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神學研究中心講座 門徒訓練讓生命成長
(2025年04月13日)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林婉婷高雄報導】4月7日晚間在高雄中會德和教會,台南神學院實踐神學研究中心邀請嘉義中會水林教會牧師莊信仁專講,分享如何設計具創意的「門徒訓練」課程。

講座正式開始前,實踐神學研究中心執行長王子豪牧師開場引言,指出每間教會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和處境,難以直接複製其他教會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思考這些案例背後的精神,追尋上帝對每間教會的心意,並將他人的經驗轉化、應用到自己的教會中。

莊信仁首先點出教會面臨高齡化的挑戰,並直言教會存在的目的與本質就是「宣教」,並且這不只是牧者、而是所有基督徒需要面對的課題。在接受這個前提後,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基督徒如何裝備自己」。

究竟何謂門訓?莊信仁指出,門訓其實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他以水林教會的青年們回到家鄉服事的見證,強調陪伴生命去遇見上帝的那一刻就產生影響力。若把門訓視為「讓生命找到、發揮影響力」,那麼門訓就不只是單純的課程或一次性活動,而是持續不斷、沒有盡頭的歷程,就在每個禮拜的讀經和講道中、甚至就在通訊群組的交流中。

門訓的設計,需要仔細觀察教會處境與同工特質,並藉此啟發他們的恩賜。莊信仁說明,清楚同工們的需要、看見他們的渴望,才能推出適合他們的訓練,讓他們能夠理解、學習、吸收、成長。莊信仁還分享,自己也發現到上帝透過門訓同時改變他的生命、調整他的眼光與步調,所有人的生命在上帝裡共同成長。

莊信仁也坦言,一位牧者能深入訓練、陪伴的同工人數是有限的,「所以門訓不是為了教會增長,而是為了生命成長。」至於生命成長是否能帶來教會增長?那必須交託上帝。在分享水林教會的門訓課程案例後,莊信仁重申門訓是為了讓基督徒活得像基督徒、能夠背起十字架,這是一種「向下」的投資。他鼓勵同工們與牧者一起推動門訓,不讓牧者孤軍奮鬥。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