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神學」並非浪費時間的事 |
謹慎的神學思考能力對基督徒的日常生活至關重要。 |
(2025年04月25日) |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
(作者 Jon Nielson)也許對「神學」這門學科最大的批評——即使來自基督徒——就是它不實用。 對那些不認識耶穌的人來說,不想讀神學很正常。但令人失望的是,許多基督徒也視神學為無用之物——覺得神學與日常生活沒什麼關聯。也許你還沒聽過這樣的說法,但總有一天會聽到的! 有些基督徒確實有這樣的想法:認真思考及研讀神學是在浪費時間。他們認為,基督徒應該要上街幫助人們、傳福音、積極地順服上帝,而不是花時間去學習關於上帝和聖經的知識。 說到底,為何神學很重要?為什麼我們要花那麼多時間去研讀神學? 最根本的原因是:神學所研究的對象是上帝;它是一門關於上帝的學科——研究我們的創造主、拯救者——我們的君王。從最真實的意義上來說,研讀神學是我們所能從事的最崇高、也最重要的研究。 學習更多關於這位創造宇宙的神的事,並不是浪費時間的事。事實上,這可能是最值得我們花時間去做的事。當然,學習神學並不應使我們遠離幫助他人、傳福音及順服基督等實際行動;相反的,學習神學應會幫助我們以更深的認識和更純粹的愛——對上帝的愛,以及對祂所創造的人的愛——來做這些事。 讀神學甚至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我們所做的每ㄧ個決定,終極而言都是ㄧ種神學決定。我們做的每件事都反映了我們究竟相信什麼——尤其反應了我們對上帝的認識。我們說了什麼、腦海裡想著什麼,以及我們使用時間的方式,最終反映的都是我們對世界以及人生意義的信仰及信念。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持有什麼樣的神學,確實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及信念會影響我們每一天做的每一個決定——哪怕是極微小的決定。 最後,一個以聖經教導為根基的神學世界觀,能幫助我們真正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 上帝透過聖經向我們啟示這個世界最深刻的真相:祂在創造中的角色、人類的罪性、祂主權中的旨意與計畫,以及那唯有透過耶穌基督才能得著的救恩。因此,嚴謹的神學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世界,使我們真正明白所見所聞。 當我們「研讀神學」時,我們是在透過聆聽上帝的話語、認識上帝在世上的角色,進而明白我們人生的意義。系統神學之所以從「關於聖經的教義」著手,正是因為假若沒有上帝啟示的話語 (聖經),我們無從真正認識祂。有人可能會問:既然上帝顯然早在聖經出現前 (甚至自永恆以來) 就已存在,為什麼神學研究不首先探討「上帝的存在」、「上帝的屬性」及「上帝的作為」呢? 神學研究之所以從關於聖經的教義開始,是因為我們是有限、軟弱的受造物,無法僅憑理性與思辨就得出關於創造宇宙之神的真理。當然,我們可以靠自己想出一些關於上帝的不錯觀點,但若沒有堅實的根基,我們連以正確的方式認識祂都無法——而聖經文本就是我們認識、研究、思考及討論上帝的根基。 即使沒有《聖經》,我們或許也能在某種程度上認識上帝,例如知道祂存在,並察覺祂的大能。但若要更深入地認識祂——認識祂的品格、祂的作為,以及祂藉著基督所成就的救恩——我們就需要祂的話語來啟示我們。 我們的起點,是從「聖經文本的存在」這一事實向我們訴說的關於這位創造天地的上帝:祂是一位說話的神。這一事實對我們研讀聖經時的態度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讀聖經,並非把它當作一本「死的」資訊書來查考,而是視它為上帝活生生的話語,對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都有重要的啟示。 單憑這一事實——聖經中的上帝會對人說話——我們就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真理。當我們稱聖經為「上帝的話語」時,我們是在宣告:這位宇宙中獨一的真神是一位「說話的神」。祂不是沉默不語的,祂並沒有讓人類完全活在黑暗之中,不知該如何認識祂、愛祂、敬拜祂並事奉祂。祂已透過祂的話語向我們說話。 所以,從「聖經的存在」本身,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首先,我們學到,這位創造宇宙的上帝是位希望被人們認識的神。這對我們而言是個很關鍵的真理:那位創造我們的上帝,親自主動前來與我們交通。祂透過祂的話語向人類啟示自己,教導我們認識祂的個性、祂的道路和祂的計畫;祂也指引我們如何與祂建立正確的關係。我們的上帝之所以說話,是因為祂真誠地想邀請人進入與祂的關係中,讓人真正認識那位創造他們的神! 此外,上帝想要透過祂的話語與祂的百姓建立關係。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看見,自上帝對亞當和夏娃說話開始,上帝與人建立關係的主要方式就是透過祂的話語。祂對亞伯拉罕說話,祂將律法賜給摩西,祂藉著眾先知向祂的子民說話。使徒約翰說,上帝的兒子耶穌就是那成了肉身的「道 (Word)」(約1:14)。 聖經——上帝的話語——至今仍指引基督徒如何跟隨祂、認識祂。上帝的話語是祂與人建立關係的主要方式。這也是為何英文有句俗話形容上帝的子民始終是「屬於祂話語的子民」。 最後,「聖經的存在」這一事實也讓我們學到:我們必須聆聽上帝的話。既然聖經是我們的創造主——這位宇宙獨一真神——的啟示及信息,那麼聖經就是我們最該聆聽的話語!我們應當竭力聆聽聖經,因為那位創造我們的上帝,真的就在其中向我們說話。 保羅在《提摩太後書》如此形容上帝的話語:
保羅在希臘文原文使用「呼出的 (θεόπνευστος)」這個詞彙,有助於我們理解所謂的「默示」是什麼意思。根據保羅的教導,聖經確實是上帝「呼出」的氣息。換句話說,我們今日所讀所研的聖經與上帝的關係,如同我們說話時所發出的話語那樣與我們本人緊密相連! 那麼,上帝是如何「呼出」聖經的呢?祂是藉著聖靈的能力成就這事。這正是我們說「上帝默示 聖經作者寫下經文」時的意思。上帝的聖靈親自在他們裡面動工,透過他們寫下聖經。像摩西、撒母耳、大衛、保羅、彼得和約翰這些人,都是在聖靈的啟示下寫作。 不過,我們也需要分辨「默示 (inspiration)」及「口述 (Dictation)」的不同。默示 並不表示上帝一字一句地口述給聖經作者,或以某種神奇的方式操控他們的手,強迫他們寫下某些話語,並且完全不涉及他們自己的思考!聖經文本的豐富特徵已告訴我們,這種機械式寫作的方式並不成立——聖經鮮明地呈現了不同作者的個人特質、寫作風格及語氣。 然而,「默示」的真理告訴我們,上帝的聖靈強而有力地引導及掌管聖經寫作的每一部分。也就是說,保羅雖然根據自己的經歷及風格寫作,但他寫下的內容與上帝想對人們說的真理完全一致、毫無偏差。 另外一段值得我們參考的經文,是使徒彼得在他的第二封書信中所說的。彼得提到先知——那些向上帝的子民說話並記錄祂話語的人——是「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得後書1:21)。這是聖經對「神所默示」所描繪的另一幅重要圖像。 這些人是以自己的能力說話及寫作,但他們是在聖靈極大的帶領下,被祂「承載」或「推動」著,使他們所說所寫的話語,就是上帝要對祂百姓說的話——毫無誤差、完全符合祂的心意。 所以,當我們談到聖經的「啟示」時,我們的意思究竟是什麼?總結而言,就是:聖經每一句話的背後都有上帝的直接主權。祂藉著聖靈的能力全程掌管聖經的寫作過程,祂「承載」著聖經作者,藉著他們的筆「呼出」祂想傳遞的話語給我們。因此,我們可以真實地說:聖經就是上帝的話語。聖經說話的時候,就是上帝在說話! 因著默示論 (The Doctrine of Inspiration,普遍為系統神學第一課) 的教義,我們可以肯定地、真實地說:聖經就是上帝的話語。我們知道,在聖經裡,我們擁有一個直接出自那位全能上帝的真理泉源,祂以大能親自啟示了其中每一句話。 上帝透過人類作者書寫祂的話語,而這些作者是在自己所處的歷史背景下寫作,保留了他們各自獨特的風格與個性,因此,我們也可以準確地說:聖經既是百分之百「人的作品」(由人撰寫),也是百分之百「上帝的作品」(由聖靈所啟示)——每一字,每一句都是。 如果我們要指出整本聖經中一個從一而終的現實,那就是:上帝藉著祂的話語治理祂的子民。換句話說,上帝的話語總是與祂的權柄緊密相連。祂以能力、保護、明確的教導及命令來治理祂的百姓。是的,每當上帝說話時,祂就是帶著權柄說話。 因此,關於默示的教義必然帶出另一個重要的教義:聖經的權威性 (the authority of Scripture)。如果聖經真是上帝所默示的——如果聖經是上帝藉著聖靈說話——那麼,聖經就是一本具有至高權柄的書,它就是上帝話語的本身。 這意味著,在整個世界上,沒有任何話語比聖經更具權柄。因為聖經是上帝的話語,聖經就帶著權柄與能力;我們必須傾聽聖經、以信心及順服來回應祂。是的,宇宙的主宰上帝已向我們說話,這是祂帶權柄的話語,我們若聆聽並順服,便是有智慧的。 喬恩‧尼爾森是位於美國伊利諾州維頓市的維頓市基督長老教會的主任牧師,也是《福音引導的青年教牧:實踐指引手冊》(Gospel-Centered Youth Ministry: A Practice Guide) 的合著作者。 內容根據喬恩·尼爾森所作的《探求神的真理》(Knowing God’s Truth) 節選而改編, ©2023。刊登與使用由Good News Publishers旗下的Crossway出版機構授權並授權。 |
新聞照片:
|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