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經營 蔡佼瑾醫師:用心陪伴與溝通 累積愛的存款 (2025年11月11日)
【Dalul台南報導】「你敢快樂嗎?」這個發人深省的提問,成為當代家庭關係的縮影。台南中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於11月9日上午舉辦「幸福家庭系列課程」講座,邀請前小兒科醫師、現為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與親密關係教練的蔡佼瑾醫師主講,以「用愛談心,讓家庭幸福加分」為題,深入探討台灣家庭面臨的困境與修復之道。
蔡佼瑾指出,許多年輕人對婚姻與育兒卻步,不僅是因為經濟壓力,更是因為「看不到家庭對生活有利的畫面」。若原生家庭中「愛與指責」混為一談,父母以犧牲、哀傷的面貌示人,子女便難以建立幸福典範,甚至將「快樂」視為一種背叛。
為了讓家庭重拾幸福感,她提出三個核心關鍵:「陪伴、談心、加分」。首先,「陪伴」的重點是「心要在」,而非僅僅人在一起。滑手機或傳訊息都是低品質的陪伴,唯有「眼對眼」的互動,才能讓愛被真實感受。其次,「談心」是解決問題的必要環節。她指出,許多人習慣以猜測取代溝通,一旦不如預期便相互指責;唯有以聖靈為中介,以愛與尊重取代批判,才能讓心真正靠近。最後,「加分」是每段關係的目標。溝通不是為了爭贏,而是讓彼此覺得「我還想再跟你說話」,使愛的存款持續累積。
她強調,情緒管理是幸福關係的基礎。「人在情緒中做的決定,有九成都是扭曲的。」因此,她鼓勵學習情緒智能(EQ)與社交智能(SQ),「你不可能給人家你沒有的東西。」EQ是照顧自己的心,SQ是學習照顧他人。當情緒升起時,先「積極暫停」——深呼吸五秒,進入「停、看、聽、想、選」的過程,辨識情緒背後的需要,才能做出真正有愛的選擇。
她以自身經驗示範,在家庭衝突中運用「暫停」與「加分」原則,柔性回應挑釁,不僅表達感受,也守住關係。她鼓勵聽眾從每天約15分鐘的家庭談心開始,讓愛成為每日可存入的「情感存摺」,建立屬於天國文化的幸福家庭。
太平境馬雅各教會傳道師陳薏平表示,家庭是教會最核心的單位,今年教會將「教育主日講座」擴展為「馬雅各人文講座系列」,並特別規劃「家庭教養」主題。蔡佼瑾將連續主講三堂課,另邀豐盛品格培訓中心的劉慈惠老師夫婦等講師,以實作導向的方式協助會友實踐家庭教育。同時,教會也將舉辦由致力於海洋生態保育醫學的楊瑋誠博士主講生態神學講座,推動信仰、關係與環境的全人關懷。透過這一系列課程,教會期盼信徒在愛的操練中,學習陪伴與談心,讓家庭關係成為信仰最真實的見證與祝福。
新聞照片:
|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