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希望之光 一手籲純潔一手助未婚媽媽 記者夏俊明 (2013年04月29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在台南成立邁入第14年的基督教希望之光會,多年來以「真愛值得等待兩性教育部門」的服事,到學校、教會、公司機關向超過十七萬兩千人宣導持守性純潔觀念;並透過「危機懷孕關懷中心」,照顧誤入歧途的未婚媽媽走過生命難關,輔導以自養或出養方式產下腹中胎兒,避免墮胎一途,珍惜自己與孩子的生命。

在呼籲守貞之際,台南希望之光用行動與基督的愛去愛這些被家庭、社會貶低的族群,成為社會中一股不可或缺的正面幫助。

真愛、珍愛、貞愛
希望之光會兩性教育部門主任林志豪表示,協會以「生命是神聖的」角度做切入,進入學校教導婚前守貞重要性。他們先透過圖片、故事與實際數據,破除「使用保險套就能避孕」、「愛他就給他」等迷思。再讓孩子知道台灣每三名寶寶只有一名可以存活下來的高墮胎率的真相,並闡明寶寶在母親肚腹中即有生命的事實,而墮胎又是如何傷害女性的生理與心理,進而讓學生體會生命的特別與寶貴,「不僅寶寶的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的身體也都是寶貴的」。
課程中會用比喻來說明「性行為」的寶貴,如玫瑰花的例子提到,每跨越一次界線就等同折掉一朵花瓣,當遇到共度一生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時,你╱妳要給出去的是凋零枯萎的還是一朵完整的玫瑰花?藉此提醒學生從現在開始要好好持守自己的身體。
而已經發生過性行為的青少年,協會也會運用「二度貞潔」的例子,告知青少年「不要放棄,現在開始永遠不嫌晚」,要為將來婚約的另一半保守自己的身體,更保守自己的心。

八成受助者未滿廿歲
林志豪認為,青少年想要談戀愛、有性衝動是正常的,父母或師長不應只是規範青少年「不要談戀愛」與「不要發生婚前性行為」,而是應在孩子生命成長的過程中,透過長時間的陪伴、教導,漸漸傳遞正確的性教育與戀愛觀,作孩子最好的引導者。
危機懷孕關懷中心社工周家卉提到,針對危機懷孕的母親,協會除提供場地待產外,並設計諮商會談、待產輔導、出養悲傷輔導與性侵害╱墮胎後症候群支持成長小組等免費服務,當中有八成以上是未滿廿歲的小媽媽來尋求協助。
來到這裡的危機懷孕媽媽,做長遠之計,在取得同意後,一開始會由社工員陪同向家人講明情況,如需在協會待產,則會安排有社工員做為與家人連繫的管道,並有24小時生活輔導員陪同,也有諮商師與志工老師定期上衛教與親職課程,成為一生的陪伴。
對於未婚媽媽們看待自己的觀念,協會透過行動傳遞「依然值得被愛」的價值觀,並分享在基督裡可以成為新造的人,逐步在主愛裡恢復自尊與自信,懂得珍惜自己的身體。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3年04月2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