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信心的力量與得勝講座》 悔改與警醒 嚴峻挑戰中操練信心 (2021年08月04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聖經中的哀求禱告使我們學習面對信心的挑戰,我們不但要禱告、呼求,也要回到盼望上帝的應許。」7月31日唐崇榮國際佈道團於線上主辦「疫情中信心的力量與得勝」基督教信仰特別講座。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人心面對極度需要信心的景況,應該如何得勝?唐崇榮牧師與多位牧師分別就全球脈絡、聖經經文不同角度帶出強而有力的信息,這場線上直播聚會於印尼進行,透過英語、華語和印尼語讓跨國的弟兄姊妹都能參與其中被造就。
 唐崇榮牧師表示,從歷史的演化,可以發現人類發展前所未有的進步,卻也陷入驕傲的試探。例如: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曾說,人已不再需要信仰,並強調人本主義,人可以自己管理、支配自己的人生。並且,神是全能的造物主,人沒有能力可以超越上帝,因為受造物無法勝過創造者,而祂也參與在人類的歷史中,有掌管的權柄。

在疫情中自省、悔改
 此場聚會,透過真理教導、見證分享,就是為了顯出神已經在疫情中大大做工,雖然基督徒沒有特別之處,也有可能會生病、可能經歷死亡,但是藉著疫情,基督徒的信心有極大的改變。「我們會知道自己活著的目的,並且活著的時候就要警醒、預備自己遇見上帝。」
 
 「從聖經的角度,讓我們在疫情中思想自己有沒有悔改的心,能不能在信心中經歷剛強?」疫情之下的生活,以人為本的出發點,反而會有更多混淆的價值觀充斥世界,但我們卻可以從約翰福音第5章耶穌醫治癱瘓者的經歷裡學習「敬畏上帝,而不是找出錯誤、找出犯罪者。」
 在新冠病毒影響全球,人們會嘗試尋找「誰沒有守好自己的本分?誰不留意,使病毒被傳開?」著重在彼此怪罪、找出問題所在,甚至網路流傳許多假訊息,似是而非的影響判斷。但是基督徒應該先反省自己,為了自己的罪悔改了嗎?疫情應該使我們更敬畏上帝,而不是在上帝之外尋求出路。
 以弗所書應許我們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並要在「信心中剛強」,這裡所指的「剛強」,也是一種恆心,例如:教會無法舉辦實體佈道會,是不是能透過其他方式繼續傳福音?即便眼前看到的是疾病、傷痛與離別,但神對祂兒女的應許卻是永恆不變。



在哀哭的禱告中敬畏主
 「基督徒應在哀哭、哀歌中流露出生命的敬拜。」在耶利米哀歌、詩篇42篇都有類似哀哭、哀求的禱告,這不只是一種從心中對神的表達,也是用身體的行為表達心中的哀痛。但是,這樣的禱告不會停留在自己的問題、景況,也不是為了可憐自己,而是在哀歌當中化為讚美。
 從詩篇42篇的內容中,學習哀哭的禱告,不是在痛苦當中求神終止一切,而是想要神的同在,深深相信上帝可以看顧、應允我們,不只是埋怨、表達內心痛苦,也是一種宣告、渴慕。「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詩42:11)
大衛在這段禱告中表達掙扎,但他仍然回到相信神的應許,也回到神的屬性、盼望。而今我們也透過耶穌基督的寶血,在救恩的盼望中勝過患難。在印尼有許多基督徒確診新冠肺炎,從平時安慰人的角色,到後來經歷疾病中被主安慰,見證著「上帝要使用我們榮耀祂的名」。
 因此,要在安靜中等候、靜默,面對病毒的襲擊,停止抱怨環境;在這樣的機會中操練靜默中哀哭的禱告,操練在患難中更多的信靠主。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1年08月04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