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長執訓練 學習跨世代述說福音
(2025年03月24日)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洪泰陽台中報導】3月23日下午在台中中會柳原教會,中中傳道部舉辦2025年第一場長執訓練會,邀請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牧師劉炳熹談「跨時代的團隊服事應用青年在哪裡,老人在這裡——跨世代的旅程,教會如何述說福音?」,吸引各教會牧長同工約210人出席。

中中傳道部部長林鴻祐牧師開場時表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法規規定,長老教會長執同工有義務出席中會舉辦的訓練會,以往甚至發送訓練手冊登記受訓的狀況。期盼同工珍惜每次機會,一同裝備自己來傳揚上帝的福音。

第一階段中,劉炳熹談他對社會與未來趨勢的觀察,第二階段則分享他的實際經驗。劉炳熹表示,教會要有觀察社會的能力,縮小的社會與教會是未來趨勢之一,因此教會要依據所處地理環境、文化背景與會友屬性增加或減少某些事工,或引進社區力量倍增事工的果效。在教會裡,要珍惜不同世代的共處,強化與社區對話的機會與能力,彼此搭配做上帝的工。他強調,「宣教」就是邀請人分享空間,不管有形或無形。「教會不要害怕世代差異所帶來的影響,反而要用恩典的角度對待彼此,找出自身教會的使命,一步一步向前邁進。」

在第二階段,劉炳熹以太陽花學運及近期的青鳥行動為例,說明東門教會參與青鳥行動的經驗。他表示,青鳥行動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顯著的領導人,而是年輕人主動各司其職,找到服事的位置。「課金公媽」即時捐助讓年輕人圓夢,藉由運動彼此交流、彼此共榮。

教會不只是聚會的地方,更是社區、社會民眾對話的場域,劉炳熹表示,如此一來,教會進來很多未信者,成為社會重要的記憶與支持點。針對棒球12強賽事,教會便舉行「劉牧師的棒球趴」,邀請中華職棒會長蔡其昌與八角塔男聲合唱團分享,嘗試主導議題、策劃展覽,在多元處境下搭建一座橋梁,讓社會的年輕人意識到教會不只是教會,「如何向他們宣教、分享信仰價值,都讓教會有新的樣貌與事工。」

最後劉炳熹鼓勵會眾,每一個人都要有見證的故事,上帝在每個人身上做的工,就是最真實的見證。關於跨世代宣教,不管教會或個人,都是從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做起。

訓練會在中中議長林仁謙牧師祝禱聲中結束。他願上帝恩待每位同工,在宣教的路途上引領更多人認識福音,讓教會成為社會重要的支持與撫慰人心的空間。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