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6月2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生態危機與基督信仰 教會信徒環保有感?
(2017年08月1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陳逸凡台南報導】台南中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8月12日舉辦「生態危機與基督教信仰」講座,由台南神學院老師楊順從牧師帶領眾人思索環境與神學問題,以5堂課從生態環境危機探討氣候變遷之際,教會面對的挑戰與反省。

楊順從回憶其就讀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期間,曾為研究住在垃圾場周遭1個月,也曾走訪舊名「二層行溪」的二仁溪,見證電鍍廠隨意排放污染廢水、焚燒廢五金產生有毒戴奧辛污染土地與河川養出含有重金屬「綠牡蠣」;更曾走訪日本「水俁病」故鄉,看見不肖廠商排放含有水銀的廢水導致居民生出畸形兒,日本政府政府付出很大的代價處理善後,這些污染,人類都必須自己承受後果。

楊順從指出,所謂生態體系,指的是生物在地球表面生活圈的生存環境與萬物之間的關係,不同有機體之間有其關連性,而越複雜的體系,所能承受的衝擊力越強。自然界原先沒有所謂的「廢物」,萬物只是轉化其形式而已。然而人類從地球採取大量物質,轉化成新的型態後隨便放到環境中,成為「垃圾」;當環境所承受的物質已經超過了生態系統本身所能夠自淨的能力,就成為「污染」。

楊順從要會眾回想上市場的塑膠袋、手機被丟棄後何去何從,很多最後都到海洋之中,根據瑞士研究推估,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將比魚類多。人為製造的塑膠難以透過微生物分解,造成海鳥、海龜誤食等生態浩劫。根據公視報導,台灣塑膠袋人均使用量是歐盟國家的3.9倍;塑膠袋、免洗餐具、塑膠杯,溶出的塑化劑也造成不孕症等。

楊順從舉例,巴西是天然資源豐富的基督教國家,但是管理大有問題,造成雨林快速消失、政治腐敗,「我們要捫心自問,信仰是否有帶來改變?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攝影╱陳逸凡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全國失親兒公益鐵馬行活動登場 為6000多位失親寶貝勇敢向前 (基督教今日報)
揮別禱告山,迎接華人教會「三十而立」的祝福 牧者心中不捨,卻有更多感恩 (基督教今日報)
台北連續12天飆高溫創百年紀錄 啟示錄默示高溫景況 基督徒帶頭減碳 (基督教論壇報)
職場運動在中國需處境化 提倡善商十誡 (基督教論壇報)
長老教會人權宣言40週年 起草牧者談公義的上帝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