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土地大辯論」報告 (2019年01月10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報道:胡文傑 / 2019年1月10日

【時代論壇訊】

歷時十六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在去年年底結束,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交有關報告,建議政府優先推展三個短中期及五個中長期土地供應選項,包括發展棕地、新界私人農地及填海等。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伍美琴教授認為,政府需要積極回應民間對發展棕地和新界新發展區的聲音,又認為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較多反對東大嶼人工島及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政府應與年輕人多作溝通。基督徒護守大地聯盟發起人謝世傑則批評有關報告的諮詢問題具導引性,容易得出支持「發展東大嶼都會」才是有效造地的結論。

本報早前就有關報告,書面訪問伍美琴與謝世傑的評論及建議。伍美琴指出,整份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報告,把不同向度的調查羅列了出來,讓我們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讀,是很好的安排。但她認為政府一直對外公佈以不同方法尋覓土地的論述,一直以「為了年輕人、香港的下一代著想」而作土地儲備為主調。然而,她認為四十歲以下年輕人多比較支持環境保護,較多反對東大嶼和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她指政府需與年輕人多作溝通,了解年輕人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謝世傑則認為,整個專責小組只有小部份基層代表及環保學者,但大部份都是支持發展的利益團體代表及學者,同質性甚高,可以說是政府發展方向的代理人。在問卷調查的設計上,他認為小組提出要另覓不少於1,200公頃的土地是唯有選擇「發展東大嶼都會」,才能滿足這引導性提問的結果,容易做成問卷調查支持「發展東大嶼都會」的「民意」。

伍美琴:不應倒模上世紀新市鎮發展模式

有關棕地和新界新發展區的提案,伍美琴認為政府需要積極回應。因為各方均有要求政府處理棕地和發展新界用地的聲音,這點在問卷、電話抽樣調查或質性分析都有反映,伍美琴希望政府會積極回應這些意見。謝世傑認為則政府必須盡快公佈全港棕土分佈的數字及地點,強烈要求政府優先採用棕地及閒置地等使用和分配原則,同時要與民共議香港長遠的發展策略,是否需要「盲造地」。

有關發展新界用地的建議上,伍美琴反對倒模香港在二十世紀的新市鎮發展模式。相反,她希望有關發展應是既能幫助恢復生態,又能承傳歷史文化,達致城鄉共融的廿一世紀的城市化。伍美琴認為這需要大量的在地知識,否則在開發的巨輪下,新界發展只會變成地產霸權的犧牲品。謝世傑則認為,雖然在問卷調查反映有六至七成的受訪者贊成「利用私人的新界農地儲備」,但問卷的設計,沒有明顯反映使用「公私合營」的策略。他認為民間一直向政府提出「收回土地條例」,便可按公眾利益需要,收回農地作發展,而毋須透過使用「公私合營」的方法,以免讓發展商釋放囤積的農地作官商勾結,而進一步破壞生態。同時,謝世傑建議應先展開「永續新界」的社會討論,避免新界過度「城市化」而破壞原有鄉郊的功能;亦可以促進農業、生態及人民生活的發展,達致「城鄉共生」的「永續新界」的發展模式。

謝世傑:小組沒有為興建人工島解釋準則

有關東大嶼都會的填海發展,伍美琴亦希望政府三思填海的利弊,尤其是香港作為海岸線特長的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還沒有做好,她認為再填海會帶來更大的風險。謝世傑則認為小組報告提出的八項建議中共可發展3235公頃用地,即使減去東大嶼都會的1,000公頃,還有2,200公頃可供使用,沒有需要再興建人工島。他認為小組又沒有提出要有保存土地儲備的準則,只用了一些「應然式」性的提問方法,而不提供如財務承擔、需要、影響等的其他因素,故此調查結果是具引導性及不客觀的。

伍美琴認為所有土地的發展都必須平衡「使用」和「交換」價值。大地是主所恩賜,應珍惜使用價值,教我們去好好管理和建立造就人群,而不只是去賺錢的交換價值。故此,伍美琴指她只支持既環保,又能帶動經濟,又可以建立人的方案。謝世傑則呼籲政府的領導者及權貴,要謙卑自己、為自己的「人類中心主義」悔改,在經濟發展時要顧及生態公義,並將市場主導變成社群主導,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建立以生態及人類共生並存的、可持續發展的共享社群。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小組去年四月展開為期五個月公眾諮詢,收集逾2.9萬份問卷調查、逾三千份電話調查及6.83萬份書面意見,經過三個月分析,在去年十二月卅一日提交逾一百頁報告連附件,列出十八個土地選項的支持度及主流看法,並向政府建議優先發展三個短中期及五個中長期土地供應選項,估計八個選項可提供3235公頃土地,面積有如大半個九龍(約4700公頃)。報告綜合短中期選項,以發展棕地獲最高支持、其次是發展新界私人農地儲備(公私營合作)。至於中長期選項,以發展更多新界新發展區支持度最高;其次為發展填海興建人工島的「東大嶼都會」計劃。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

(圖片來源: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專頁)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9年01月11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