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5月21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明光社「生死教育」活動 近百人夜遊殯儀館
(2009年07月2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由明光社電影研習小組定期舉行的電影欣賞活動,於七月廿一日安排放映《禮儀師之奏鳴曲》共同討論,而為配合電影內容更特別於廿四日安排參加者親身參觀九龍殯儀館,並邀得從心會社主席吳思源講解道教與基督教的死亡觀的分別,結果吸引約九十人參加,人數較過往同類研習小組約二十人為多。主辦單位須轉換較大的電影播放場地及即時截止報名,並認為有關現象顯示信徒對生死問題較前提高。

殯儀館內的基督教區

在七月廿四日晚上參觀殯儀館約兩小時的活動中,殯儀館職員首先把參加者分成約十人一小隊,參觀殯儀館各種設備、靈堂、棺木及新設的基督教禮堂等。當中較特別的棺木,是劇有耶穌最後的晚餐圖像的棺木,及刻上詩篇和十字架的骨灰盅等;而供家屬暫存先人骨位的思念堂,亦有劃分信徒及非信徒的區域,避免因「上香」問題而發生的衝突。另外,殯儀館更特意為教會設立了兩間禮堂,與其他宗教的禮堂分開,職員解釋這是因為曾有信徒反映在牧師講道期間,被其他宗教儀式的聲響干擾,影響喪禮的進行,因此殯儀館計劃未來能把整層都是留給教會使用,並加入隔音設施等。在整個參觀過程中,參加者都很踴躍發問有關棺材及化妝的問題。

參觀完畢後,從心會社主席吳思源簡單講述「從喪葬禮儀看道教與基督教的死亡觀」,當中他表示道教強調超渡以保死者之魂早日升格為神,喪禮的儀式包括破地獄、誦經和拜籤等禮儀;而基督教認為死亡是「睡了」的狀態,只是與世上親友暫別,將來在天家仍會重聚的,喪禮的儀式包括追念先人信仰、思想人生結局、安慰、激勵後人及感恩讚美。

死亡是另一道門的開始

在參觀者中,陳才盛夫婦及十三歲兒子柏謙一家三口特意一同報名參加是次活動觀︰「我們從來沒聽過可以參觀殯儀館的,當知道時便十分雀躍。」陳才盛表示他小時候曾參加過喪禮,對殯儀館的感覺不太好,現在長大後則對很多事情產生興趣:「我很想知可如何為死人穿衣,因為有時屍體手部都屈曲僵硬了,但現在我知道答案了,這次活動,令我對殯儀館了解更多。」他又認為基督教的喪禮很和平,因為信主的人知道死後會到哪裡,而未信主的人,只會把喪禮看作是送先人最後一程。陳生及陳太特意帶同兒子參加,是希望能藉此讓孩子明白死亡是「另一道門的開始」,加深他對死亡的認識及對生命的看法,在世要尊重他人,死時也希望被人尊重。過往曾因參加喪禮到過殯儀館的柏謙,雖然表示最怕到殯儀館內的洗手間,但為了想多了解殯儀館的運作,便決定放棄使用洗手間也要參加這次活動。

蔡志森︰最緊要「尊重」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在活動總結時表示,是次生死教育活動,原只預計約二十人參加,怎料在沒有廣泛宣傳下,只是在其網頁刊登消息已吸引眾多人報名。他認為死亡是每個人都需正視的事,但華人教會較多禁忌,很少談及,故希望藉是次活動讓大家可對死亡有所反思。至於在喪禮中,他指出「尊重」是最重要的一環,但亦可能是最缺乏的一環,因為從事的人要尊重自己的行業,而參與喪禮的人也要尊重場合及先人,不可嬉笑。由於香港的殯儀業在進步中,而參與喪禮的教會數目也愈來愈多,因此他盼望在未來的日子,可有更多不同的聚會,與大家探討如何面對死亡,從而建立正確的死亡觀。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給他一所學校(藝文) (基督教論壇報)
真爭戰協會助色情資訊成癮者脫困 (基督教論壇報)
烏干達牧者協助難民返鄉重建 (基督教論壇報)
浸信會歡慶浸禮運動400周年 (基督教論壇報)
公益 惜物 誠實 張曉風傳家寶 (中時電子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