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你願意為朋友而死嗎? 受歡迎的動畫《哪吒2》試圖探討犧牲的真諦,卻未能把握其真正含義。 (2025年03月25日)
(作者 Yixiao Ren)本週,中國動畫電影《哪吒2》超越《星際大戰:原力覺醒》,成為影史全球票房第五高的電影,累計票房達20.8億美元。就在一個月前,該片剛奪得史上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頭銜。
這部電影取材自中國傳統民間傳說,並融合佛教與道教元素,講述叛逆的魔童哪吒如何突破命運的枷鎖,最終成為擊敗邪惡天界勢力的英雄。該片於1月在中國上映,次月登陸北美,以其炫目的快節奏動作場面、震撼的視覺效果及滑稽 (有時帶點粗野) 的幽默風格深深吸引觀眾。續集迅速超越2019年上映的首部《哪吒》電影。
在故事中,「犧牲」這一主題透過原本是哪吒敵人,後來成為朋友的敖丙展現出來。基督徒或許會注意到,這段關係隱約映照出基督更偉大的犧牲,但基督的犧牲遠比《哪吒2》的描繪更加震撼。然而,與敖丙和哪吒在片尾所獲得的勝利相比,我們自身的犧牲結果往往未必如此令人滿足。(以下內容涉及劇透,請酌情閱讀。)
在電影裡,哪吒與敖丙自出生前便註定為宿敵。敖丙的父親龍王竊取了原本應賦予哪吒轉世的靈珠 (由宇宙間的正向天界能量凝聚而成),將其植入自己的兒子體內,使敖丙肩負起擊敗哪吒的使命,以證明自己才是靈珠真正的承載者。
長大後,哪吒因其強大的蠻力及魔性被村民排擠,而敖丙則長年獨自隱居於水下。一次意外的海邊相遇讓兩人成為朋友,並攜手擊敗一隻妖獸。
然而,當敖丙的族人——兇猛的噴火巨龍——攻擊哪吒時,敖丙選擇背叛自己的族群,誓死保護好友,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我是靈珠的承載者,這是我的命運。」敖丙對哪吒說道,「如果我的犧牲能換回你的生命,那就是值得的。」
「誰准你這麼做的!」哪吒喊道。「不准給我死!」
然而,哪吒的哀求終究無濟於事。敖丙在臨終前請求父親饒恕哪吒和他的家鄉,隨後斷氣而亡。
敖丙的犧牲令人聯想到耶穌在《約翰福音》15:13所說的: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更大的。
然而,《哪吒2》的故事並未止步於此。哪吒幫助敖丙重塑肉身,使他復活,擁有全新的生命。儘管之後二人因誤會而決裂,但最終還是和好,並攜手迎戰強敵。
如同所有偉大的故事,正義最終得勝,邪惡勢力被推翻,充滿盼望的未來等待著他們。
但如果哪吒與敖丙始終是敵人,敖丙還會選擇為哪吒而死嗎?
敖丙的犧牲確實令人敬佩,但某種程度上,他的行動似乎是一種贖罪。他將自己的死亡視為補償父親當年竊取靈珠的方式。他選擇犧牲,因為他在哪吒身上看到了值得為之付出的價值。
然而,聖經所啟示的犧牲遠遠超越神話人物如敖丙所能做到的:一種為不配得之人甘心捨命的愛。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5:7-8中寫道:「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唯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我仍記得,當年還是大學生的我,第一次聽到這段經文時,內心有多震撼。怎麼可能會有一位神,願意為我們而死、與我們和好,甚至願意成為我們的朋友——即使在我們仍是祂敵人的時候?我們這些人本來不過是不斷墜落、無法達到祂聖潔標準的罪人。
當我意識到耶穌是為那些嘲諷祂、戲弄祂的人釘在十字架上時,這樣的愛讓我難以釋懷。士兵鞭打祂、羞辱祂,將荊棘冠冕壓在祂的頭上,最終將祂釘死。然而,儘管經歷了這一切,耶穌仍然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
與《哪吒2》不同的是,有這樣一種「為他人犧牲」的理由讓人難以理解。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彰顯的犧牲的愛,理應讓我們驚嘆不已:祂選擇為本來與祂為敵的人捨命——包括你和我。
在《哪吒2》中,「犧牲」也是阻止不公義蔓延的重要方式。片中充滿欺詐、操控和虛偽的角色,為了一己私利而剝削他人;然而,哪吒、敖丙與他們的盟友卻甘願冒著失去力量和生命的風險,對抗邪惡的天界君主——無量仙翁及其黨羽。
電影的結局是對抗邪惡的勝利,但在現實世界裡,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為公義付出的奮鬥,往往卻感覺徒勞無功,甚至看起來愚蠢。當我們目睹暴君及獨裁者踐踏他人,利用權勢中飽私囊時,我們握緊拳頭,咬牙切齒,卻又感到自己渺小、無力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正如亞薩在《詩篇》82:3-4向上帝哭喊:「你們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申冤,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當保護貧寒和窮乏的人,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
有些時候,我們不禁想知道:如果邪惡一再得勝,那麼為更崇高的善犧牲自己,真的值得嗎?
《哪吒2》以理想化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題。電影給了我們一個「完美解決不公義事蹟」的結局,滿足了我們內心對正義得勝的渴望。然而,電影並未探討「當現實情況與期望不符時」,我們該如何面對。還好,聖經提供了很好的智慧,指引我們當個人生命、社會、城市甚至教會中遭遇無可避免的不公義時,可以向上帝傾訴。
先知哈巴谷也曾為此掙扎。當時他看到惡人未遭受懲罰時,質問上帝:「祢眼目清潔,不看邪僻,不看奸惡。行詭詐的,祢為何看著不理呢?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祢為何靜默不語呢?」(哈巴谷書1:13)
然而,哈巴谷之所以能向上帝提出這些艱難沉重的問題,是因為他深知並確信上帝確實在乎這些事。他相信上帝看到心碎及弱小的人的恐懼和痛苦,也知道上帝不會忽視不公義的行徑。上帝是公義的神,終有一天,祂會使ㄧ切恢復到應有的樣貌。
與哈巴谷一樣,基督徒也參與在這場漫長而艱辛的對抗不公義的使命中。無論對抗罪惡之路何等沈重及疲憊,上帝應許我們可以在祂裡面找到安歇。大衛在詩篇37:1-2這樣宣告:「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因為他們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乾。」
如同《啟示錄》所描繪的,為我們捨命的神羔羊,終將帶來完美的公義,為祂的子民預備未來,並成就以善勝惡的終極勝利。在那日到來前,我們在盼望中努力並耐心等候。
Yixiao Ren是一名自由記者,現居紐約市。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