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我們的民法972條,守護著我們最愛的家園 本文由網友投稿,轉載自【捍衛民法972 一同護家救妻兒】粉絲專頁 (2013年12月08日)

新聞提供: 網友/機構提供

經過伴侶盟1年來努力連署支持「多元成家方案」了近15萬人,護家盟在短短2個月迅速累積60萬人連署反對「多元成家草案」,又在經過11/30約莫有30萬人湧入凱道聚集發聲「捍衛家庭婚姻」的觀點後,究竟台灣的社會大眾真的了解嗎?真的清楚了嗎?真的覺醒了嗎?


日前,我跟一位年輕女性業務開車拜訪客戶,聊著聊著就談到了「結婚和感情」,又從這件事談到了「婚姻家庭定義」即將被修改的事,我們的對話大致如下:

我問說:「妳知道最近有個多元成家草案要修改嗎?就是要修改現有兩性婚姻,要推動任兩個人都可成為伴侶的制度,以及很多人可以成為家屬的草案。」
她回答說:「這是什麼東西呀?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
(我心裡OS說,最近網路Yahoo新聞首頁都開專版討論了,蘋果日報三天兩都就在報導,不會這麼後知後覺吧?)
我就改口問:「妳有聽過一個藝人郭采潔,最近在FB網頁上Po了幾句話,就一直被別人罵的事情嗎?」
她才想起來說:「ㄟ∼有耶!好像有這回事,不過她到底Po了什麼被罵呢?」

然後,我就把「婚姻平權」,主要是為了將婚姻中的「男女」改成「不分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之雙方」就可以結婚,以及這法案將會改變「收養制度」,在收養時不再以孩童的利益為考量,草案中加入「不得以收養者之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特質等為理由,而為歧視之對待」,待被收養的孩子,能否選擇「有爸爸有媽媽」家?

在伴侶盟官網的10/3版本「伴侶制度草案」中,「任兩個人」都可以結合成伴侶(也有排除條款),雙方也「沒有性忠貞義務」(包括以感情為基礎的情侶、同居者也是)。以及三、五成群都可以結合成「家屬制度草案」,將改變以血緣、姻親、收養為基礎所形成親屬關係制度。

當她聽到之後,真的充滿了許多問題,一直問說:「為什麼要修這個法?」「同性想在一起,不能用別的方式,為什麼一定要這樣修法?」「啊∼怎麼可以這樣?太誇張了吧!」此類驚嘆的字句,不斷在這個年輕女孩的口裡說出來。

就前幾天11/30遊行後,我在台北街頭搭乘一輛由「運將媽媽」所開的計程車,她看我跟她的幾個孩子差不多大,我才長她孩子一兩歲就當了爸爸了,我們就聊了很多我這個年紀婚姻和家庭的議題。我就開口問這位「運將媽媽」,知道要「修改民法972條」的事情嗎?她也是一頭霧煞煞完全不清楚這件事,於是我就跟她有了一段對話:

我問說:「那妳知道上個星期六,有一個在總統府前凱道的遊行嗎?」
運將媽媽說:「ㄟ∼聽你這樣說,我有印象耶,好像有好幾十萬人,我那時候也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就是這個修改法案嗎?」
我就在告訴她,關於這個草案推動的現況與內容,她聽了之後,也直呼不可思議。

運將媽媽又說:「喔∼這樣子很糟糕耶,怎麼可以這樣亂搞?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可以這樣通過唷?我們這些做媽媽的,是不可能贊同的啦!」
運將媽媽繼續說:「我也有聽說,在台灣的同性戀好像有不少人耶,有時候開車也常會載到,不過,他們要在一起,幹嗎要修法改變婚姻的定義呢?」

後來,我又繼續稍微談到「性平會」與「青春水漾」,還有「通姦除罪化」(刑法部分想要廢除)的問題,在對話,我跟運將媽媽說,我要跟妳說的內容是「限制級」的,就是現在學校已經在教孩子,這些「限制級」的內容。(就是大家已經充分討論、之前也闡述過的。)

運將媽媽就有笑著說:「好家在,我的孩子還沒有結婚,原本一直想抱孫子的,不然我的孫子要受這種教育,在這麼亂的環境下成長,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我就回答她說:「所以,我們要告訴更多不知道的人,台灣有一群人在默默修這樣的法條。可能媽媽妳沒有用網路、或沒有看到報紙講這些,不過這樣子真的會影響我們的下一代,所以我們才要站出來呀!」
運將媽媽就說:「真不知道這些官員在做什麼?婚姻不就男的和女的才能延續家庭嗎?現在生活已經夠苦了,還在弄這些有的沒有的...。」

在轉移到其他的話題後,在我腦海中,深刻的留下了這段對話的過程。我想,無論正反的意見如何?無論上凱道的人數有多少萬?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知道這條民法將要被修改的太少了。我相信不只是忙於工作的上班族、開車的運將、菜市場的阿姨、百貨專櫃的小姐、忙於照顧孩子的媽媽、年紀較大的長輩,無論選擇捍衛或修改民法,都可能都還不知道這個議題。

每個人不同的聲音、擔心、意見和想,也尚未被充分表達與討論。讓我們要更用力的,將捍衛家庭與婚姻價值的訊息,勇敢開口的傳遞出去。我們捍衛完整的家---一男一女所組成的婚姻、有爸爸有媽媽的家庭!

「捍衛我們的民法972條,守護著我們最愛的家園。」

今日連署人數:突破60萬5千人
請支持連署阻止增修多元成家草案►► http://goo.gl/OFkO8P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3年12月08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