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破粉紅泡泡 拆解性倫理迷思 體驗活動盼重回神創造美意
(2025年11月07日)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熱戀中人的世界,總會冒起很多「粉紅泡泡」,戀人們充滿了甜蜜和心動的感覺,想跟對方進一步發展……「泡泡」隨磨合期逐漸破滅,餘下現實的掙扎:倘若婚前「試車」後,發現價值觀不合,該怎麼辦?應如何看待未婚懷孕?面對這些問題,基督徒可怎樣回應?


7個關注性文化的基督教及天主教機構早前合辦基督教性倫理峰會,以「迷失在粉紅泡泡」為主題,期望參加者擊破一些對性倫理的迷思,重回神創造的美意。


代入故事主人翁 面對試婚後分手抉擇


踏入會場,遍地粉紅氣球,營造出夢幻氣氛,寓意大家遊走在迷思之間。活動設7個體驗空間,讓參加者進內拆解迷思。


香港性文化學會及天主教「基督青年行」所設計的「慾望泡泡」房間,以黑布劃分成數個區域,要參加者穿過黑布,作出人生抉擇。參加者會先聆聽一段以時下愛情故事為藍本的錄音,內容講述一對年輕情侶在交往時已「試車」──進行了性行為,後來感情變淡,且發現價值觀不同,參加者須代入主人翁身份,選擇是否分手。體驗活動尾段設微型展覽,展出多封「情信」,亦設有展板,從人體科學角度分析性愛帶來的影響,希望參加者反思,真正的愛情不限於身體親密,亦包含其他價值。


倘若身邊有朋友未婚懷孕,你又會如何面對?給予甚麼建議?由「小小生命」籌備的體驗活動「生命泡泡」,讓參加者扮演角色,體會未婚媽媽及其親友的心情。故事講述基督徒大學生阿Yan跟男朋友拍拖4個月,後來因性格不合而分手,之後阿Yan卻發現已懷孕7週。參加者會飾演阿Yan的爸媽、社工、老師、牧師、醫生、朋友,各人讀出預設的對白卡,建議阿Yan墮胎與否。


其中,有一位飾演醫生的天主教徒參加者指事件非常真實,感到掙扎並哽咽流淚,因她的角色既要保護胎兒,亦要為未婚媽媽考慮。有參與的牧者分享,認識有姊妹未婚懷孕,除了與她同行,亦建議她跟親友傾談,最終該姊妹回到教會,並得親友接納。但這位牧者認為,並非所有人都如此幸運,而這次體驗讓他有更多思考。


近年交友app盛行,不少人在網絡上結識另一半。明光社設計的活動「虛擬泡泡」,讓參加者體驗在網上認識「女神」。5組參加者會化身為「男神」,透過Zoom與另一邊的女神Jessica對話。不過,女神只展出一張修飾過的頭像,聲音亦經過處理;另一方面,參加者在體驗開始前,要先抽取「目的」牌,可能是騙財或騙色。最終有參加者成功奪得女神歡心,女神亦即席現身──原來是由該社身材魁梧的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永浩博士所飾演。


性解放文化虛有其表 盼從信仰探討議題


大會發言人兼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總監鄭安然向本報解釋,活動以「迷失在粉紅泡泡」為主題,皆因觀察到現今社會價值多元,但這些價值虛有其表,例如性解放文化彷彿讓人找到人生意義,但其實缺乏責任和承諾,就如愛情中的粉紅泡泡。他認為,面對社會上開放的聲音,年輕信徒或會因為跟信仰價值衝突而感到掙扎,故舉辦是次活動。鄭安然補充,坊間一些提倡性解放文化的機構亦會舉辦類似活動,期望教會群體能為社會帶來另類聲音。


是次活動針對18至35歲的信徒,採訪當日亦見到教會導師、父母陪同年輕人參與。有大專信徒指,期望從體驗活動了解社會各界對愛情和性的看法,故前來參與。


承辦是次會場佈置的「活伙」創辦人李晶傳道表示,活動尾聲會安排解說時間,其間會邀請參加者逐一刺破粉紅氣球,象徵擊破性倫理迷思。而會場入口處亦設打卡位:草地上擺放兩張躺椅,代表亞當和夏娃,模仿神起初造男造女、「一切甚好」的景象(參創一31),期望參加者能重回上帝創造的心意。


除了上述3個活動外,亦有活動讓人了解婚姻關係的挑戰、性小眾面臨的處境、離異爸爸如何做子女眼中的超人等。當日還有「真人圖書館」,由曾歷危機懷孕、同居及墮胎過來人,以及鳳姐事工的負責人分享。


兩年一度的基督教性倫理峰會於10月1日在聖方濟各大學3樓舉行,由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香港性文化學會、維護家庭基金、明光社、喜樂生命、小小生命及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合辦。大會表示,參加者連同嘉賓近200人參與,超過一半參加者為35歲或以下。

 
新聞照片:

台灣聖經網 www.TaiwanBi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