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6月2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原住民轉型正義 新使者熱議
族人應覺醒正視不公義 找回原住民族群詮釋主權 成為自己的主人
(2016年06月2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Umav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提出8月1日將履行代表國家對原住民族群道歉的承諾,掀起人們對於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關注,而教會又應當如何回應社會,實踐公義?6月25日下午2點,《新使者》雜誌在七星中會台北東門教會舉行「『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新使者論壇」。邀請前原民台長、原運工作者馬躍˙比吼,以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教社幹事歐蜜˙偉浪與談,點出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現況以及轉型正義的相關議題。兩人不約而同引用智利導演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的名言:「生在籠裡的鳥,認為飛翔是一種病。」指出這個國家,尤其原住民族人自身應當覺醒,正視不公義的事實,並起身改變。

論壇下半場由《台灣教會公報》編輯邱雅憫、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成員Savungaz Valincinan、政治大學台史所研究生二宮雅古以、西拉雅族文化工作者萬盈綠及台南神學院畢業生Rii Taljimaraw等5位原住民族人,組成「圓桌青年」,針對轉型正義議題提出不同領域的看法與期待。現場討論十分熱絡,行政院原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前高雄市原民會主委林春治牧師等人也參與回應,並肯定原青的新生代力量。《新使者》主編王昭文表示,論壇宗旨除「表達大家對政府的寄望,更要來談談教會可以做什麼。」眾人一致肯定,轉型正義是一種全面性的、國家與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修復關係的工作,而非汙名性的福利制度,或利益結黨的窠臼。

馬躍˙比吼先從台灣原住民族之於外來者的歷史談起,援引澳洲、加拿大政府對原住民實施道歉與補償等例子,強調國家實踐轉型正義的內涵中,不可剝削原住民族群所應得的關注。他指出,台灣政府在原住民族群轉型正義被追查的比例,遠比政府追查228、白色恐怖、黨產等領域要少得多,實為不平衡處理。分析原住民族人現況,馬躍認為無論在土地、教育、自治等面向都要落實,找回原住民族群在語言、社群、經濟與詮釋主權,「我們必須做自己的主人」。他也肯定教會對於原住民議題所做的努力。

歐蜜˙偉浪則強調「主人」一詞,表示承認原住民在這片土地上的主體性,也意味著人們對於「真相」的認尋。對於各界爭鳴的轉型正義訴求,他提出幾項呼籲,「我們不要廉價的轉型正義,」期待給蔡英文與新政府一些時間,而非急於片面的承諾,落入利益分配、瓜分大餅的醜態。現下可做的是積極監督立法與遊說,以縝密的配套來完整各樣轉型正義的提案。而教會的態度應如何?他指出當年德國柏林圍牆倒塌之時,是教會帶頭做和好的使者。因此他重申信仰的立場,「我們要做的是不花俏的、卻真實連結人們的工作」。

Savungaz分享從街頭到進入體制中的思考與轉變,指出在不同的立場之間,對話與溝通是首要之務,而對於原住民族群的轉型正義政策,她提出「全面盤點」,找尋和釐清台灣社會需執行的轉型正義項目,而不是選擇性解決。二宮雅古以從阿里山鄒族的土地正義與政治迫害為例,除了要求政府正視,更呼籲「原住民自己要團結」,不要漠視自身的權益與尊嚴。西拉雅族人萬盈綠帶出自身的族群議題,表示「轉型正義的第一步就是平埔族群的正名和認同」,引發現場熱論。邱雅憫則傳達,在主流教育薰陶中成長為原住民知識青年的悲哀,表示她在族語與部落的疏離中,致力於身分認同的追尋。Rii以教會「行公義、好憐憫」的立場省思「由下而上的力量」,不要一味期望當權者,原住民族人也好、教會也好,要從自身開始覺醒和行動。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感念懷約翰貢獻 排中幹部赴英探視 (教會公報)
首度設青年和平大使 將公義種子撒向世界 (教會公報)
「土地、居住與生活」研討會 高銘謙:合法地搶都是搶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孕藏危機」座談會:性傷害成長小組 從倖存到得勝 (台灣國度復興報)
以愛為本 性教育從健康關係做起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