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節目討論應否設敬拜隊或詩班 指堂會缺資源及訓練
(2025年04月14日)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報道:麥嘉殷)【時代論壇訊】你的教會有沒有敬拜隊或詩班?幾位音樂人上月底在一個YouTube節目上,討論香港教會缺乏資源人手設立敬拜隊或詩班,有講者認為組織一個有訓練的敬拜隊更為困難。

論及教會應否有敬拜隊,玻璃海樂團團長楊芷瑩(Gabby)指很多教會均希望有敬拜隊,但卻缺乏資源、人手,如只有小部份年輕人懂得彈奏樂器。她認為,若堂會有較多長者,便不一定需要有敬拜隊。

Milk&Honey Worship團長暨Flow Church同工麥濬思(Matches)則提問,若將崇拜簡化,最應該保留的是甚麼?他指,大多數人會認為崇拜最重要的未必是音樂,他知道有堂會的崇拜由主席帶領會眾誦讀經文,誦讀時有純音樂襯托,沒有敬拜隊現場演繹詩歌。

組織有訓練的敬拜隊更困難

音樂監製嚴勵行(Johnny Yim)則表示,組織一個經訓練的敬拜隊反而更困難。他觀察到有敬拜隊隊員每次綵排停奏的位置都不一樣,其他隊員便難以配合。「那就不是綵排,而是在看你表演。」他強調,敬拜隊需要彼此了解和配合,否則只是「幾個人恰巧在彈奏同一首歌曲」。他指,不少堂會缺乏資源為敬拜隊員提供訓練,包括音樂技巧、靈性上的操練等。他又觀察到,敬拜隊難有一個人能指出隊員的音樂問題,一來是該隊員缺乏權力,二來是他未必能服眾,組織有訓練的敬拜隊需要彼此包容。

Gabby指,流行音樂界會設音樂總監的角色,但堂會卻沒有。她認為堂會須有音樂總監,可擔當樂手與敬拜主領的溝通橋樑,協助不熟悉音樂的主領。

幾位講者在節目中亦提到,多年前,在堂會內使用鋼琴和鼓曾遭批評。演員及填詞人張滿源提到,一些傳統教會在崇拜只使用風琴,認為使用較新興的樂器,如鋼琴或鼓,是不尊重神,不能接受。Matches補充,那是因傳統教會視聖壇為聖潔、莊重的地方,他知道有些教會會為崇拜使用的樂器祝聖。由此可見,當堂會決定要否設立敬拜隊或詩班,其實關乎該教會認為怎樣才是尊重上帝。

詩班即將「絕種」

張滿源指出,除了討論應否有敬拜隊,也應反思應否有傳統詩班。他觀察到詩班即將「絕種」,有些教會甚至是沒有詩班。他指堂會四部合唱的詩班,有較高的音樂要求,「每個星期練餐死」,但和聲確實動聽,反觀敬拜隊未能達至此效果。Gabby則認為,「某些聲音其實是有其力量」,敬拜隊和詩班沒有哪個較好。她舉例,早前玻璃海樂團跟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一同演繹四部合唱的現代詩歌,帶出兩種不同的音樂風格可互相配合。

節目上亦有討論靈恩派的「琴與爐敬拜」(即以音樂禱告為主,有些同時有方言禱告),指這種敬拜模式需要主領與樂手多溝通。Gabby則指,這種敬拜其實並非「無譜」,主領會先準備多首歌曲,然後按感動在其中選擇。

該節目為《傾吓詩歌》第3集,於宣道傳意台YouTube頻道播出。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