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5月31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哥林多前書第四章注釋

哥林多前書 第4章

【林前四1】「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祕事的管家。」

〔原文字義〕「執事」侍者,差役,公僕,僚屬;「為」看作,算為,列為;「管家」膳務員,管事人。

〔文意註解〕「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原文在本節開頭處有『這樣』(so),是承接三章結尾所描述的(林前三21~23);『執事』原文與三章?的執事不同字(參林前三5)。

「為神奧祕事的管家,」『奧秘事』指那些憑人的智慧不能發現,如今靠神向祂子民啟示才得知的事,此處特指福音真理;『管家』是管理主人產業的人,全時間專心一志為主人服事。保羅受神差遣到哥林多傳講福音(參林前二1),建立教會。

〔話中之光〕(一)神所託付我們的責任,就是把福音好好地傳給別人,因為神的奧秘就是福音。

(二)聖經又說,神的奧秘就是基督(西二2),而基督的奧秘就是教會(弗三4,10),所以基督與教會,乃是神計劃與經營的中心;服事主的人,也要把握服事的中心,就是將基督供應給人,以建立祂的教會。

(三)神的家中有無限的豐富,管家的職責就是把神家中的豐富供應、分賜給所有神的兒女,使他們生命長大、建造教會。



【林前四2】「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

〔文意註解〕「所求於管家的,」指主人對管家的要求。

「是要他有忠心,」『忠心』指明白主人的意思,遵照去執行(參太廿四45~46;廿五20~21)。

〔話中之光〕(一)神對祂僕人的判斷,不根據他們的才幹、恩賜,乃根據其忠心;人能忠心就是已達到了神要求的頂點。

(二)主說,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太廿四45)?



【林前四3】「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

〔原文字義〕「論斷」審判,審問,判斷;「極小」最小的。

〔文意註解〕「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忠心的管家(參2節)用不著理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只求能得著主人的稱讚和信任(參4~5節)。

「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保羅可能認為他的判斷也不過是屬人的判斷,他的良知也可能有誤(參4節),因此不自己判斷自己。

〔話中之光〕(一)主的工人不應在意別人的高舉或貶抑,也不自己評估自己的工作表現,只求對神、對人、對事存著無虧的良心(徒廿四16;來十三18)。

(二)只要不是真理上有錯誤,主的工人用不著去理會別人的批評論斷,同時也毋須論斷自己。

(三)批評、論斷最能傷人;但對被批評、論斷的人來說,卻是個很好的考驗,可以藉此測量出他的服事是否作在神面前。

(四)在教會中越多服事主,就越容易被人論斷;幾時你不將人論斷的話放在心上,就證明你願意背十字架,也證明你的生命的確長大了。

(五)一個活在人面前的人,常常斤斤計較別人怎樣看他;但一個活在神面前的人,乃是以神怎樣看他為念。

(六)教會生活的秘訣,就是不被別人的批評或自己的好壞所牽引,而單單仰望基督。



【林前四4】「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

〔原文字義〕「判斷」論斷,審判,審問。

〔文意註解〕「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人自己的良心沒有責備(參伯廿七6),但仍不足以證明自己完全無誤。

「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這?的『稱義』,不是指得救的稱義,乃是指得賞的稱義。因為人的看法受著各種限制,不夠全面,不能公正,所以不能稱義。

「但判斷我的乃是主,」意指只有主的判斷才算是準確且最終的定案。

〔話中之光〕(一)自己不覺得有錯,並不等於自己完全沒有錯。

(二)信徒對自己的感覺和看法不要過度有自信,也不要單憑自己眼中看為正的去行(參申十二8),因為人的感覺和看法會有錯。

(三)人若真認識主的主權──『判斷我的乃是主』──就能既不在意別人的論斷,也不論斷自己(參3節)。

(四)服事主的人只以主的心意為依歸,不被人意所屈服。



【林前四5】「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祂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得著稱讚。」

〔文意註解〕「所以,時候未到,」『時候』指神審判信徒之時(參林前三13)。

「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不要論斷』原文是現在式動詞,表示哥林多信徒一直到保羅寫書信之時,仍在論斷。

「祂要照出暗中的隱情,」『暗中的隱情』指不為人知的動機與行為。光能照出一切暗中的事(參弗五12~13)。

「顯明人心的意念,」基督審判人時,不單根據外在行為,也察看人的內在動機,就是連人自己察覺不到的,也逃不過祂的眼目。

「那時,各人要從神那?得著稱讚,」指經過主的審判之後,凡配受稱讚的,必得著稱讚。

〔話中之光〕(一)本節說出如何能不論斷別人,以及被人論斷時卻不生氣的秘訣,那就是認識主耶穌二次再來時的最終顯明,那時一切都會水落石出。

(二)主的工人到底能否被主稱讚,是在乎各人工作的動機,『人心的意念』和忠心(參2節)或怠惰。



【林前四6】「弟兄們,我為你們的緣故,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

〔原文直譯〕「…叫你們效法我們不過於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高抬這一個,而壓抑另一個。」

〔原文字義〕「轉比」變形,裝作;「效法」學習,揣摩;「自高自大」得意揚揚,充滿傲氣;「貴重」高抬;「輕看」抑低。

〔文意註解〕「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這些事』按上下文是指有關主工人的各種比喻:栽種與澆灌、建造、執事和管家、一臺戲。『轉比自己』指將比喻應用在自己身上。

「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原文無『聖經』二字;這句話可能是當時眾所熟悉的諺語。解經家們對這句話的意義有如下不同的解釋:

(1)信徒當按聖經的觀點看人,才不致於將任何人看得太高(參7節;羅十二3;林前一31;三19~20)。

(2)信徒不可高舉主的工人過於聖經上所記有關人物的地位(參耶九23~24)。

(3)信徒要按照本書前幾章所記的,來看待主的工人,才不會高估他們(參林前一13;二1~4;三5~8,22)。

(4)信徒不可在主工人所傳給他們的屬靈原則之外,再按屬世的智慧加上一些別的(參林前十五3~4)。

「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自高自大』(參18~19節;林前五2;八1;十三1),是一種自認為高過別人的心態,大體上是由自以為充分具備知識而產生(參林前八1);它是促使教會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貴重這個,輕看那個,」就是對主的工人有差別待遇。

〔話中之光〕(一)教會分門結黨的背後,都隱藏著信徒的驕傲(自高自大)。

(二)每位主的僕人都有缺點和特點,如果我們過於效法,我們就必落到人?面去。

(三)我們效法別人若是太過了,越過他們身上基督的成分,而效法到他們個人的習性、舊造的色彩等,就會導致教會的不和,因為基督之外的人事物,總是叫人分的。

(四)基督教許多宗派的產生,都是過度崇拜、高抬某些屬靈偉人的結果。



【林前四7】「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

〔文意註解〕「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這是要引導哥林多信徒的眼目轉向神。

「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指人所有的一切、所獲得的成就,都是從神領受的。

「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人自誇乃是對神忘恩負義的行為。

〔話中之光〕(一)信徒所有的長處都是從神領受的,不應以此自誇。

(二)使我們與人不同的乃是神。因此,一切的榮耀都當歸與神,我們不但不該自誇,而且也不可憑任何神的僕人誇口。

(三)我們蒙恩的人,一切都是從神白白領受的;而我們之能有改變,脫離世人犯罪作惡的光景,也都是神恩典工作的結果。如此,我們還不該全心感謝神嗎?



【林前四8】「你們已經飽足了!已經豐富了!不用我們,自己就作王了!我願意你們果真作王,叫我們也得與你們一同作王。」

〔文意註解〕「你們已經飽足了,已經豐富了,」本節是保羅故意用的諷刺語氣,要叫哥林多信徒看出他們是多麼的貧乏(參啟三17)。

『飽足』可能是他們對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反應(參林前一7);『豐富』可能是他們對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都全備的反應(參林前一5)。

「不用我們,自己就作王了,」『不用我們』就是不再需要主工人的供應與餵養;『自己作王』就是不需要工人的指導。本句也可解釋作:哥林多信徒說話行事自大到一種程度,好像神國已完全實現,他們已得到了與主一同作王的榮耀(參林前十五24~25)。

「我願意你們果真作王,」信徒若真的達到在生命中作王的地步(參羅五17),乃是作主工人求之不得的事。

「叫我們也得與你們一同作王,」表示得以享受工作的成果。

〔話中之光〕(一)信徒可能自覺外面的知識和恩賜豐富,而不是生命;但主的心意是要我們得更豐盛的生命(約十10)。

(二)自滿自足使人驕傲作王,目中無人。



【林前四9】「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

〔背景註解〕當時羅馬城有一種圓形的競技場(劇場),供王公貴族並一般市民一同觀賞。節目開始時,先讓各組的勇士彼此角鬥;最後的壓軸戲,則將已判決死罪的囚犯放進競技場,使與兇殘的野獸搏鬥,直鬥到死,以娛觀眾。

〔文意註解〕「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列在末後』指最後的壓軸戲。

「好像定死罪的囚犯,」指在戲臺上最後出現的腳色。

「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一臺戲』英文的戲院(theater)一詞即由此字意希臘原文轉來;保羅以此比喻使徒所扮演的角色。他們就像壓軸戲,最後才被領進競技場,直鬥到死。

「給世人和天使觀看,」這場戲的觀眾可分成兩類,一種是用肉眼觀看的世人,一種是用靈眼觀看的天使;前者只看外表,後者兼看內心。

〔話中之光〕(一)基督徒得主喜悅的途徑,是先受苦難,後得榮耀(參羅八17;提後二12)。

(二)我們今天在地上,不該像個作王的人(參8節),作威作福;卻該像定了死罪的囚犯,謙卑低微,成了一臺戲景(參來十33),給世人和天使觀看。

(三)基督徒所表演的屬靈『一臺戲』,人人都要參加;但感謝主,因為我們有主耶穌作導演,且有聖經作劇本,凡事都有依靠。

(四)基督徒與世俗、情慾、魔鬼的搏鬥,是有觀眾的,不但在世人眼前作見證,並且還有天使在觀看;姊妹們蒙頭,也是為天使的緣故(參林前十一10)。



【林前四10】「我們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你們在基督?倒是聰明的;我們軟弱,你們倒強壯;你們有榮耀,我們倒被藐視。」

〔文意註解〕「我們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本節也是反話寫法,拿使徒們自己來和哥林多的信徒們作極端相對的比較。『我們』指使徒;『你們』指哥林多信徒。

「你們在基督?倒是聰明的,」『愚拙』與『聰明』是指心智上的對比。

「我們軟弱,你們倒強壯,」這是肉身上的對比。

「你們有榮耀,我們倒被藐視,」這是社會地位上的對比。

〔話中之光〕(一)屬靈的人被世人看作是愚拙的,也沒有強健的體魄,在世界上無有所得;屬肉體的人卻以世上的事為榮。

(二)接受基督十字架對付的人,他的剛強、才智、力勁,都被了結了;不肯背主十字架的人,他肉體的力量、天然的才能,仍然完好無恙,因此在人面前就顯得聰明、強壯,又有榮耀。



【林前四11】「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飢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

〔文意註解〕「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飢又渴,」『直到如今』指以下的際遇,經常如此;『又飢又渴』指飲食方面有所缺乏。

「又赤身露體,又挨打,」指衣不蔽體,又遭拳打和鞭刑(參林後十一23~27)。

「又沒有一定的住處,」顛沛流離,居無定所。



【林前四12】「並且勞苦,親手作工。被人咒嵝,我們就祝福;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

〔文意註解〕「並且勞苦,親手作工,」12~13節是保羅在以弗所傳道時生活的描寫。保羅以織帳棚維持生計(參徒十八3;廿34~35;林前九6,18)。

「被人咒嵝,我們就祝福,」指為逼迫他們的禱告,是愛仇敵的表現(參太五44)。

「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忍受』即不予報復。

〔話中之光〕(一)信徒對於那些反對我們的人,不該以牙還牙的報復(參太五38~42),反該以德報怨。

(二)我們基督徒是蒙神祝福的人,因此我們對待別人,也只能祝福,不可咒詛。

(三)最能感動逼迫者的心的,乃是被逼迫者的以德報怨,以祝福回應逼迫;歷史上有許多逼迫者,因見到了被逼迫者的非凡反應,也轉變成了基督徒。

(四)『被人咒罵,我們就祝福;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被人毀謗,我們就善勸』(參13節)。這些都不是我們自己所能作得到的,乃是主的生命在我們?面,使我們能活出來。



【林前四13】「被人毀謗,我們就善勸。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

〔文意註解〕「被人毀謗,我們就善勸,」『毀謗』指侮辱、中傷;『善勸』指以安撫的好話來勸勉對方。

「直到如今,」意指過去多年來都是這樣。

「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污穢』原文是指地板上揚起的灰塵和髒東西,或髒鍋子的洗濯水;或指清洗船隻時沖入海中的污穢與廢物,轉用來指被社會大眾所不齒的人。

「萬物中的渣滓,」『渣滓』原文字義是指因為摩擦而從盤子上或鍋子上掉下來的食物碎片。

〔話中之光〕(一)使徒的這些際遇(參9~13節),正是基督和十字架實際的彰顯,也就是他們作主僕人的『忠心』(參2節)。但更寶貴的是,『直到如今』(參11,13節),他們還是這樣;沒有中途變節,沒有遇難思遷,沒有從十字架上下來。

(二)一個事奉主的人,若光景正常,路走得正確,必被世人看為廢物,看為人中之渣。

(三)人都願走亨通、成功、榮耀的道路;但十字架的道路,卻是被藐視、蒙羞辱、看作愚拙的路。



【林前四14】「我寫這話,不是叫你們羞愧,乃是警戒你們,好像我所親愛的兒女一樣。」

〔文意註解〕「我寫這話,」『這話』指8~13節的見證。

「不是叫你們羞愧,乃是警戒你們,」意即動機是為你們的益處。

「好像我所親愛的兒女一樣,」以父母對待兒女的心腸來說話。



【林前四15】「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穌?用福音生了你們。」

〔文意註解〕「你們學基督的,」指作基督門徒的。

「師傅雖有一萬,」『師傅』是當時羅馬人僱來陪伴照料孩子的教師,其職責是帶孩子上學,教以禮節,照顧看護。這種教師雖也愛孩子,但他們與孩子間的關係,不可以和孩子的生身父親同日而語。

「為父的卻是不多,」『師傅』偏重在外面的教導,『為父的』是指?面生命的分賜、供給;『不多』指只有一個。

「因我在基督耶穌?用福音生了你們,」傳福音帶領人歸主,就是生養兒女,也就是結出果子(參約十五1~8)。

〔話中之光〕(一)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一16);今天如果我們肯為福音受苦,去傳福音,就會用福音生出許多人來。

(二)主的工人對待信徒們,要有為母的心腸,和為父的態度(參帖前二7,11)。

(三)只有生命豐富的人才能生養眾多。人若不肯走十字架的道路,就不能達到豐富的境地;人若貪圖名聲、富足、讚美、興隆,他的生命必定貧窮。若要生命豐富、成熟,就必須甘願忍受藐視和厭棄,凌辱和飄零,直到走完十字架的道路,這是神的定律。



【林前四16】「所以,我求你們效法我。」

〔原文字義〕「效法」變成跟從者。

〔文意註解〕保羅以身作則,希望信徒學習他的榜樣和教導。

〔話中之光〕(一)從前引導我們,傳神之道給我們的人,我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來十三7)。

(二)我們效法主的僕人,如同他效法基督(林前十一1),也就是效法他身上的基督。每一位神的兒女都有像神的一點,我們就是要學他們的這一點,如此我們也就要像基督。



【林前四17】「因此我已打發提摩太到你們那?去。他在主?面,是我所親愛,有忠心的兒子。他必提醒你們,記念我在基督?怎樣行事,在各處各教會中怎樣教導人。」

〔文意註解〕「因此我已打發提摩太到你們那?去,」提摩太是個年輕的傳道人,保羅在第一次佈道旅程中帶領他信主(徒十六1~13);此後,他一直是保羅的親密同工(參提前一2;提後一2~6)。保羅打發提摩太去哥林多(參林前十六10),但書前卻沒有一同署名(比較林前一1與林後一1),故可能他當時已經成行。

「他在主?面,是我所親愛,有忠心的兒子,」保羅對待提摩太,情同父子(參提前一2;提後一2)。保羅自己有忠心(參2節),也非常重看別人有忠心。

「他必提醒你們,記念我在基督?怎樣行事,」『在基督?…行事』意指行事憑基督的生命,照基督的旨意,彰顯基督的模樣。

「在各處各教會中怎樣教導人,」意指他在各地對各教會的教導都是一樣的,並不因地而異。

〔話中之光〕(一)我們效法主的僕人(參16節),若只效法他們身上那些基督的成分──『記念我在基督?怎樣行事』,就不會發生難處,因為基督總是叫人『合』的。

(二)傳道人不要光靠嘴巴傳講道理,也要以身作則,在人面前有相配的見證。



【林前四18】「有些人自高自大,以為我不到你們那?去;」

〔文意註解〕「有些人自高自大,」『有些人』指那些反對保羅,試圖削弱他使徒權柄(參林前九1~3)的哥林多信徒;他們指控他反覆無常(林後一17),他的言語粗俗(林後十10)等。

「以為我不到你們那?去,」保羅的計劃是先打發提摩太去哥林多,然後自己前去處理教會內部各種問題(參林前十六3~9)。哥林多教會有些人以為保羅不敢到他們那?去,怕面對說他閒話、日益敵視他的人(參林前九1~3;林後一17;十10)。



【林前四19】「然而,主若許我,我必快到你們那?去,並且我所要知道的,不是那些自高自大之人的言語,乃是他們的權能。」

〔話中之光〕自高自大的人喜愛批評──多有言語,然而這並非表示他們有權柄;只有那靈命豐盛的人,話中自然帶著權柄,也顯出權柄(參太七28~29)。



【林前四20】「因為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

〔文意註解〕「因為神的國不在乎言語,」指我們人有分於神的國,是見於神的權能彰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只靠口頭的承認。

「乃在乎權能,」空洞無聊的言語,與聖靈真實的能力成對比。

〔話中之光〕(一)神國的標幟,不是信徒所說的動聽言語,而是他們生命中所流露的聖靈的大能。

(二)一個多親近神、認識神的人,就必多有權能,因為權能乃在於神。



【林前四21】「你們願意怎麼樣呢?是願意我帶疬刑杖到你們那?去呢?還是要我存慈愛溫柔的心呢?」

〔文意註解〕「你們願意怎麼樣呢?」指願意保羅如何對待他們。

「是願意我帶疬刑杖到你們那?去呢?」『刑杖』指運用使徒屬靈權柄對教會罪惡作出處分。

「還是要我存慈愛溫柔的心呢?」由此可見他的言與和行動,乃是出於關懷信徒靈性的真實愛心,而不是出於轄管的野心。

〔話中之光〕(一)信徒今天如何作工、如何生活為人,關係到將來如何蒙神的對待──受神公義的懲罰呢?或是得神慈愛的賞賜呢?

(二)屬靈的權柄非到不得已,最好不要使用;愛所折服的人,比權柄所折服的人更多,且更有果效。

── 黃迦勒《哥林多前書註解》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New%20Testament/46%201Cor/46CT04.htm
新增日期: 2008/03/05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哥林多前書第4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