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自辦神學院? 有優點,也有限制 神學教育的省思系列報導五 (2010年03月23日)
神學教育的省思研討會第一天的最後一堂聚會,台北真道教會的主任牧師朱植森用自身的經驗跟大家分享有關教會自辦神學院的問題。朱牧師在約40年前,鑒於華神教會界較少有教導靈恩的神學院,因而起身承辦真道聖經學院。40年的事奉下來,朱牧師對於教會自行建立神學院,有不一樣的體會與經驗。他發現這其中有優勢、當然也有不足的地方。
朱牧師覺得教會自辦神學院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建立一個有相同聖經根基、神學立場的事奉團隊。有些神學的爭議,如聖靈論、末世論等,也許沒有對錯,但是因著這些立場的不同,對教會造成不少的困擾。在同樣的背景與立場下,人員可以有更好的默契,隨時搭配服事,補足不足,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果效。
另外一個教會自辦神學院的優勢就是學生的學習與實習事奉的禾場是一致的。教師也是事奉的導師。當學生在事奉實習時如遇到問題,因為老師對學生的了解可以更容易掌控況,給予協助。
再者因著學校課程是由教會所設計,所以學院的課程就會更實務取向,訓練出來的工人就會合用、更符合教會的需要。教會可以循環、漸進、一致地訓練工人。教會甚至可以因著一些特殊的需要,特別去開一些課程。如此神學院的課程跟教會的需要,就會有更緊密的結合。
當然教會自辦神學院也有其不足的地方。第一點就是神學的單一。自辦神學院所訓練出來的神學生就是單單符合教會本身需要的。可是這裡的學生對一些其他教派的理論或教義,卻是完全空白。如此的神學生對一件事,可能有較多的盲點。
另外這樣的神學院實務性較強,但學術較弱。學生著重實務技巧的訓練,但缺乏較深度的神學思想訓練。
對於實習禾場的受限,也是自辦神學院面臨到的個問題。學生主要的實習禾場就是自身教會,容易畫地自限,缺乏自省與突破性的看見。另外在實習分工上,由於分項較細,容易專力於數項單一事工,就較少有機會去了解全面的事工。精而不博,就無法了解較會整合的運作系統。這個問題在工人差派到各地進行植堂事工時,更顯嚴重。
朱牧師最後表示,他並非第一個自辦神學院者。其他如信義會真理堂的基督教牧者訓練中心、靈糧系統的靈糧教牧神學院等都非常具有規模。這些神學院都是因著較會實務的需要而產生。他相信這些神學院所培育出來的工人,對其宗派有很正面並實質的幫助。
在朱牧師分享完後,新店市召會的負責人歐陽弟兄也跟會眾簡單的分享召會在這方面的經驗。他說雖然大家在一些解經的立場上不盡相同,但是他很同意朱牧師很多的觀點。他表示在召會自辦訓練中心所訓練出來的傳道人,可以在很多地方,成為自我教會的幫助。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