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禱告,更要行動!中中客宣「後盾計畫」訓練 從急救到收容所強化社區韌性 (2025年09月14日)
【洪泰陽綜合報導】為強化教會在社區災害中的應變與救援能力,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與壯闊台灣聯盟合作,舉辦「後盾計畫:災害應變工作坊」。系列課程已於8月28至29日在客家宣教中會龍潭教會,及9月9至10日在台中中會忠孝路教會完成,吸引眾多教會牧者與同工參與。
課程透過專業講師的指導與實作演練,涵蓋從基礎急救技能到大型收容規劃。學員們學習了包括出血性傷口加壓止血、心肺復甦術(CPR)及哈姆立克法等關鍵救護技能,旨在緊急時刻能即時搶救生命。客宣中會關東橋教會牧師陳建上表示,災害發生時,救護行動是與時間的競賽,而這場競賽的勝負取決於個人是否具備危機意識與應變能力。
中中教社部部長洪堯昌則表示,舉辦此工作坊的目的是希望每位教會成員都能成為彼此的支柱,讓教會在危急時刻,不僅是心靈的避難所,更能發揮其作為社區物資維繫與生活機能中心的實質功能。他強調,這次工作坊的辦理,出席的學員很多都是教會牧師與長執,期盼這些基礎災害應變知識與技能,能夠幫助教會建立日常安全意識,強化教會的避難管理能力,同時熟悉災情回報系統的運作。
除了個人急救技能,工作坊的第二天課程聚焦於教會空間如何轉化為臨時收容站。學員們透過模擬演練,學習如何進行空間規劃、物資準備與人力編組。中中力行教會王豐榮牧師指出,教會在緊急狀況下有很大的機會成為社區的避難所,因此這些演練至關重要。不論是牧長同工與兄姊都可以利用每次訓練機會強化自身幫助他人的能力,如同課程教練所說的:「可以救護的人有50%是你身邊的人,只有30%才是專業救護人員。」
陳建上最後強調,災難與意外無法預測,但我們可以選擇裝備自己,希望透過此次訓練,讓學員們將所學的基礎災害應變知識與技能應用出來,未來,教會不僅能用雙手救助生命,更能用信仰與愛,將安慰和希望帶給受災的社區民眾,成為真正的社區「後盾」。
新聞照片:
|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