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談社交媒體的信仰挑戰 何善斌:信徒可選擇放大基督的愛

2017年03月22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時代論壇訊】
現在走在街上、在車廂中,差不多人人也成為了「低頭族」。科技發達使人做的事不斷加速,也取代很多親身與人的接觸。到底社交媒體是使人更疏遠還是更接近?這又與我們的信仰和教會生活何干?道聲出版社早前舉辦《#社群癮》讀書會(基道書樓協辦),與我們思考以上課題。

道聲出版社副社長梁美英牧師分享她對此書深刻的地方,包括書中提醒我們憐憫要有行動——自從網絡通訊工具普及後,人們慣以訊息、表情符號傳送對人的問候,以為做了陪伴和關懷,卻忘記了親身的問候和同在;此外,她也反思我們是在控制手機還是被手機控制,指很多人甚至和別人吃飯時也會不斷看手機,到其他人的社交媒體上留言回應,其實應放下手機,學習尊重及重視一同吃飯的人。她表示如何把社交媒體使用得好和平衡是一門大學問,書中的「社群十誡」是很好的幫助和提醒。

信義宗神學院教授何善斌博士一開始看這書時,被一句句子吸引:「世界叫你愛自己,耶穌叫我們捨己。」他認為用社交媒體時的確很多時是叫我們更愛自己,「我想不到哪次社交網站是叫我去捨己。」他便從這角度出發看這書,思考作為信徒如何可以更好的使用社交網站。他指作者並不是否定社交媒體的好處,而是解釋社交媒體正塑造的數碼文化——強調榮與辱(honor and shame)的世界文化。他指出數碼文化本是中性,但近幾年很多人卻陷入了一個濫用、傷害身邊人的處境。


淘空對人的憐憫的試探


在社交媒體中,我們同時是信息發放者和接收者。何善斌指,書中首四章講述作為發放者需要留意的可能試探,例如期望取得「讚」,美化自己、醜化他人,以致忽略身邊親密的關係。作者指出現時有一些買「讚」的軟件,帶來誠信的問題。而發放者愈希望證實自己的觀點正確,也會令自己覺得別的觀點是錯誤,以致令自己對別人的憐憫也愈少。何善斌指出,基督徒在其中應思考社交媒體的這種榮辱文化與信仰中追求的有何不同。後四章則講述接收者的試探,例如容易落井下石;鼓勵他人「八卦」、說壞話,作者提出方法讓我們從網絡上的「法官」做回一個蒙恩的罪人,怎樣從心發出憐憫。

何善斌反思近年社交媒體上不少人評論政治事件的行為,往往更容易因為別人立場與自己不同而對人作出人身攻擊,很多人也喜歡「加把嘴」。「即使我的立場真是正確、別人的立場真的不對也好,但我發現作者說得很對的是,那已經淘空了我對這類立場的人的憐憫。」他指出現在信徒與非信徒在社交媒體上的行為似乎無異,不真的活出那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的福音。社群放大了我們的人性,但信徒可選擇放大上帝在我們身上的憐憫和愛,還是放大我們的罪性。


洞察責任,分辨求真


基督教新媒體運動倡議人俞真指出,科技發達一方面鞏固深化人的關係,但也鞏固和深化人心的軟弱,問題往往是出自人自己,而不是科技本身。參與社群時不多不少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令人與人之間的觸覺減弱。因為看不見真人,往往使我們沒有了「人性」。他指出基督徒身處在社群中像一個幼稚園生拿著火把一樣,其實是在做記者、傳播者的工作,需要洞察自己的責任。他又指出,不少熱心愛主的信徒也會轉發一些虛假的資訊,我們更需要分辨清楚和求真核實。他又指出一些基督徒在面對網上政治爭論中,也變得不講道理,假定自己一定是對。基督徒不應相信「內容是王道」,而應相信「信仰是王道」,思考在社群中如何活出見證。

此外,俞真又表示社群往往形成一種圍爐取暖的現象,只剩下與自己同聲同氣的人,患上「自己感覺良好症」。信徒在此網絡世代必須更多思考和判斷,挑戰每個觀點和結論,保持屬靈判斷力。

在討論環節中,會眾與講員討論社交媒體對年輕信徒的影響、網絡文化特質等話題。聚會於三月五日下午在基道書樓(銅鑼灣店)舉行,約十五人出席,多為年輕信徒。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