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會舉辦防災研習 提升部落自主防救災能力 (2025年05月1#日)

新聞提供: 教會公報

【林宜瑩新北報導】台灣汛期已至,為避免偏遠鄉鎮因通訊網路品質不佳而增加災害風險,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於5月12日在新北市新店區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舉辦「原住民族地區首長及主管防災研習訓練」,強化原民部落建立自主防救災能力。來自全國各鄉區公所的防災人員約百人參加。

原民會主委Ljaucu Zingrur(曾智勇)也到場鼓勵大家,感謝內政部消防署、衛生福利部及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等派員前來教導,並強調這是原民會首次在汛期前召集防災人員進行研習,並感謝原鄉鄉區公所防災人員在颱風、大雨造成土石流時,第一時間前往災區救災。他提醒,汛期期間容易發生孤島效應的原鄉部落,例如屏東霧台、台東大武等地,產業道路容易中斷;雖然防災人員都很清楚如何因應,但仍要注意自身安全,並期盼今年全台都無災害發生。


消防署災害管理組技正李明鴻表示,消防署自2018年起在全台各部落、社區推動韌性社區的認證標章。他說明,韌性社區是指具有災害容受力,並能對災害快速反應及回復的社區。


李明鴻說明,目前韌性社區標章申請分成1、2、3星,1星需有防災士10名;2星為具備1星標章滿二年,且執行完成2星工作項目,具有20位防災士,其中有至少五名進階防災士;3星則須2星滿二年、執行完成3星工作項目、防災士30名以上,其中至少10名進階防災士,且通過台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Taiwan Community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T-CERT)的認證。


李明鴻指出,消防署會根據此分級進行評鑑,給予社區每年新台幣10至20萬元的經費補助。他表示,台灣前有199個社區具備1星標章、2星有48個。另有消防署教導大家如何透過Line填寫EMIC-災情查通報系統。


水保署減災監測組組長張國欽則分享,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防災應變機制及應變疏散作為;經濟部水利署派員則分享水災災害應變與全民防災;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科人員說明收容安置機制及物資整備。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5年05月15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