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對各地難民的尊敬 世界難民日分享會 (2012年06月18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為紀念六月二十日世界難民日,九龍佑寧堂及一代人公社於六月十六日在九龍佑寧堂合辦「世界難民日分享會」,紀念難民的苦難,超過五十人參加。


來自喀麥隆、曾經是難民的Roy Njuabe擔任主持,他現為九龍佑寧堂職員,於信義宗修讀神學課程,有份創立「和平大使」事工。他希望透過「世界難民日」,表達對世界各地難民的尊敬,因為不同的婦女、兒童及男士在迫害、衡突和暴力的威脅下,被迫逃離自己的家園,鼓起最大的勇氣、力量與決心去面對種種難關,冀藉分享會尊敬難民的精神及生命,紀念他們的貢獻及團結眾人。

分享會上有話劇表演,重演難民們在祖國受到壓迫,沒有人權及自由,示威遭打壓,就算希望逃離國家也要賄賂官員。儘管來到香港,也飽受本地人歧視,最後來到九龍佑寧堂,並與不同種族的人分享音樂。及後,會上教授敲打非洲鼓,讓會眾體驗非洲音樂及文化。

香港難民援助中心的義務律師Angela指,尋求政治庇護者來到香港時,要先前往位於油麻地的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簡稱UNHCR)審批難民資格,確認於其祖國被剝奪人權,而政府未能提供保護。她形容申請難民資格非常困難,因為一個來自外地,說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還要向UNHCR說出自己受壓迫的種種細節,被審批合乎難民資格的成功者非常少,而尋求政治庇護者只能被動等待審批成功。

九龍佑寧堂主任牧師王美鳳感謝會眾出席分享會,因為他們關心難民,告訴這班尋求庇護的兄弟姊妹:「你們並不孤單」。王美鳳指耶穌也是難民,在祂出生後父母要帶祂遠離祖國,逃避希律政權追殺。難民受到很多苦難,在港經常受到不禮貌對待,為自由而掙扎,「但我們可使他們的生命不一樣,例如用分享、愛及關懷。」她指這班非洲信徒有很多東西可以向香港人分享,例如他們各自的文化,是「超出我們所知,可增長我們的知識,加強我們的關懷。」

九龍佑寧堂於二○○七年成立「非洲之聲」,組織在港非洲黑人難民於主日崇拜獻詩。其後成立對外的「和平大使」事工。二○一一年,一代人公社加入協辦事工,前往教會、學校和不同機構作分享見證及講座,讓港人了解難民的困境及掙扎,促進彼此交流認識,了解非洲文化及分享音樂。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2年06月18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