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眼光讀經 20年歷程總檢視 經文反思時代處境 不同身分者彼此交流 重新詮釋文本 聽見上帝公義呼聲 (2018年11月12日)

新聞提供: 教會公報

【林宜瑩專題報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1998年是正式開始。」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陳南州表示,1997年長老教會總會在高雄新興教會曾舉辦新眼光讀經運動籌備性研討會,當時邀請印度神學家Dhyanchand Carr前來演講,所屬3間神學院都有教授、學生出席與會;1998年3月在陽明山衛理福音園又舉辦一場新眼光讀經運動推動營會。

CCA在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主要目的是宣教與傳道,後來影響台灣、印尼、菲律賓、緬甸等國教會。陳南州說明,亞洲教會對新眼光讀經運動的反應很正面,可是他也憂心很多牧長過度將基督信仰「簡化」,或用簡單教條來理解聖經,甚至詮釋出令人驚恐的經文,「這對基督徒信仰生命的建造並無幫助。」

陳南州說,80年代有英國宣教師來台,於屏東、高雄學生中心服事,有一次騎機車時遭酒駕的小貨車司機追撞後逃逸,這位英國宣教師從橋上墜落,疑似昏厥後,因臉部趴在溪水裡而溺斃。後來在追思告別禮拜中,主持喪禮的台灣牧師在傳講信息時竟說:「這是上帝的旨意。」當時他聽了很難過,也質疑這種說法對失去兒子的父母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安慰,對那些參加追思禮拜的人而言,也沒帶來盼望。「神學是信仰的反省。」陳南州說,新眼光讀經運動就是盼望能幫助教會牧長與信徒,在讀經過程中,從自身處境中進行聖經神學的反思。

身為台灣新眼光讀經運動推動者之一的陳南州說,當初這運動曾受到誤解,因為很多台灣牧者受到歷史批判學的影響,對「以讀者為中心」的新眼光讀經運動頗不以為然。如今該運動已推行了20年,他反而想問:「大家真的有新眼光嗎?現在《新眼光讀經》手冊的內容,真的有新眼光嗎?」

陳南州說,在他看來,新眼光讀經運動實在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因為從很多長老教會牧長信徒對當今社會議題的態度與反應,就足可檢視大家是否真的以新眼光讀聖經。他直言,《新眼光讀經》手冊的寫手若沒有以聖經經文回應當今的社會處境,使讀者從中有信仰反省的機會,又怎會帶來新眼光呢?這一點是相當可惜的。

陳南州表示,許多教會讀經班是牧長一人在講,會眾只能聆聽,但他認為,不要訂定僵化的讀經計畫,應該大力倡導運用《新眼光讀經》手冊,同時進行處境式查經方式,讓信徒好好思考,如何在讀經時回應社會處境中的議題,而不是只站在教會內的處境去讀經,只願在同溫層互相取暖,也唯有真正在弱勢者的處境中才能理解他們的經歷。他鼓勵基督徒要在台灣人民中間去聆聽,這樣才能落實「認同台灣所有的住民」,使教會成為眾人的盼望。

適逢新眼光讀經推動 週年,台灣教會公報社於濟南教會主辦座談會,邀請推動者與使用者分享。(攝影/林宜瑩)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8年11月12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