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容兩訪西岸指當地「加沙化」 方濟會神父反對以聖經合理化政治 (2025年09月30日)
(採訪:梁子澄、林倩恆)
【時代論壇訊】以哈戰爭持續兩年,以色列對加沙的軍事行動未有停止,當地出現嚴重人道危機。在8月底一個有關加沙的講座及祈禱會上,今年兩度前往約旦河西岸城市的新聞工作者張翠容分享,她親眼目睹當地巴人房屋無故被以軍清拆的情況。她批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消費反猶悲劇的同理心,手段猶如昔日的法西斯。香港方濟會會士陳滿鴻神父則強調,不能讓宗教成為政治合理化的工具。
批今日以色列 猶如昔日納粹種族清洗
講座甫開始,張翠容簡介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時,提到今年適逢抗戰勝利及世界反法西斯80週年紀念,惟在地球的另一端正發生80年前的事情。她形容,今天以色列對加沙所做的,就像歷史中的納粹,「為咗自己嘅利益清洗另一個民族」。「以色列的右翼集團內塔尼亞胡,其實是在消耗(費)人們對猶太大屠殺這場悲劇的同理心。」
過去曾多次到中東採訪的張翠容表示,許多人對事件感到無能為力,但作為記者,她一直反思有甚麼可作。她原計劃到加沙採訪,但礙於國際記者已被禁止踏足當地,故她繼去年到訪埃及開羅,了解巴勒斯坦難民苦況後,今年初及7月又兩度踏足西岸城市包括伯利恆等,報道當地巴人的情況。
加沙一直被形容為露天監獄,西岸似乎相對和平。惟張翠容表示,今天的西岸也出現「加沙化」現象,傑寧市同樣受到以軍轟炸。她又以聯合國在伯利恆成立的Aida難民營為例,指籌辦這個難民營的組織因去年被以色列指控親哈馬斯,而遭勒令在今年1月30日停運,導致難民營內的學校、醫院、合作社組織無法如往日般運作,令社區內的巴勒斯坦人面臨醫療與教育資源短缺危機,社區中更隨處可見遭以軍殺害死者的照片與畫像。張翠容指,以軍種種行為都「想令佢哋(巴勒斯坦人)覺得住唔落去」,為的是驅趕巴人。
親睹巴人家園無故被毀 民間組織自發援助
雖然西岸屬於巴勒斯坦領地,惟根據《奧斯陸協議》,當中劃為A、B、C區,分別是巴勒斯坦控制區、以巴共同管制區及以色列控制區。張翠容指,今天巴人控制的A區只佔一小部份,而以色列控制的C區卻幅員廣大,更築起檢查站、隔離牆等,阻撓巴人生活。此外,以色列更在高地建立殖民區,俯視巴人生活以作監控。她特別提到巴人在殖民區的房屋如遭拆毀,需要以色列允許才能重建。她更親眼目睹以色列無故清拆巴人房屋的過程:「(以方)會待男主人上班、女主人去街市買菜、孩子上學時……將傢俬拋出屋外,拆毀房屋。」以色列除藉此奪取土地,有當地農民亦向張翠容申訴自己的房屋與農田遭燒毀。
面對以色列種種欺壓巴人的行為,一般人都會覺得無能為力。但張翠容表示,其實不少自發的和平組織與志願者,正透過不同方式援助巴人。今年初前往西岸時,她參與了組織「拉比為人權」的橄欖種植活動。橄欖樹是巴人重要的收入來源,但經常遭猶太人破壞;該組織遂協助巴勒斯坦農民種植橄欖樹苗,當中還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參與。此外,以色列本地也有「以色列人反拆屋委員會」(The Israeli Committee Against House Demolitions)等組織。張翠容鼓勵遠在香港、關注以巴戰爭的群體,亦可參與國際義工活動作出支持。
以巴衝突另一難題,是兩個長期對峙的民族可怎樣和解。張翠容指,當地有一個由以色列人質家屬與巴人家庭合辦的組織Parents Cricle──組織裡的成員都有家人因以巴戰爭過世,而成立目的則是希望將痛苦轉化為和解的力量,透過溝通促成兩民族的和解。Parents Circle中有一名成員Liat,曾被哈馬斯擄為人質,其丈夫亦被哈馬斯所殺。被擄期間,她透過與哈馬斯的看守者對話、關心其家庭,建立友誼,因而成為最早一批獲釋的人質。而Liat亦向張翠容分享了猶太教義:It’s not our job to take revange(我們不該報復)。她認為兩個民族可從彼此的傷痛開始建立關係,以人來看待對方、化解仇恨。
宗教綁架現代政治 非信徒行為
之後由陳滿鴻以聖經角度探討以巴衝突。他形容今日的戰爭其實已延續了三千年:自以色列民離開埃及進入福地以來,以色列就不曾停止與週遭民族戰爭。他表示,單靠人的力量無法解決以巴困境,需要神的工作才能解決。他引述伊朗一位樞機描述今天的以巴戰爭,好比福音書中耶穌與門徒坐船時所遇上的狂風大浪,惟這風浪只有主耶穌能夠喝止。
在答問環節中,有人提到2019年以色列大使在聯合國會議中,以聖經宣示土地主權的行為。陳滿鴻指聯合國所談的是政治現實,他重申政教分離的原則,並指政治問題不能以聖經合理化自身行為。張翠容則認為,內塔尼亞胡正以宗教與以色列的歷史綁架現代政治,指這並不是真正信徒的行為。
「加沙戰火中的絕望與希望」講座及祈禱會由明愛九龍社區中心、天主教香港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及聖德肋撒堂關社組合辦,於8月23日下午在明愛九龍服務中心舉行,約有100人出席。
新聞照片:
|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