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遇到信仰:清明掃墓的真理教導 (藝文) 教會應教導把葬禮歸正於埋葬已經過世的親人,讓親人「入土為安」。我們把親人埋葬,感謝他們在世時愛我們,我們要懷念、效法他們的言行。 (2009年04月04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清明節又要到了,許多教會又面臨掃墓、祭祖與信仰的衝突,一些教會利用這個時期特別進行一些教導,也有一些教會採取「因地制宜」的作法,不論是採取何種教導,都應該傳達正確的信仰,為了弟兄姐妹的靈性,教會的牧者正可以利用清明節的機會「歸正」許多不何信仰的作法,也傳達正確的聖經真理。


從聖經學正確生活
 聖經提摩太後書三章16-17節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每一個人決志、受浸(洗)後,都要受神的話語教訓、督責,全人要被神改正,要學習正確的生活,這樣自己會受益,也可以被塑造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舊約出埃及記廿章12節說:「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人當孝敬(榮耀)父母,神賜長壽給這樣的人。
教會宣揚福音,首先面對的質疑是:「基督徒不孝」。因為基督徒對父母、親人還在世的「孝順」,是許多未信主的人可以見證的;可是一談到「葬禮」、「掃墓」、「祭祖」,就一口咬定基督徒「不孝」。因為基督徒在親人的葬禮中不祭拜,掃墓以不拿香,不用供品。許多人雖然認為基督教很好,卻不敢受浸(洗),因為受浸(洗)之後不能祭拜祖先,是「大不孝」啊!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09年04月04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