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普查結果公佈: 教會活力放緩 青少年流失受關注 麥世賢、黎嘉晉 (2015年02月06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五年一度的「香港教會普查」(下稱普查)已於二○一四年完成,並於今年二月四日由進行調查的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假伯特利神學院舉行的發佈會中公佈結果及初步分析,並發表《二○一四香港教會普查簡報》。今屆普查發現,整體香港教會的增長活力放緩,另外青少年信徒流失、大專及職青牧養尤其受教會關注。


普查發現,二○一四年本港華語堂會合共1287間,比二○○九年增加了37間,但堂會在多方面的增長均較○九年放緩,其中包括:堂會每年平均增長率、近五年開始有崇拜聚會的堂會、在過去五年曾植出分堂的堂會、有計劃或正在計劃於未來五年植堂的堂會、有計劃於未來三年擴堂的堂會等。

二○一四年平均每週有305,097人出席崇拜聚會,比○九年多出12,810人,但與○九年比○四年增長75,548人相較,增長明顯放緩。參加主日、週一至五和週六舉行的崇拜人數比率與○九年相近。至於青少年崇拜的人數則由○九年的483堂次,下跌至一四年的454堂次,人數由24852下降至17,121,跌幅約三成。週六參與青少年崇拜的堂次由○九年的247減至一四年的186,人數由14,325減至7181,跌幅近5成。不過,參加週六主要崇拜的堂次則由○九年的154堂,飆升至247堂,人數亦由15,301增至23,296。報告認為,青少年崇拜堂次和人數減少的原因,可能反映青少年及大專信徒流失,亦可能是過去幾年部份堂會將週六崇拜服事對象由青少年改為所有年齡人士參與有關。

另外,普查發現,最多堂會關注的青少年事工相關課題是導師不足(63.6%)、青少年信仰質素(50.7%)、青少年信徒流失(45.6%)、堂會缺乏青少年(41.2%)。逾6成堂會設有分齡牧養事工,其中長者事工最為有效、中學生╱青少年事工其之,而職青與大專生事工成效評價偏低。

另外普查研究組主席、伯特利神學院院長陸輝牧師表示,是次調查顯示教牧同工的職位空缺率為7.7%,不過按照所接觸的教會情況,「很多時教會請人,但是很多人找不到(教會)工作」,由此反映一個現象:有工沒人做、有人沒工做,背後涉及工種是否錯配、神學院是否培訓不足等問題。

普查研究組成員、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認為,向外動力普遍下降(編按:除了植堂外,還包括擴堂計劃、特定佈道對象的意向、差傳動力,以至參與社會關懷活動等,詳情可參1434期《時代論壇》頭版報道)反映教會活力放緩,某程度可說是堂會老化的心態。而事奉與領導的傳承,跨代牧養等也值得香港教會關注。

胡志偉又說,今次調查反映信徒流失嚴重,每年平均有16,000人受洗,但崇拜人數實質增長不明顯。二○一四年全港崇拜人數共305,097人,較去屆調查(二○○九年)的全港崇拜人數(292,287)只增長約1萬3千人。他強調,大專生與職青流失的現象可謂重災區,有關事工成為現今全港教會牧養最嚴峻的問題。

是次「普查」於一四年六月開始進行,以一四年三月為統計期,調查範圍涵蓋全港華語堂。普查透過自填問卷及電話訪問形式向全港堂會進行,收集了1,082間堂會資料,今次的回卷率達84%,比○九年度的82.4%稍高。其中842間堂會提供了有關堂會概況、信徒數目及特徵;其餘堂會只提供最基本的數據,如成立年份,會友及崇拜人數、教牧同工人數等。

教新將於稍後出版文集,進一步解釋有關統計結果,至於英語教會的調查數據,預料在今年五月份完成整理。

有關更多普查詳細內容,請留意第1434期《時代論壇》頭版報道。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5年02月06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