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主預備的空間 也為地球留一片未來 台灣建築團隊以信仰出發實踐永續理念 (2025年07月19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賴秋薰/採訪報導】在當代建築思潮中,教堂不再只是信仰的象徵性地標,而逐漸被視為一種融合靈性、文化與社會功能的空間載體。隨著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資源短缺的挑戰,永續建築成為趨勢,許多新技術與綠色材料陸續被導入建築設計——但在教堂這類承載深層信仰意義的空間中,如何實踐低碳設計?是否會犧牲美感、功能或耐久性?這些問題仍是建築師與教會共同面對的難題。

在台灣,有一群年輕的建築師正勇敢回應這樣的挑戰。他們來自「預建建築事業群」,出身於1993年創立、有公共工程經驗的丞虹建設,於2020年正式轉型,目標成為結合科技、永續與信仰價值的建築實踐者。他們將教會建築視為回應社會與環境議題的平台,在氣候危機下積極探索「人本設計」與「低碳建築」的可能性,並立下十年內興建100座教堂的宏願,嘗試讓教會不僅是聚會場域,更成為與社區、城市對話的永續載體。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5年07月20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