約西亞細讀該書之後,深受感動,隨即按照書中的指示,大事改革。

  約西亞王招聚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眾長老,並祭司、先知和很多的百姓,在聖殿?將「律法書」唸給他們聽,「在耶和華面前立約,要盡心盡性的順從耶和華,遵守他的誡命、法度、律例,成就這書上所記的約言。眾民都服從這約。」(王下廿三3)從此,全猶大的宗教活動。都集中於耶路撒冷;同時,猶大全也進行掃除偶像,並禁止猶大人模倣教的生活習慣。

  約西亞即位後,亞述國的勢力已大不如前。不但西古提人(即中國歷史上所稱的大月氏人」於主前六三二年,自高加索南下入侵亞述和亞洲西部各國,甚至威脅埃及,而亞述也因為伸張過度,曾數次與巴比倫起衝突。後來巴比倫與瑪代聯盟,終於在主前六一二年奪取了亞述的京都尼尼微。這時,巴比倫的勢力鼎盛。埃及雖曾援助亞述,亦為巴比倫擊敗。

  約西亞奮勇自強,當主前六○九年埃及的法老帶兵前往幼發拉底河時,未得約西亞的同意而強經猶大國,約西亞上陣去抵擋埃及的軍兵,不幸在米吉多陣亡。

  既然西番雅書沒有提到主前六二一年約西亞王修理聖殿,和發現律法書後改革宗教的大事,而在一4又說到上帝「必從這地方剪除所剩下的巴力……」,亦必然是提及約西亞王在位第十二年(主前六二八年)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就是除掉邱壇、木偶、雕刻的像和鑄造的像的事,所以西番雅書著作的年代,大概是主前六二八至六二一年之間。

本書主題

  西番雅書最突出的貢獻,是以「耶和華的日子」來預言上帝快將在忿怒中毀滅有罪過的列國,包括猶大在內。

  西番雅並不是首創「耶和華的日子」,或「主的日子」的先知。阿摩司是舊約聖經中有這樣宣稱的最早的一位先知。他說:「想望耶和華日子來到的,有禍了。他們為何想望耶和華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沒有光明。」(摩五18)為甚麼想望上主的日子來臨的人,是有禍的呢?原來阿摩司是對色以列人發預言。以色列人以為惟有外邦人要受上主的審判,自己則可以逍遙法外。但阿摩司警告三番四次犯罪的以色列人說:「你們以為降禍的日子還遠,坐在位上盡行強暴……。(你們)這些人必在被擄的人中首先被擄。」(摩六3∼7)

  以賽亞先知也有「主的日子」的預言。那是審判列國的日子。他說:「必有萬軍耶和華降罰的日子,要臨到驕傲狂妄的,一切自高的都降為卑。」(賽二12)又說:「到那日,人必將為拜而造的金偶像,銀偶像,拋給田鼠和蝙蝠。到耶和華興起使地大震動的時候,人好進入磐石洞中,和岩石穴?,躲避耶和華的驚嚇,和他威嚴的榮光。」(賽二20、21)不過,以賽亞雖然指出上主要嚴厲的懲罰,但他預言並不以主的日子為重點。

  可是,西番雅全書卻環繞疬上主的日子而立論。「耶和華的大日臨近,臨近而且甚快……。那日,是忿怒的日子,是急難困苦的日子,是荒廢淒涼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是吹角吶喊的日子,要攻擊堅固城和高大的城樓。我必使災禍臨到人身上,使他們行走如同瞎眼的,因為得罪了我。他們的血,必倒出如灰塵;他們的肉,必拋棄如糞土!」(番一14∼17)

  「那日,那日!」就像詩歌的疊句一樣,在全書中唱出來。那不是在遙遠將來的日子,而是「臨近、臨近而且甚快的日子!」這是急切的末世論。全書都吐露疬迫切感,重複又重複地,將上主的日子之恐怖,說得淋漓盡緻。

文獻的完整性問題

  現有的西番雅書,全卷保持疬一個可令人了解的大綱:第一章宣佈上主的日子來臨,有其普世性的毀滅力,而以猶大和耶路撒冷為主要的對象。第二章預言災禍將降列國,特別是非利士、摩押、亞捫、古實(即埃及)、亞述。第三章再回述猶大和耶路撒冷:首段1∼7是從上主的聖潔和公義以嚴責他們的罪過;次段8∼20乃仰望將來,預言上主的子民最後要得拯救,在列國中得稱讚,有名聲。因此,從大體說來,全書是有一套完整的構想的。

  但是,在細察文獻之後,也可發現其中有可能不統一的地方。

  第一章全部都有一貫性的。無論從文體、詞語、思想等方面來看,全章都可能是出自一人的手筆。

  第二章的內容,也有是連貫性的。可是從原文的音格來看,第8∼11節就與其前後各節有所不同,但問題並不嚴重。充其量,亦可能是早期的文士在抄寫文獻時,將之稍作更改而已。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沒有互相牴觸之處。至於第11節中,有較為寬廣的拯救觀念,即「列國海島的居民,各在自己的地方敬拜他。」這些話,在本章其他各節都提到嚴厲處置列國的語氣中,當然是較為突出的一句。可是,這句話與第3節那句「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的口氣,也互相吻合。本章唯一可疑之處,即認為可能是後人所加的字句,是第15節中有關尼尼微的描述,竟提到「這是素來歡樂安然居住的城……,現在何竟荒涼,成為野獸躺臥之處。」這說法明顯是假定尼尼微為已經陷落了。尼尼微是在主前六一二年被攻陷的。如果我們前面所述西番雅書是在主前六二八至六二一年間寫成為正確,則這尼尼微的淪陷是在西番雅先知書著成後才發生的事。

  第三章的完整性問題,似乎較為複雜。在番三1∼4中,有些詞彙與耶利米書所用的相同(詳見後面註釋{LinkToBook:TopicID=372,Name=三1}),但很難斷定誰是原來的作者,或誰引用了誰的話。第7節的「你們從早起來」一詞,是那利米常用的(有十一次之多),但假如是西番雅先用了,亦無不妥之處。或者,這詞是當世代的人的慣用語,亦有可能。

  番三9∼13,在語氣和觀念上,均與上文有不銜接之處──突然轉變得太大了。第9節的「那時,我必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好求告我耶和華的名,同心合意的事奉我。」與第8節末了的「我的忿怒如火,必燒滅全地。」甚有天淵之別。這幾節中,「我所分散的民」,「留下困苦貧寒的民」和「以色列所剩下的人」,都是在被擄(主前五八七年)以後才產生的觀念。因此,這幾節經文,好些學者認為是後人加插進去的。

  番三14∼20的語氣和文體,則更為特別,與第一、二章,以及第三章前八節,全然不同。番三14∼17是一首歡呼頌。假如這幾節經文,是同為那凜厲預言上主之日子來臨的西番雅所寫的話,則他前後判若兩人了。第18節可能有遺漏之處,所以句子不完整。七十士譯本在這節的譯法,與現有的希伯來文聖經頗有出入。第19和20節,比前數節的經文平淡得多,但思想是一貫的。總而言之,好些學者認為番三14∼20一段,似乎不像是原有的篇章,極可能是在以色列人被擄後,快將回國之前而被加進去的。

  雖然西番雅書在文獻的完整上,有些問題,但在註釋的時候,我們仍以全卷書作為統一的去看待,藉以了解聖靈藉這現有的第九卷小先知書,究竟對我們說些甚麼。

西番雅書大綱

標題 一1

壹 警告上主的日子逼切臨近 一2∼二3

一 從地上除滅萬類 一2∼3

二 嚴懲猶大和耶路撒冷 一4∼13

三 懲罰的描繪 一14∼18

四 趁早尋求主藉得隱藏 二1∼3

貳 列國的懲罰 二4∼15

一 非利士 二4∼7

二 摩押和亞捫 二8∼11

三 埃及(古實人) 二12

四 亞述 二13∼15

譴責耶路撒冷及其要得的福分 三1∼20

一 耶路撒冷的罪過 三1∼8

二 猶大的餘民得福 三9∼20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36Zeph/36CT00.htm
新增日期: 2008/03/09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西番雅書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