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養蚊 別被叮 教會日免驚
(2015年09月19日)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特訪蚊子專家陳錦生 擁有正確防疫觀念並落實執行就能全面防堵蔓延
【陳逸凡採訪報導】登革熱疫情在台南未見趨緩,9月11日台灣大學昆蟲學博士、前長榮大學校長,素有「蚊學家」美譽的陳錦生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登革熱目前雖無有效疫苗,但防治方法很簡單,「不要養蚊子、不要被叮」,就能夠避免感染登革熱。
陳錦生說,本次造成登革熱大流行的埃及斑蚊,喜愛白天在室內活動,平常會躲在容器、花瓶裡,只要靠著盆栽底下水盤中的一點清水就能滋生。本次台南大流行爆發地點是在跳蚤市場,帶病者身上有印尼型的登革熱,埃及斑蚊一餐可叮咬5個人,加上跳蚤市場裡的顧客來自四面八方,如此一傳十、十傳百就把登革熱擴散出去。
教會在禮拜天的白天聚會,正巧是埃及斑蚊活動的時間,加上室內人多、二氧化碳濃度增高會吸引蚊子,陳錦生提醒一定要小心避免遭到蚊子叮咬。此外,教會內雜物多,容易形成蚊子躲藏的空間,加上插花容器內的積水可能會有蚊子產卵,切記一定要時常換水,在卵孵化前把水換掉就沒問題。他說一般人常以為蚊子喜歡在髒水裡產卵,其實蚊子喜歡在乾淨的水裡下蛋。
在避免蚊子叮咬方面,陳錦生特別強調,民間許多偏方其實都是無效的,尤其是樟腦油,千萬不要再胡亂塗抹。陳錦生說一定要選含有DEET成分的防蚊液才有效,另外也要注意是否有衛生署核可標章。平時盡量穿著淺色長袖,並在裸露部分噴上防蚊液,避免叮咬。
陳錦生分析,蚊子種類共有3000多種,但是會傳播登革熱的只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紋兩種,其中又以埃及斑蚊的傳染力較強。由於台灣中北部溫度較低不利埃及斑蚊生存,因此往往爆發登革熱疫情大流行的都是南部地區。早年東海大學爆發白線斑紋的登革熱疫情,由於白線斑紋習性與埃及斑蚊不同,喜愛白天在室外活動,陳錦生在當時疫情大流行之前就帶領志工堵塞積水樹洞,有效阻止了疫情擴散。
「不過這次狀況不一樣,」陳錦生說,因為蚊子的種類不同,處置的方法也不同。本次大流行的原因在於,暖冬讓蚊子持續活躍,加上前一陣子降雨積水多,形成生長的有利環境。他受訪這天曾前往本次疫情的爆發點視察,當初造成病媒蚊滋生的積水貨櫃頂已加蓋,目前已經沒有問題。
在疫情擴散預測方面,陳錦生說台灣早年登革熱曾經絕跡,不過那是因為美軍為杜絕瘧疾而大量噴灑劇毒的DDT,導致蚊子一併遭到消滅,加上當時台灣戒嚴,境外的登革熱無法移入。政府開放觀光後,台灣與東南亞的交流密切,登革熱於是再次進入台灣。他認為本次疫情到了10月24、25日台南教會日時,因為季節交替溫度下降就會趨緩。至於目前持續噴藥則能殺死已感染的病媒蚊,避免疫情繼續擴大。
陳錦生強調,面對登革熱疫情,其實民眾只要能全面了解蚊子生長條件及傳染原因,便可有效防止疫情蔓延。以「小心、關心但不擔心」的態度審慎應對,才能在患難中平安度過這次的難關。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