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納成功抗餓經驗為其他國家模範 (2014年10月27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國度復興報╱編譯Asenath╱報導】值印度開始效法巴西,努力實施「零飢餓運動」之際,其實印度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應該師法的對象是非洲的迦納。

 這個西非國家「已經達到全國民眾零飢餓的目標」,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簡稱FAO) 主管席爾瓦(Jose Graziano da Silva)表示。迦納前總統庫福爾(John Kufuor)是其中的一位功臣。
 當庫福爾於2001年上台執政時,即以簡單的一步開始做起,那就是改變稅法。迦納主要外銷農作物可可的稅高占市場價格的60%,等於種植者只能保有另外的40%的利潤。
 「我們反轉這情勢,給農民60%的利潤。」庫福爾接受湯姆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的訪問時說:「國家課徵農民太重的稅了。他們需要對抗害蟲的化學藥劑,也需要肥料,這些改由政府來支應。」
 這樣的投資獲得收益,可可產量在4年內即成長了一倍,使國庫擁有更多的稅收,可以用來興建基礎建設。接著,政府將注意力集中在試圖減輕濫伐森林的情況。1960年代,迦納有60%的面積覆蓋著森林,但濫伐使森林面積比率降到21.7%。
 於是迦納政府容許沒有地的家庭和失業的民眾可以使用被濫伐的林地,種植零星的新樹,這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田山制度」(Modified Taunga System)。受過政府的訓練之後,當地居民已有能力在樹木長大收成時,賺到收入,且避免有額外的森林再被濫伐,同時也改善迦納最脆弱民眾的糧食供應穩定性。
 最後,迦納政府試著提高可可的附加價值。庫福爾說:「可可是全球都愛的東西,尤其是女士們,可可並不是我們傳統的食物。可可豆是供外銷的。我們看見有必要吸引高品質的加工業者到迦納來。」
 有些大型跨國蜜餞公司因此搬到迦納,設立工廠,雖然迦納主要仍舊是出口原豆,而不是加工後的巧克力。但是,「我們的目標是擁有附加價值,因此當地有70%的可可拿去加工,另30%的原豆直接外銷。我們一直往這個目標前進。」庫福爾說。
 迦納的國內生產毛額從2001年的400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0美元,大部分就是因為農業方面的成長、高商品價格及發現油田。這促使迦納得以進入國民收入晉升為中低階級,進而比原訂計畫更早達成降低貧窮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迦納的成功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有鞏固的高度政治承諾和責任感。」FAO迦納代表席歐姆班諾(Lamourdia Thiombiano)說:「政府補助生產、運用所有資源去提高生產力,並投資在為農民提供服務上面。更多的產量導致(民眾)相對地更容易接觸到食物。」
 迦納的顯著發展挑戰至今依舊在中,儘管農業有所改善了,但迦納在聯合國今年人力開發報告上的排名,仍居187名中的第138名。迦納仍有八分之一的民眾長期營養不良。但如今自營一個基金會的庫福爾對迦納的未來大為樂觀,他相信「一連串的盼望」和好的政策都將繼續改善迦納民眾獲得糧食的穩定性。
●求神賜智慧與策略給迦納和印度的執政者,有效改善民眾飢餓的問題,並有福音傳給他們。
(圖文取材自trust.org)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4年10月27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