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審議《住宅法》 民團呼籲盡速落實共識法條 (2025年06月19日)
【林宜瑩台北報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6月19日要排審《住宅法》修法草案;OURs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社會住宅推動聯盟6月17日在立院召開記者會,呼籲立院各政黨就「設置社會住宅登記平台」、「整體開發取得社會住宅」、「精進包租代管機、增加弱勢協助」、「強化租屋資訊透明」、「居住導入社會福利」等五項立法、行政、民團較具共識的關鍵條文優先審議,以提高本次修法可行性與實質效益。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孫一信表示,至目前為止,立院共提出38部《住宅法》修法草案,行政機關則以《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畫》(114~121年)草案為基礎,加上內政部主張應改進的具體議題,而各民團也將非營利組織團體的主張加以整合,期望立院這次審議《住宅法》修法草案,能就上述五項來落實以加速修法時程。
OURs都市改革組織政策研究員廖庭輝就設置社會住宅登記平台、整體開發取得社會住宅說明,旨在讓民眾登記社宅時不必跑去各案場登記、等待抽籤,而是能在網路平台上一鍵搞定;他指出,總統賴清德雖承諾要新增13萬戶社宅,可是卻陷入「土地不足」窘境,而中央未來編列新台幣801.3億元要架構整開地區社宅用地」,佔興辦社宅總支出39%,因中央總預算遭刪減,對整體開發取得社宅用地,恐應列為優先修法重點。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就精進包租代管機制以增加弱勢協助、強化租屋資訊透明說明時指出,目前包租與代管嚴重失衡,包租僅佔23.6%且逐年下降,嚴重偏離照顧弱勢初衷,也建議為加強弱勢戶租屋協助,應將業者服務額度或房東補助額度進行差異化;在資訊透明部分則建議透過「地籍及租賃資訊整合介接」來精進租屋市場透明化。
孫一信就居住導入社會福利部分則建議,協助弱勢居住是《住宅法》應優先保障的福利服務,期望透過相關法源的確立、確認社政與住宅部門如何分工協助等權責機制,讓社宅能與《社會福利基本法》銜接,並將社會福利導入住宅政策,這應該是《住宅法》這次優先修法的部分。
新聞照片: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