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16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教職員研討會 為校園福音開路
(2014年07月3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記者劉玲君高雄採訪報導】全國大學基督徒教職員事工研討會,七月廿八日晚上在高雄大學展開。本次研討會主軸為「多元價值下福音的挑戰與契機」,聚焦在三個面向:大學福音事工的新模式、大學基督徒的社會關懷與影響,以及向下紮根,也就是福音在大學到國高中端的合作,分為三場主題信息分享與六個工作坊。
 主題信息的部分,邀請到的講員有台灣神學院陳尚仁院長、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創辦人高俐理、中華民國得勝者教育協會洪英正理事長。
 第一場信息主講者為陳尚仁院長,他以使徒行傳(徒十七16-34)分享「多元價值與公共神學」。他分析,當時希臘人中分為猶太人、入猶太教的外邦人(慕道友)、伊比鳩魯學派(享樂主義)、斯多雅學派(禁慾派)四種人,這與台灣目前的多元價值、多元宗教的特性很相似。今天的社會,許多人抱持享樂主義,追求肉體歡愉,但是此舉也造成了人際關係混亂,破壞了家庭的體制,許多單親兒童長大之後,依舊延續上一代的人生觀;有些人追逐財富,但在聖經中,金錢是工具,而非終極價值,當人用盡一生追逐財富,最終就會失去生命的價值;有些有錢人發現財富的能力有限時,就會轉而追求權力,試圖掌控所有的事。
 我們的社會處在此種困境,卻有許多基督徒躲在會堂中服事,過著安逸的日子,就像搭起棚子躲起來,不必衝撞政治、社會、教育等社會議題,就像彼得、雅各與約翰,在高山上見到耶穌變像之後說:「在這裡真好。」但是耶穌並沒有停留在山上,而是帶著他們下山,走向各各他。
 陳院長鼓勵現場的基督徒大學教職員,應該要多冒一點險。他說,「基督徒要有完整的國度觀,思考聖經中如何看待各種多元性別議題、學運,或者是經濟問題,我們應該站在基督教信仰的立場來談論公共議題。雖然台灣只有3%-5%的基督徒,一旦我們知道是出於神的心意,及或不然,就應該堅持去做,這是一個專業基督徒的神學任務。」
 「耶穌的很多言語、行為,都充滿著公共性,任職於大學中的基督徒教師可以藉著通識課程傳揚基督教的信仰與文化,也可以運用專業,對社會有一種全面性的貢獻。」陳院長說,「你有何種終極價值,就決定你過甚麼樣的生活。」  


其他新聞快報
社區福音事工 動力、策略與市場 (台灣國度復興報)
伴弱勢孩子走學習的路 1919陪讀班紀錄片特映 (今日基督教報)
以巴衝突讓全球同情弱者 誰是戰爭的始作俑者 (今日基督教報)
數位戰場 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另類對決 (基督教論壇報)
開放社會大眾時代講壇 基督教的愛與自尊觀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