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耶穌教長老會研討會 鼓勵青年和女性參與 |
![]() |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曾俊柏編譯】大韓耶穌教長老會(PCK)的成長與復興,長期倚重平信徒的貢獻。為因應人口結構變化及確保永續發展,PCK總會平信徒委員會於2月6日在韓國教會百年紀念館舉辦政策研討會,聚焦透過設計更完善的教會制度,鼓勵30至40歲世代更積極參與教會事務,並擴大女性在教會中的代表權。委員會認為,這不僅是應對人口結構變化的挑戰,也是確保PCK永續發展的關鍵。 diversity_4 納入青年,擴大女性參與 平信徒委員會主委吳慶南(Oh Kyung-nam)牧師在研討會上指出,韓國教會的成長與復興,深受南宣教會和女傳道會的奉獻與事工影響。為促進PCK發展,他建議將30至40歲世代納入教會管理階層,擔任幹部或參與總會重要部門。他強調,面對人口減少和地方衰退,教會中堅力量──30至40歲世代的積極參與,是PCK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吳慶南以「第109屆總會平信徒委員會方向:促進教團發展的制度性溝通」為題,建議各中會和中會聯合會應確保30至40歲世代在總會中的代表比例。同時,他也特別呼籲在各教會小會中設立女性長老。他指出,目前女性會友比例與女性長老數量間存在明顯差距,應加速推動立法保障。 韓國其他教派已採取類似措施。韓國衛理公會(KMC)自2015年起強制規定女性正議員比例達15%,2023年更決議總會代表中,女性和50歲以下的牧者與平信徒應各占15%。 韓國基督教長老會(PROK)自2010年起,規定正議員人數超過20人的各中會,必須至少派遣一名女性牧師和一名女性長老擔任正議員;2015年起,更擴及至正議員人數超過10人的中會。因此,在2024年PROK總會議會的614名正議員中,女性正議員共計有65名。 相較之下,PCK總會雖於1994年允許按立女性,並於隔年合法化,但第109屆總會的1500名正議員中,僅有43名女性。2016年總會雖決議「各中會應派遣一名女性正議員」,但該決議僅為建議性質,並無法規效力,未能帶來實質改變。因此PCK平信徒委員會認為,為促進教團內30至40歲世代領袖的成長,並擴大女性代表權,應加速推動相關立法。 component_exchange 平信徒事工化:應對挑戰的新方向 南韓《國民日報》(Kookmin Ilbo)記者申相穆(Shin Sang-mok)在〈縮小社會中的平信徒角色〉一文中指出,國民人口減少導致信徒人數也跟著下滑,特別是30至40歲世代的流失率上升,使教會高齡化速度快於社會。 由於中小型教會和地方教會在聘請教育傳道師方面臨困難,「平信徒事工化」(指讓平信徒承擔更多傳統上由神職人員負責的事工)日益受到重視。此外,學齡人口減少也影響未來神學院的入學生,教會擔心教育傳道師的供給將面臨挑戰,因此PCK總會自2014年起,與地方中會和神學院合作,建立平信徒教育師培訓系統,並成立「平信徒教育師研究特別委員會」。PROK總會教育委員會及合同教團(HapDong)也分別推動「教會教育專家課程」及「教會教育指導師」制度,為平信徒事工化奠定基礎。吳慶南表示,牧會現場相當注重平信徒教育師,PCK總會將努力完善制度建設。 與會者也關切人口減少和地方衰退對教會學校兒童人數的影響,強調這狀況與韓國教會的未來息息相關。對此,PCK總會表示,將制定相關應對措施。(資料來源:PCK) 圖說 (相片來源/PCK) |
新聞照片:
|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