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為伊朗基督徒帶來恐懼和盼望 伊朗僑民一方面渴望政權更替,一方面又擔憂這將為祖國和地下教會帶來沉重代價。 (2025年07月01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ity Today

(作者 Jill Nelson)自以色列於6月13日攻擊伊朗以來,沙魯克 (Shahrokh Afshar) 就一直擔心他在伊朗的教會朋友。沙魯克是一名「前穆斯林」,也是美國首個伊朗基督徒組織「伊朗基督徒團契」(Fellowship of Iranian Christians) 的創辦人,如今他牧養一個涵蓋六個國家的線上波斯語教會。

以色列的襲擊造成數百名平民死亡,沙魯克教會的一位成員在數千人逃離德黑蘭之際,決定留下。她成了整棟公寓大樓中唯一留下的人,她向沙魯克描述了一個充滿恐懼和苦難的場景。


她說,政府正在竊聽人們的電話,還有在街上隨意逮捕人。上週日,伊朗當局處決了一名被指控為間諜的男子。她女兒的一位朋友在以色列一次轟炸中失去所有家人,墓園裡滿是埋葬親人的人群。


她請教會「為伊朗不要報復美國禱告,因為戰爭情況肯定會比現在更加惡化」。沙魯克補充說,伊朗正迅速成長的地下教會現在「非常、非常害怕」。好幾天以來,許多伊朗人沒有水、電、和網路。


沙魯克看著伊朗地圖禱告了三十多年,他明白伊朗人內心糾結的情感。「一方面而言,你會因為有人來救你脫離這位獨裁者的手而欣慰,」他說,意指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 (Ayatollah Ali Khamenei) 。「但另一方面,那是你的國家,你的街坊鄰居,你所愛的人正在被炸。你究竟該有什麼樣的感受?」


幾十年來,以色列謹慎地觀察這個對猶太國懷有深刻仇恨的伊朗政權。外交政策專家米德 (Walter Russell Mead) 去年十月在《華爾街日報》專欄中寫道,伊朗近期的核子發展已讓這個政權「極度接近擁有真正的核武能力」,並預測2025年會是「充滿變數的一年」。


八個月後,以色列發動了一場軍事行動,試圖阻止伊朗達成摧毀以色列的既定目標。這次行動清除了多位伊斯蘭革命衛隊高階指揮官與核科學家,並摧毀了伊朗核子設施中的關鍵基礎建設。


在以色列開始對德黑蘭發動攻擊後,恐懼情緒迅速蔓延,伊朗居民紛紛逃離市區,高速公路上車潮壅塞。伊朗首都德黑蘭人口稠密,有超過一千萬居民,約佔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


6月21日,美國派出匿蹤轟炸機和「鑽地炸彈」轟炸包括福爾多 (Fordow) 在內的三處核設施。福爾多是深藏在山底下的設施,原本單靠以色列無法單獨摧毀。


耶路撒冷「救贖之家教會」的牧師Meno Kalisher表示,戰爭也影響了以色列的每一個人。若非以色列長年投入巨資建造防空洞及飛彈防禦系統,伊朗的報復性攻擊將造成更多以色列人傷亡。即便如此,仍有數十名以色列人死於針對平民的飛彈攻擊,有時,以色列的防禦系統也會被強烈的攻勢突破。


「我們全然信靠主,持續地禱告,」Meno說,「我們正在為伊朗教會禱告。」


他說,他的會友多數有防空洞可避難;但在伊朗,防空洞極為稀少——但同時,伊朗的伊斯蘭政權每年卻投入超過7億美元資助哈瑪斯及真主黨等組織。


本刊訪問的五位伊朗僑民基督徒都表示,雖然伊朗人害怕轟炸,但根據他們與親友的對話及社群平台上的資訊得到的估計,他們普遍對「可能推翻伊朗政權」的攻擊持開放態度。


「伊朗人民正因轟炸遭受苦難,但他們知道,自由是要付代價的⋯⋯所以他們並不怨恨以色列,也不怨恨美國。相反地,他們充滿盼望,」基督教廣播平台「伊朗新生命事工」創辦人赫默斯 (Hormoz Shariat) 說。


赫默斯表示,許多伊朗人甚至「懇求」以色列對伊朗發動類似以色列於2024年針對黎巴嫩的定點打擊行動——當時以色列的攻擊導致數十名真主黨成員死亡,數百人受傷。


他指出,伊朗人並不想要一場造成大量傷亡的無止盡戰爭,但他們歡迎以色列以「雷射般精準」的方式清除伊朗領導階層。伊朗人民對於政權更替已近在眼前抱持盼望。


不過,隨著死傷人數上升,赫默斯指出:「伊朗國內開始有些人動搖了,因為他們的親人逐漸死去。德黑蘭已變成一座鬼城。」


「現代以色列國」於1948年建國後,以伊兩國曾建立起經濟及軍事上的合作關係,這段關係持續數十年。直到1979年,伊朗的革命推翻了世俗王朝,建立伊斯蘭共和國,兩國的關係便急轉直下。


霍梅尼 (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 取代了伊朗國王 (沙阿) 成為新領導人,隨即與以色列及西方國家斷交,實施嚴格的服裝規定,並打壓人權。在霍梅尼及其繼任者哈米尼 (Khamenei) 的統治下,穆斯林及基督徒 (佔總人口不到1%) 都遭受政權迫害。


根據「敞開的門」(Open Doors) 發表的《全球守望名單》,伊朗被列為對基督徒最危險的第九個國家。從穆斯林背景歸主的基督徒常因被懷疑與西方勢力有關係而遭逮捕,並面臨漫長刑期。


伊朗的極權統治使國家籠罩在陰影之下,也多次引發抗議浪潮。2009年的「綠色運動」起初是對伊朗大選舞弊的廣泛指控,隨後演變為一連串反對伊斯蘭共和國打壓公民自由的抗議行動。造成超過30人喪生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調查報導,在2022年瑪莎·阿米尼 (Mahsa Amini) 之死引發的抗爭中,伊朗當局殺害了超過75人。這位22歲女子因未戴頭巾而被道德警察逮捕,最終在拘留期間喪命。


一位於1975年移民美國、歸信基督的猶太裔伊朗人 (他為保護仍在伊朗的家人,要求本刊不透露他的姓名) 表示,一些伊朗僑民對德黑蘭政權較不批判,是因為他們早在鎮壓浪潮前就已離開伊朗;但曾親身經歷過黑暗時期的人,則已幻滅多時。


他提到,他在伊朗的一位虔誠穆斯林朋友,在阿米尼之死以及政府對抗議者的殘酷鎮壓後,決定不再去清真寺。


「據我所知,伊朗現在已有數萬座清真寺被關閉,」他說。一些穆斯林神職人員將原因歸咎於資金短缺,但也有人認為,更可能的原因是出席人數過少。


Najafy是一名在比利時服事的伊朗基督徒領袖,他表示,自1979年以來,伊朗政權就一心想要摧毀以色列,伊朗人民因此長期受苦。他出生於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家庭,直到2000年都住在伊朗。有些家人則在爆炸事件發生後逃離了德黑蘭。


「我們盼望能回到從前 (以伊) 彼此是朋友的時代,」他說。「我們正在禱告,也盼望政權能夠儘快垮台。」


Najafy最近一週與伊朗國內的基督徒,以及比利時四間波斯語教會的會友一起參與線上禱告會。他表示,伊朗的基督徒一方面為上帝保護平民百姓而禱告,另一方面也歡欣鼓舞,因為「以色列是幫助者,前來剷除這個統治了將近五十年的邪惡政權」。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 (Benjamin Netanyahu) 於上週四明確回應了有關以色列是否試圖推翻德黑蘭政權的問題。他表示:「這也許會是結果之一,但政權是否更迭,取決於伊朗人民是否起來爭取自己的自由。」他補充說,以色列「或許會創造有助於他們這麼做的條件」。


著有《隔壁的穆斯林》(Muslims Next Door) 一書的伊朗裔美國基督徒Shirin Taber,一直密切關注伊朗的反抗運動。她所創辦的「賦權女性媒體」(Empower Women Media) 聚焦於性別平等及宗教自由,盼望這些權利能成為伊朗體制性改革的一部分。


根據Shirin的觀察,伊朗的反對運動呈多層次結構。Z世代的伊朗青年勇敢、擅長科技,也願意走上街頭抗議,但這仍不足以促成真正的改變。「事實上,這反而使他們更容易遭受危害,也的確已有不少人因此喪命,」她補充。


Shirin表示,反對運動中還有另一層力量在幕後運作,包括來自商業、科技、藝術與新聞界的聯盟。她認為政權在未來幾週內有可能垮台,為反對勢力進入政壇鋪路。


不過,「伊朗新生命事工」創辦人赫默斯就沒有這麼樂觀,他觀察到伊朗國內各派系之間出現內鬥的情況。


他仍專注於每日對伊朗播出的基督教節目,這些節目自以色列發動攻擊以來從未間斷。他指出,伊朗教會中有許多剛信主的「屬靈的嬰兒基督徒」,他們對未來充滿恐懼。


赫默斯說:「我們所傳遞的信息是:你們是不一樣的,不要害怕,現在正是為耶穌發光的時候,去安慰他人吧!」他聽說,有ㄧ些在德黑蘭區域外的基督徒家庭主動開放住家,接納從首都逃出的民眾。


與此同時,沙魯克鼓勵他的線上會眾操練一項古老的教會靈修方式——「默想式讀經法(lectio divina),透過安靜禱告的時光來「仰望神、坐在耶穌腳前」。這項靈修操練幫助了那位身在德黑蘭、與恐懼交戰的基督徒姊妹。她告訴沙魯克:「我一點也不害怕,因為我每天都操練活在神的同在中,與祂同行。」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5年07月02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