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去完佔中」家長講座 探討如何重建家庭關係 陳柏暾 (2015年02月11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早前的雨傘連動中,有不少家庭因父母及子女間對運動的意見不同而令關係受損。運動過後,不少機構都有舉辦研討會探討如何修補破裂了的人際關係。香港基督徒學會及沙田循道衛理中學合辦名為「當孩子去完佔中」的家長講座,探討如何於家庭中重建關係。


註冊社工陸凱珊認為從學生參與雨傘運動,看出他們的真善美。她指當時在金鐘猶疑是否離開之際,看到參與者既有保護、照顧受傷者,也有很多人有秩序地將物資運予參與者,亦不乏一波又一波學生努力守護城市。於佔領區中,她亦看到不少年輕人會與不相識的人分享物資,是一種愛的付出,令她感歎年輕人比她更愛香港。她提到,一般人多認為「Me世代」(現今年輕人)個人至上,她不同意並引述一名學生自白,指出同學由過往不關心社會,但因運動而令她期望日後畢業後為社會作出貢獻。該學生寄語,子女只為社會追求改變,期望各家長為此感到欣慰。她認為於「藍絲」與「黃絲」群眾之間仍有很多溝通的空間,不過每人可能都帶著偏見。她引述《民主•心碎的政治》一書,認為家長親身展現擁抱矛盾,是最重要與子女重塑關係之法。

曾任中學教師的梁錦波傳道認為雨傘運動令他得著「再啟蒙」。他認為年輕人並非完全是衝動,行動前亦有作出思考,更能看出現時當權者的假面具。他不認同有知名人士以文化大革命形容雨傘運動,形容這是一種侮辱。他明言會對兒子參與運動而擔心,即使知悉兒子安全,對他心情的起伏亦會感同身受。作為牧者,他看到上帝在當中作工,一直在揭露各種人性的幽暗。作為家長,他認為與子女傾談時需要了解他們行動背後的原因。他引用但以理書中但以理的三位朋友不肯向金像下跪,這種「即或不然」的態度是現今年輕人的寫照。他期望家長與子女即使意見不同,都能互相尊重,行動中亦能支持與守望。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龔立人教授形容除學生外,家長亦是學習者。他以瞎子摸象及抽象畫作比喻,指子女未必能描繪場景的全部,但會從不同角度敘述。他認為時代的轉變,成長背景的不同,都成為兩代人對運動看法不同的原因。而家長不能迫令子女以家長成長背景的角度思考。他又表示,他與父親之間,亦會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而難以理解他的行動。

龔立人表示,現今年輕人較少掛慮二、三十年後的事,亦會較堅持理想,是這世代的特性,隨社會環境而塑造,並無對與錯之分。只要明白當中的差異,就會減少衝突。他憶述學聯及學民思潮曾於與政府談判前邀請他向群眾分享何謂對話。他提出於對話的過程中,需重視對方是人,會有人性的表達。當重視對方,就能更容易感染他人。

於問答環節,有與會者分享指子女在運動後對政治感到灰心,期望不理世事,希望得知如何開解子女。亦有與會者認為家長間可彼此鼓勵,即使與子女意見不同,都可以正面的態度與他們同行。不過,有與會者認為從雨傘運動中不能只談人性美好的一面,當中亦會有偏頗立場,認為分享時需要慎言,亦要以更廣角度觀察事件。龔立人回應每人除自己身份外,亦要擁抱具其他身份的人,否則會形成對自己的限制。陸凱珊回應,成人有責任多與年輕人同行,提供不同渠道嘗試推動改變。梁錦波建議要體現包容,除多聆聽學生的聲音,也可與受影響的商戶交談,了解他們的困難。

是次聚會於二月七日舉行,約三十人出席。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5年02月11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