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信徒不邀人去教會做禮拜? (2014年08月04日)
【國度復興報╱編譯Asenath╱報導】多年前若干研究均顯示,有極大比率的非基督徒說,若有人邀請,他們會考慮去教堂做禮拜。因此問題不在非信徒,而在上教會的基督徒並沒有做這樣的邀請。
美國一家教會的諮商團隊詢問會友有關邀請親友上教會的事,有十種回答最常聽見,這些答覆可以讓教會和信徒一起思考如何面對及改善:
「我還沒想到要邀請人。」許多會友每天或每星期都會接觸到一些非信徒,卻從來不曾將非信徒視為「沒有牧人的羊群」(馬太福音九章36節),及需要救贖與教會家庭。
「我怕被拒絕。」沒有人喜歡被拒絕,尤其是冒險邀請人去教會。甘脆不邀請,即可避免被拒絕的危險。何況有些受邀的人是鹵莽、冷酷地拒絕。
「教會的音樂不好聽。」敬拜之戰結束後,另一些戰役才要開始。有些受邀者會批評:「教會音樂太大聲了」、「太無聊了」、「不斷反覆地唱個不停」、「沒有人知道那些歌」……。本身並不享受教會敬拜的會友,就不會邀請人去教會做禮拜。
「講道不強。」這項回應似乎是最讓人痛苦承認的事。愛牧者的會友不願意傷害牧者,但卻誠實告訴調查員這件事。當教會的講道不強時,會友自然就不太會邀請未信的親友到教會。
「我們教會現在有太多問題了。」會友並不總是認識全體會眾,卻常感覺得出「事情有點不對勁」。他們看見教會人數不斷減少,或者聽到教會內部有衝突等等。簡言之,會友不會邀請親友跳進戰場。
「我們已經太擁擠了。」這問題是美國式的問題,因為美國人喜歡保護個人的地盤、不喜歡空間太狹窄,更不希望為了進入擁擠的教堂之前,還要找停車位而苦惱。所以避免過度擁擠的辦法就是不要邀請人進教會。
「沒有人挑戰過我,要我去邀請任何人。」這理由與第一個理由有關。有些會友從不曾想到要邀請人進教會,就是因為沒有人挑戰他這麼做。要是許多應邀者都肯定會上教會,則這個理由尤其悲慘。
「我不知道要怎麼開口邀請人。」邀請人去教會看似簡單,其實許多會友卻不這樣認為。在禁止談論宗教和政治的文化慣例之下,即使是老基督徒都會為要不要邀請人而內心交戰不已。
「邀請是聖靈的事,不是我的事。」公平地說,許多追求信仰重於形式,避免「以人為中心」的信徒都會這樣表示。他們在熱中將焦點集中於神的同時,會非常審慎地考量自己在以信仰為重的過程中,該扮演的角色,包括邀請人的事。
「教會太遠,受邀的人不方便去。」我們活在到處都是汽車的時代,有時教會確實距離住家很遠。調查團隊發現,住家離教會很遠的會友確實比較不願意邀請人去教會。
●為基督徒和教會充滿神同在,因愛而邀請人進入神的家禱告。
(文取材自charismanews)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