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傾向政教分離 英國卻捍衛:宗教傳統上,是以基督教為主體的國家 英教育部長:學校沒有義務教導「無神論」觀點 (2016年02月05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今日報

儘管美國政府看似淡化其為基督教立國的事實,不斷呼籲「政教分離」,政策走向企圖限縮基督徒在教育、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依信仰決策與行為的自由;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即使英國政府以往作為不太像基督教國家,但現在英國教育部卻公開要求「無宗教信仰」的學校,必須表明其是基督教國家。


根據《國際財經時報》(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報導,2015年12月底,英國教育部長妮基.摩根(Nicky Morgan)公開宣布,國內所有「無宗教信仰」的學校,在教導其他非基督教宗教課程時,都必須告訴學生,「在宗教傳統上,英國是以基督教為主體的國家」。

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在2015年發表常態性、強而有力的聖誕節信息,內容強調該國基督教傳統,「這就是聖誕節的意義,我們慶祝並記念上帝獨生子-耶穌基督、和平之君的誕生」,其後不到數日,教育部長摩根立即發布這項論點。

無畏無神論團體逼迫 英教育部:學校沒有義務教導無神論觀點

摩根關切的是,人道主義者藉高等法院判決,企圖強制小學教導「無神論」觀點;而教育部新準則表明,任何學校都不具義務提供與教導宗教研究課程相同的時間,教導「非宗教」觀點,甚至也不必教導涵蓋「無神論」觀點的義務。但,建議學校若真想教「非宗教」觀點,可在歷史或政治課程中教導。

英國人道主義協會(the British Humanist Association)認為,「非宗教觀點可以在其他課程上教導」,是具有意義的;並主張,一項針對當地社群進入宗教場所的2年大型調查計畫,其結論提及英國不再是基督教國家,認為英國應停止「基督教國家的行為」,並呼籲該國人民有系統的「去基督教化」。

根據摩根密友的說法,其已受夠這些主張「無神論」的運動團體,企圖運作法院逼迫政府改變教育方針的作法。因此,摩根堅決表示,為尊重家長及當地社群的願望,新準則決定要保障學校自由制訂其宗教研課程的自由,「十分清楚的,並不受近日司法審查影響」。

她並進一步說明,相較於「非宗教」觀點,不論是有信仰或無信仰的學校,只要他們願意,其完全享有優先教導宗教與信仰的權利。

目前英國教育部提供宗教觀點的優先權,課程主要聚焦在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佛教及錫克教等宗教觀點;各宗教領袖都表態支持。但英國表明,其宗教教育仍「應反映大英帝國的宗教傳統是以基督教為主體」的教導。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6年02月05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