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堂尖沙咀海傍辦戶外崇拜 勉港人上帝恩手從沒離開 |
(2025年01月08日) |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流堂(flow church)在上月廿一日冬至當天,於尖沙咀海傍、文化中心外舉辦嘉年華會及戶外崇拜,除了參與的數百名信徒,現場亦吸引了大量途人圍觀,場面墟冚,是近年少有的基督徒大型公開聚會。活動以「牽手」為主題,表達與人、與城市及與神的連結,勉勵今日仍在香港生活的人,上帝仍然憐憫這世界、祂的恩手從沒離開。流堂創辦人陳韋安牧師亦勉勵香港教會,在這個有不少限制的時代,教會仍可努力做恆常的事情,展現人前。 戶外崇拜除了由敬拜團隊帶領唱頌多首詩歌,還有陳韋安的短講信息。陳韋安引用詩篇一二三篇,指詩人以人的手類比上帝的手,雖然人未能看見上帝,但可憑著人手所作的看見上帝的憐憫。這是一篇朝聖路上的上行之詩,他認為這猶如今日大家的處境:在一段未完成、未看見上帝的旅途中。雖然很多人以為香港已經完結、不快樂、沒出路,但「上帝仍然憐憫世界」。 以「牽手」為題 連結人、社會與上帝 流堂估計,整個聚會約有五百至一千人次參與。他們希望公開地與其他單位合作表達信仰、見證基督。藉主題「牽手」,希望連結人、社會與上帝,帶著基督徒的使命,一起敬拜。背後更深層意義,是希望在後疫情、後社運時代,於人前展現出教會恆常會做的事。 團隊表示,整個活動的申請過程並不困難,不過要在活動舉行前的三個月才知悉是否獲批、獲批的地點和日期。此外,敬拜的歌詞、講道信息大綱亦需事前交予政府部門審批。陳韋安指很多人或會認為這時勢中,香港教會要辦這類大型活動很難,因存在一些限制,但他發現只要願意做,還是有可能,這對他是一個大提醒:教會還是要做應該做的事。 遊客駐足觀看 崇拜片段上載小紅書 流堂同工麥濬思(Matches)表示,今次他們特地邀請本地不同敬拜團隊的代表到場參與戶外崇拜,並與另一單位合作舉辦市集及工作坊,希望多與不同團體協作,未來亦能與不同堂會有更多合作,實踐資源共享、展現合一。他認同這是流堂內部的一次標誌,籌備時就像一次「火箭研發過程」,眾人同心完成。雖然不少弟兄姊妹在其服侍的崗位上經驗較少,卻在事奉中成長並順利完成這次大型聚會的服侍。 流堂同工鄭麗婷傳道則指,崇拜前有嘉年華活動,攤位由流堂不同興趣小組(club)的弟兄姊妹負責,做一些日常社區連結的工作,例如有社關小組邀請市民寫心意卡給清潔工等等。她感恩當日天氣很理想,而多位弟兄姊妹願意投入服侍、付出很多,旨在做得更好,過程令她感動。 她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人看到香港基督徒講述有關福音的事。原本他們以為遊客看看後便離去,結果不少人駐足觀看。其後她更得知,有人把他們的崇拜片段上載至小紅書及微博,說歌曲很動聽,令她意想不到,並相信這是傳播福音的渠道。 |
新聞照片:
|
![]()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