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5月3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AI@教會 免費講座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以西結書第卅八章注釋

以西結書 第38章

侵略者歌革(三十八1∼23)

  本章提及關乎以色列人的生活情況,相信是指到將來的復興。他們居住在「無城牆的鄉村」,無門無閂,成為「安靜之民」。然而,這種幸福生活的應許,無論是末世性的,還是快要到來的救贖,對那些正在異邦為奴的以色列人來誽,以西結宣佈歌革受罰是一件快慰的事情。

  神為甚麼要癀住歌革的腮頰,以至成為一支強盛的軍隊,和很多民族來攻擊以色列國呢?這是由於歌革向以奪取這地的金銀、貨財為目標,靜待時機南侵沒有防備的以色列。神卻另有旨意,為藉疬歌革的野心來實現那些使外邦列強傾覆的預言,以及在列國面前顯出自己擁有掌管歷史的主權。

 .歌革的錯誤(14∼23)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歌革」的來源或許出自一種「野蠻人之家」──革該亞,歌革便是領袖的名字。「瑪各」是他的地方和百姓的稱謂。而使徒約翰就更將歌革和瑪各象徵為全世界不敬拜神的地方(啟二十8)。表面看來,歌革有疬周詳的計劃、精良的軍隊和對戰爭的意志,他們的侵略行動必然成功的。可是,經文卻沒有顯示任何戰鬥出現,歌革便被消滅了。其實,這種抗衡基督教信仰的勢力,從沒有減少。基督徒與古代信徒一樣受疬各種反對的壓力。但不論外間的侵擾多大,我們仍有安穩的依靠,因祂是一位得勝的神。

思想 在生活中遇有患難時,我對神的信心會否搖動?為甚麼?──《新舊約輔讀》



九、最後爭戰末事(卅八-卅九)

第卅八章至卅九章可謂一個單元,因為首先就有引言的方式開始: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卅八1),中間似乎沒有任何結語,一氣呵成。這是論末事的情況,最後的仇敵還要爭戰攻擊。早期先知多以北方的仇敵為以色列民最大的威脅。在耶利米書中(四6-17),仇敵來自北方,要毀滅列國,兇猛如獅子,如風雲般馳來。耶利米書第六章,北方來的毀壞的力量尤其可怕,來得非常迅速。他們非常凶暴,是北方列國的眾族(耶一15)。其他先知認為這是耶和華的日子來到時的恐懼(番一14-18),北方來的大惡(珥二20)。

這兩章經文所說的預言尚未應驗,北方來的仇敵,對復興的以色列,仍是極大的威脅。但是耶和華必干預,導致以色列極大的勝利。

在這?先知曾四次受命說話(卅八2、14,卅九1、17),因此可分為四段:卅八章二至十三、十四至廿三節,卅九章一至十六、十七至廿九節。前三段專對歌革預言(卅八3、14,卅九1)。最後一段是對動物預言,鳥類與野獸應聚集在以色列上獻大祭之地(卅九17)。

在第一段,兩次有傳信者形式(3、10節),可分為兩小段:三至九節,十至十三節。首先耶和華向歌革挑戰,然後分析歌革罪惡的意圖,兩次提說他們的話(11及13節)。歌革想攻擊以色列山,為來掠奪以色列的財物。

在第二段,也有兩次用傳信者形式(14及17節),也同樣可有兩分段:十四至十六節,十七至廿三節。第二分段語氣較為激烈,以色列受歌革的攻擊十分嚴重,是神非常忿怒,必須干預,使歌革一定戰敗。神必顯為大,顯為聖。

在第三段,神應許將在以色列山上戰敗歌革。在文體方面,與卅八章二至九節相似。再以以色列山為中心(二4與卅八8)。第五節:「我曾說過」,可告一小段落。在第二分段(6-16節),再敘述歌革戰敗的慘狀,尤其自九至十節,歌革的武器全部毀壞,十一至十六節慘重的喪亡,以及埋葬後潔淨全地。

在第四段,戰場成為大祭的地方,鳥獸可來吞喫屍體的肉。這些也可說是論歌革,提到最後的結局,耶和華最後審判外邦的結果。卅九章廿五節又有傳信者形式,開始本段中第二部分,最後以神的救恩作結,以色列民的更新,因有神的靈澆灌在他們身上。

卅八章與卅九章的預言是甚麼時候,在甚麼地方傳講的呢?一般來說是在被擄的時候,在被擄之地先知以西結所論述的。1但是由於「歌革」其名,引起不同之猜測。有人認為歌革是埃及受波斯宮廷中官員歌革的攻擊。「羅施」不是人名或地名,原意為「首領」(卅八2,卅九1),米設士巴又與雅完相提並論(廿七13),應為希臘地區,歌革就代表希臘。這樣說法,就將日期定為第五世紀,是在以西結之後。不屬以西結本書。2類似的主張卻有另一種解釋,認為「瑪各」是馬其頓的筆誤,在經文評鑑上應予糾正。3這樣說仍是希臘。

但是從文體方面分析,卅八章與卅九章是與以西結書其餘部分極為相似。在引言有耶和華的話,向地方或人物發言,也出現在十三章十七節及廿九章二節。「以色列的山」多次提說,「軍隊」一詞也在十二章十四節及十七章廿一節。以西結書的散文體裁很出色,這?卅八章及卅九章也有這特色。「我曾說過」(卅九5),類似的說法在廿三章卅四節,廿六章五節,廿八章十節。

文體之外,還有內容,也未必在以西結時代之後。例如以西結書廿三章應溯源於耶利米書三章六節起。耶利米提到北方來的威脅。以賽亞強調耶和華爭勝在聖地,都影響以西結。

本書卅二章十七節起,提起以攔、米設與士巴,在米所波大米的世界,是與亞述成為三大勁敵。這?再提到米設士巴,就應算為同時代,即以西結時代的世局。也許這是在波斯征服巴比倫之前。卅八章八節正反映那時的情況,可見時間不會在希臘的時代。

有兩個問題似乎必須注意的。在以西結書中,耶和華的審判還未臨到巴比倫。這?歌革是否就是隱祕地指巴比倫呢?耶利米書所提的北方應是巴比倫,那麼這是在以西結工作的後期,巴比倫的敗亡在望,以色列因此可以歸回,得疬復興。

另一個問題,這些預言如果是末事的,是否遙指將來?北方的威脅只是一個說法,未必專指巴比倫,可能還要指向更遙遠的將來,甚至包括希臘。那是要過了多日,甚至到末後的年(卅八8)。

這樣說來,卅八章至卅九章不一定與卅三至卅七章的復興連續的,也不與四十至四十八章連在一起。這是額外的,末事的,加插在這?只說明末後的戰爭,在以色列復興之前。以色列在波斯時代得以復興,以後還再有復興。以色列復興,都是末事的說明。



1 W. Zimmerli, Ezekiel II, 302 引述以下之經學家 Ewald, Hitzig, Smend, Haevernick, Bertholet, Kraetzschmar.

2 J. Herrmann, Ezechiel studien, 1908. G. Ho/lscher, Hesekiel, der Dichter und das Buch 1924; Drei Erdkarten; ein Beitrag zur Erdkenntnis des hebraischen Altertums. 1949, 54; C.C. Torrey, Pseudo-Ezekiel and the Original Prophecy, 1930, 96, note 37.

3 A. vanden Born, "E!tudes sur quelques toponymes bibliques," oudtestamentische Studien, 10 (1954) 197-214, esp. 197-201 ("Le pays du Magog").



(a)歌革瑪各的毀滅(卅八1-卅九20)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子阿,你要面向瑪各地的歌革,就是羅施、米設、土巴的王,發預言攻擊他說:」(卅八1、2)

先知受命向瑪各地的歌革說預言。「瑪各」在卅八章二節與卅九章六節提說,照創世記十章二節(代上一5),瑪各是雅弗的兒子。長子為歌蔑,是與歌革聯盟,是陀迦瑪之父(創十3),也是聯盟(卅八6)。瑪各與歌革相提並論,有音韻之美,也是有緊密的關係。歌革為瑪各之代表。4有人認為這就是巴比倫的別名。5但是亞甲文的「歌革」在語文上仍為不同,甚難解釋。有的以為是兩個字拼湊而成的:Magog=Manda and Gog, Manda 是北方的野蠻民族。6

歌革是來自北方的極處(卅九2)很有力的首領(「羅施」的字義),與他同盟的也都是在北方的極處(卅八6)。耶利米十分強調北方的仇敵(四-六)。在本章(卅八),從北方率領許多國的民,可見歌革聲勢的龐大(14節)。耶利米必指巴比倫,甚至約雅斤王也知道耶利米的預言所指:「巴比倫王必來毀滅這地,使這地上絕了人民牲畜。」(耶卅六29)有的學者認為這北方來的威脅,可能指西古提人。7也有認為是指瑪代人。8

在卅八章八節及卅九章二、四、十七節以色列的山,就與耶利米的信息不同,卻像以賽亞的預言,因為後者也常提,但重點不同。以賽亞書十四章廿四節,「在我山上」所踐踏的亞述人。神住在這山上。以西結論以色列的山,是人民居住的地方。在聖山敵人必被毀滅,這是以賽亞的錫安神學,錫安是神的山,必有保護。所以在卅九章九節起,敵人的武器必會毀壞,可見在神的山上必有勝利。以西結一定也受以賽亞這樣的影響。

這些仍未說明歌革究竟是那族人,還有甚麼淵源?在歷代志上五章四節,歌革是流便一族的、約珥的孫子。民數記廿四章七節的亞甲,在七十士譯本譯為歌革。阿摩司書七章一節的「蝗蟲」可作歌革。9歌革與蘇美里亞文為黑暗(gu{g),可謂黑暗的化身。10根據亞瑪挪信件(Armarna Letter, I.38),有一個地方稱為gago,近亞美利亞的邊境。在赫人的文字,歌革是指野蠻人。11也有認為在亞述北部有一地區稱為ga^gs,是在亞述巴比倫年表中列出。12

歌革在此處是一個首領的名字,是一個城巿的王 ga^gu在敘利亞北部山地好戰的人民領袖。13羅施如當作地名,應為他魯(Taurus)北部,稱為羅克薩拉尼(Roxalani),即以後的俄羅斯(Russians)。14

歌革是米設士巴的王,米設與士巴是在廿七章十三節為推羅貿易的伙伴。在卅二章廿六節為十分凶殘的國家。耶利米提到北方來的仇敵,卻未提出名稱。看來北方應在米所波大米平原,根據卅二章,應為亞述以攔,可能也應包括西古提人,他們都來自山地。照耶利米書五十章起,也應包括瑪代。

如果「羅施」是首領,而「王」也是君王或首領,所以「羅施」與「王」連在一起,就可譯為「首席領袖」(Chief Prince)。在北方有這聯盟,有許多小國,在這集團的組織,那歌革是首席領袖。

「主耶和華如此說,羅施、米設、土巴的王歌革阿,我與你為敵。」(3節)

先有傳信者形式,再有挑戰者形式:「我與你為敵」,神的行動已經宣告了。這是神刑罰的行為(五8,十三8起、20)。祂的行為是沒有拯救的目的。神對那些與以色為仇的,必當作仇敵,不必加以辯明。有關救恩的信息,在卅六章九節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這是末事的預言,因為歷史在最後的階段,必有敵擋神的,也是敵擋神選民的,起來作最後的掙扎,想擺脫神公義的刑罰。當他們無法逃避審判,就不惜孤注一擲,聯絡所有的叛逆者,作殊死的一戰。

「我必用癀子癀住你的⅕頰,調轉你,將你和你的軍兵、馬匹、馬兵,帶出來,都披掛整齊,成了大隊,有大小盾牌,各拿刀劍。」(4節)

耶和華先將歌革帶出來,容他作一些可怕的事。但是描述的,好像將野獸帶出來,是用癀癀住的,這樣就限制他的行動,參考十九章四節及廿九章四節。

調轉他,看他是否真的對付巴比倫,15或是只是將他帶回來,不許他再有甚麼行動。所以歌革雖是惡勢力,卻仍在耶和華的權下,不得恣意蠢動。

歌革出來的時候,是有馬匹馬兵(廿三6、12),全副武裝(廿三12),成了大隊(十七17及廿六7及卅二3)。

他們有大小盾牌,是防守的,刀劍是攻擊的,為的應戰,因為他們正從事極大的戰爭。

「波斯人、古實人,和弗人,各拿盾牌,頭上戴盔。」(5節)

波斯人也許是積極從事戰爭的,但古實與弗人都不是來自北方的,是否僱用的兵,或稱僱兵呢?但是他們儼然以戰士自居,披備軍裝武器。他們是屬於「這許多國的民」(6節),一同與歌革的軍隊前來,準備在大戰中來施行攻擊與掠奪。

古實為埃提阿伯,或衣匹比亞。弗人是彼底亞人(廿七10),他們都在南方,不是來自北方的。北方的是在下一節。

「歌篾人和他的軍隊,北方極處的陀迦瑪族和他的軍隊,這許多國的民都同疬你。」(6節)

歌革的兩個聯盟國,是歌蔑與陀迦瑪,都來自北方的亞美尼亞山區的地方。在廿七章十四節,陀迦瑪是推羅貿易的伙伴,在雅完、土巴、米設之後。他們用戰馬與騾子來交換推羅的貨物。照創世記十章三節(代上一6),陀迦瑪是歌蔑的兒子,為雅弗的後裔。歌蔑在希臘文學中為陰間的入口,沒有陽光照耀,是幽暗之地。16照亞甲文年刊記載,在八世紀末,他們自北方攻擊亞美里亞的王國,在第七世紀,遭西古提人從北方攻擊。呂底亞的吉家(Gyges)是當時的首領,這吉家可能就是歌革,以後終於陣亡,呂底亞就服在瑪代的權下。17

「北方極處」究竟是指何處?本書並未交代,那是無人知曉的罪惡淵藪,是仇敵的巢穴(耶四6,六1)。在以賽亞書十四章十三節,是神寶座的所在,詩篇四十八篇二節:鍚安山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華美,神是住在北方,是神祕之處。

「那聚集到你這?的各隊,都當準備。你自己也要準備,作他們的大帥。」(7節)

這些許多國的民都等候呼喚,他們可以立即聚集在歌革那?,他們隨時準備。你歌革也要準備好,作他們的大帥。「大帥」這樣譯法難免有些誇大,原意只為侍筢,為他們服務,並非統帥他們。在七十士譯本,「他們」作「我」,即歌革在神的管治之下,一切所作的,非但無法敵擋神,反而供神利用,成就神的目的。歌革實際在神的支配之下,成就神在歷史中的作為。這往往是以色列的信念,知道神在統管萬有,人無論如何聰明勇敢,仍拗不過神的旨意,因為世界的歷史是救恩歷史,神在歷史中要達成救恩的目的。

「過了多日,你必被差派。到末後之年,你必來到脫離刀劍從列國收回之地,到以色列常久荒涼的山上。但那從列國中招聚出來的,必在其上安然居住。」(8節)

過了多日,這到末後之年,在卅八章十六節有類似的話:「末後的日子」。這是末事,彌賽亞國度即將來臨,凡信實忠心的必得賞賜。「末後的日子」共有十四次出現在先知的著作中,有十次是在被擄之前,但是末事的用詞,與耶和華的日子相聯。此處以西結所提說的,有新的意義,著重在外邦的敗亡與以色列的救恩。

在這末事的意識中,時間與事件是十分重要的轉變。「過了多日」就直接了當指向將要發生的事。「末後之年」在此處幾乎是同義的用詞,表明最後的結局指日可望了,於是將要發生的事終於成為事實。

那些曾被刀劍所殺的人(卅七章),竟然復活興起。那時未受刀劍之害的,必可脫離刀劍。甚至原被刀劍所殺的,現在再不受威脅。以色列地早就喪失在外邦手中,現在可以收回。原被分散的民,現在都被招聚出來。於是這大缰以色列人得以歸回。

以色列早以成為長久荒涼的山,因為人民被擄四散,沒有人居住,成為荒涼,而且已經許久了。這是以色列山的羞辱(卅六24起)。但是現在人民都歸來了。以色列山不再荒涼,而成為十分興盛的地方。那些歸回的以色列人必在其上安然居住。「安然居住」在廿八章廿六節,卅四章廿五、廿七節起提說,這是救恩的實際經驗。

這是歷史的前景,伸張到遙遠的將來,但是從屬靈的遠見,那並不遙遠,甚至迅即來到。這是有事實的證明,因為歌革已與多國的民,如暴風上來,好似密雲遮蓋,這戰爭的風雲帶來可怕的訊息,因為殺戳即將發生,毀滅的事接踵而至,但是以色列復興的末事也就更加近了。

「你和你的軍隊,並同疬你許多國的民,必如暴風上來,如密雲遮蓋地面。」(9節)

歌革已逐漸趨近,如暴風狂雨,遮蓋地面,軍隊之多如密雲一般,來勢??。這正如耶利米書四章十三節所描述的:「看哪,仇敵必如雲上來,他的戰車如旋風,他的馬匹比鷹更快,我們有禍了,我們敗落了。」暴風也出現在以賽亞書十章三節:「到降罰的日子,有災禍(原意為暴風)從遠方臨到。」暴風必將災禍帶來。18

許多國的民,在六節已經提說,這些都是北方來的仇敵,除耶利米提說,以賽亞也提起(五26-29)他們前來侵犯,若沒有神的許可,是無能為力的。可見神的許可有祂在歷史中的目的(參考17節)。

有的解經家將卅九章一至二十節,插在此處,至卅九章二十節之後,才有卅八章十節起的經文。19但這樣安排有無必要,仍無結論可言。如果照疬原來的排列,經義上沒有差別,就不必任意轉換。

卅八章十至十三節,可解釋第二節先知發言攻擊的原因。歌革侵犯以色列,已經在以色列復興之後,他們攻擊以色列這聖約之民,主要是反對聖約之神耶和華。他們這樣敵擋,必惹耶和華的忿怒。

「主耶和華如此說,到那時你心必起意念,圖謀惡計。」(10節)

以傳信者形式開始,為另一分段,以補充上段(1-9節)的話。「到那時」,在那日,歌革又蠢蠢欲動,再來侵犯以色列的山。他們的動機是十分明顯的,因為看見以色列蒙拯救,知道自己的時候無多,所以再作一番困獸的掙扎。他們以為以色列人既已安居,似乎不再有防禦,無心應戰,是最好侵略的機會,所以他們圖謀的是惡計,蓄意陷害以色列。

「說,我要上那無城牆的鄉村,我要到那安靜的民那?,他們都沒有城牆,無門無閂,安然居住。」(11節)

歌革的惡計,是趁以色列人不防禦時攻擊。那時以色列人已經歸回,人口眾多,到處有人滿之患,也是一片興盛的情況,所以城巿不能有牆來局限,連城巿也成為無城牆的鄉村(除斯九19外,還有亞二8也這樣強調)。這些歸回的人不再建造城牆,好似尼希米在日後的努力,因為他們相信神保護他們,所給予的應許,所以這時間大約在主前五二○年,就是撒迦利亞書二章五至九節第三異象所領會的,耶和華自己成為火牆,給他們保護。但是在表面看來,好似沒有防禦。

以色列是那安靜的民,「安靜」一詞在十六章四十二、四十九節安靜或安逸,涵義並不完全相同。以色列本來不是好戰的民,他們愛好和平,不想再與外邦爭戰。歌革就以為可以乘虛而入。

以色列人已經從被擄之地歸回,安然居住,不必再防備被掠奪的事,但是安全與和平,仍是被歌革破壞。

「我去要搶財為擄物,奪貨為掠物,反手攻擊那從前荒涼,現在有人居住之地,又攻擊那住世界中間,從列國招聚,得了牲畜財貨的民。」(12節)

歌革侵犯以色列的目的在於掠奪。這?再描述以色列是怎樣不設防務的地方(8節)。以色列山曾一度長久荒涼,但現在再重建,有許多人口居住(卅六10、33)。人民已經從列國被招聚回來。但本節比第八節還有更多的敘述,因為以色列回來時,有許多牲畜財貨。在卅四章廿五節起與卅六章七節起,以色列地有神賜予新的福分,他們不再有經濟的匱乏了。

這?沒有提以色列的山,卻說「世界中間」,直譯是世界的肚臍,表明是在世界中心微凸的高阜。在本書五章五節論耶路撒冷:安置在列邦之中,列國都在他的四圍。此處是強調以色列在世界的地理位置。在士師記九章卅七節,亞比米勒的軍隊來攻擊示劍,是從高處下來。「高處」正可譯作世界的肚臍。在示劍近處有基利心山,正是中心地帶。20

在世界中間,中間或譯為肚臍,在語文方面可作「他怕」,因為語音相近(肚臍為Tabor)。21希臘的思想也有肚臍為四圍廣寬之地的說法。22猶太信徒還將亞當的說法與各各他的關係,從伊甸樂園至摩利亞山,再到錫安山似都有連貫性。23但是此處不提耶路撒冷,但其實是指這地。在四十至四十八章聖殿的山是屢次論述。歌革要在世界的中心作戰,是有決定性的意義。

「示巴人、底但人、他施的客商,和其間的少壯獅子,都必問你說,你來要搶財為擄物麼?你聚集軍隊要奪貨為掠物麼?要奪取金銀,擄去牲畜財貨麼?要搶奪許多財寶為擄物麼?」(13節)

貿易的國家有示巴(廿七22)、底但(廿五13,廿七21)、他施(廿七12),以及客商,都是廿七章的重複。

「少壯獅子」在此處似不大適合,除非著重那些商人如獅子那樣凶猛地抓食謀利。七十士譯本譯作「村莊」,指他施和村莊的客商,似乎較易解釋。

這些商人認為,如果歌革真可掠奪許多財貨,必有助於他們的貿易,所以他們反覆詢問,目的在於利益。這?重複的問題中,有許多用詞有同樣字根的,有諧意的,確有文體之美。

「人子阿,你要因此發預言,對歌革說,主耶和華如此說,到我民以色列安然居住之日,你豈不知道麼?」(14節)

從十四至廿三節,可有二段清楚的分法。「主耶和華如此說」這傳信者形式在此處及十七節,可見十七節起為另一分段。

在第一分段(14-16節),多以分析的方法,再看歌革攻擊的事。兩次提及我民以色列(14、16節),又有我的地(16節)。

歌革在以色列歸回之後安然居住的環境中來進犯,是令人憤慨的事,這豈不是歌革自己知道的麼?既然知道,又故意犯罪,他們是無法否認與推諉的了。

「你必從本地,從北方的極處,率領許多國的民來,都騎疬馬,乃一大隊極多的軍兵。」(15節)

這?都是重複第四、五節的話。這不是一國的侵略,是北方的仇敵,聯合來攻打,糾合大眾,是罪惡的計畫,企圖大事掠奪。

「歌革阿,你必上來攻擊我的民以色列,如密雲遮蓋地面,末後的日子,我必帶你來攻擊我的地,到我在外邦人眼前,在你身上顯為聖的時候,好叫他們認識我。」(16節)

先重複第九節,侵略的軍隊已雲集,攻擊以色列。「末後的日子」比「末後之年」在先知的文學中較為普遍提到末事。神許可歌革來攻擊以色列,看來好似是神將他們帶來攻擊。耶和華怎會容讓他們來攻擊祂的地、祂的民呢?這?就說出神的目的。神要藉疬審判歌革,而使普世列國萬民,都認識神的公義,祂的公義是聖潔,如火一般會燒毀一切的罪惡污穢,在歌革身上的審判,使神顯為聖潔。

參考的經文在二十章四十一節,廿八章廿五節,卅六章廿三節以及卅九章廿七節。神的聖潔,在保護祂的民、祂的地,在廿八章廿二節就說明,西頓受審判,是神顯為聖的目的。

這?首次提到,審判將臨到歌革,臨到北方極處的諸國。在外邦的審判,似都集中在歌革。這是最大也是最後的惡計,是罪惡勢力的總和,最後敵擋耶和華的行為,最後攻擊耶和華的民、耶和華的地方舉動。神非但不加阻止,好似容讓他們,且帶他們來,但是後果是他們自行負責的,無可推諉。

「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在古時藉我的僕人以色列的先知所說的,就是你麼?當日他們多年預言我必帶你來攻擊以色列人。」(17節)

歌革來攻擊以色列,是以色列必須面對的最後仇敵。先知們早有預言,而這些預言現在就應驗了。「我的僕人以色列的先知」只在以西結書有這樣的稱呼。列王記下九章七節及十七章十三節有這樣的稱謂:「我僕人眾先知」,沒有提以色列的先知。耶利米書屢次說:「我從早起來,差遣我僕人眾先知」(廿六5,廿九19,卅五15,四十四4)。「從前的先知」(亞一4),就是這?所說的「古時」。可見這是耶和華長久的心意,祂一直藉疬眾先知將審判的事警告世人,促他們儘早悔改,歸向耶和華。耶利米(四5-六26)、西番雅(一14-18)一直警告敵人侵略的罪惡,雖然沒有指出敵人是誰。他們不能稱是古時的先知,「古時」若譯為「先前」可能更清楚說明,甚至在以西結書也有較早的預言,在十六章、廿三章及卅四章。

多年的預言,現在已實際地應驗在歌革,歌革應該明白,若不及時悔改,停止攻擊以色列,就必遭神公義的審判。

「主耶和華說,歌革上來攻擊以色列地的時候,我的怒氣要從鼻孔?發出。」(18節)

「當那日」在原文中是在前端,中譯本只用「……的時候」,就沒有那麼有力。這日是攻擊以色列地的日子,以色列山在卅八章常用,但此處提以色列地,這兩者應有同樣的意義。

現在耶和華不能再容忍,祂的發怒,以一種擬人說法,好像人一般有熱氣從鼻孔?發出,七十士譯本為避免這樣說法,就省略「從鼻孔?」,只說,「我的怒氣必定發出。」或作「我在震怒中大發雷霆。」

「我發憤恨和烈怒如火說,那日在以色列地必有大震動。」(19節)

憤恨與烈怒常連在一起。憤恨也可譯作嫉妒,曾在卅五章十一節對以東的憤恨與烈怒,烈怒的火在廿一章卅六節,廿二章廿一、卅一節都曾提說。耶和華乃是烈火,要燒毀一切的罪污。

這是神在烈怒中宣告,在「那日」,必有地震要發生,使先知震驚(十二18),使死人的骸骨互相聯絡(卅七7),地震的時候,耶和華必然顯露,可說是可怕的景象,顯明耶和華的大能。

這是震動的響聲,是推羅侵略者的擾亂(廿六10、15),是推羅傾覆的聲音(廿七28),是大樹墜落的響聲(卅一16)。這?描寫震動的聲音是使大地改變,是神的干預。例如尼羅河會乾涸(卅二7起),星宿都會變為昏暗。城牆倒塌,海浪激沖推羅的島(廿六3、19)。推羅的船隻也都打破了(廿七26)。地震的事往往是末事的情景(珥二10,三3起,四15)。24在本書第七章描述耶和華的日子也是這樣。被擄歸來之後,先知哈該還傳末事的預言,因為耶和華施行救恩,地必大為震動(該二6、21),耶利米書四章廿三至廿六節以及阿摩司書一章一節都提地震以及必有的後果。25

「甚至海中的魚,天空的鳥,田野的獸,並地上的一切昆蟲,和其上的眾人,因見我的面就都震動。山嶺必崩裂,陡巖必塌陷,牆垣都必坍倒。」(20節)

在歷史的審判事件,會影響自然界一切的生態,一切動物都會驚懼,所有的萬物都受影響。26耶和華日子宣告後一切都失常態,是以賽亞書二章十二至十七節所描述的。「見我的面」也可譯作「在我面前」,在耶和華審判官面前,誰也站立不住,甚麼也無法不受驚動。這耶和華的日子,必有末日的戰爭,人會何等的懼怕,尤其是歌革的軍隊更受驚非常。在廿六章十六節:他們都在驚駭中發抖。正如士師記七章廿二節描述基甸攻打米甸人的情況。27城外的山嶺與岩石全都崩裂塌陷,城內的牆垣,或是城牆或是居屋的牆也都倒塌。神的審判將一切毀壞得那麼徹底。

「主耶和華說,我必命我的諸山發刀劍來攻擊歌革,人都要用刀劍殺害弟兄。」(21節)

在諸山之上,耶和華坐疬為王。祂是審判的神,祂甚至發動自然界一切起來攻擊這敵人歌革。諸山怎能發刀劍呢?可能使諸山倒下,執行殺戮的事,山崩必使災害臨到多人,使他們死亡滅絕。

在天災之外,還有人禍。人們彼此殘殺,弟兄間也有殺戮的事。

「我必用瘟疫和流血的事刑罰他,我也必將暴雨、大雹與火,並硫磺降與他和他的軍隊,並他所率領的眾民。」(22節)

瘟疫與流血是戰爭的特徵,可在五章十七節及廿八章廿三節有清楚的解釋。自然的現象加禍患給他們。有暴雨、大雹與火。在別處提到冰雹(賽廿八2、17及該二17)。大雹只有在此處提及,在舊約中沒有別處用這字。

這?還提硫磺,那是滅所多瑪、蛾摩拉的審判(創廿九2、14及賽卅33)。現在這一切都為刑罰歌革與他的軍兵,他們在神的審判之下。

「我必顯為大、顯為聖,在多國人的眼前顯現,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23節)

耶和華的目的是要普世的人都認識祂。這?有三個動詞,都說明神自己的行動(Reflexive verbs):高犱(顯為大),成聖(顯為聖),啟示(顯現)。顯為大是祂要在萬有之上,因為祂本來就是超越的神。「顯為聖」在十六節已經提到,祂是神,自行成聖,也使屬祂的人分別為聖。顯現是將自己啟示出來,好使人們認識。

神必得勝北方的仇敵歌革,因為祂必保護以色列地與以色列民。以色列沒有城牆,卻蒙神的保護。歌革的牆垣卻倒塌,他們完全敗亡,神可用歷史的因素,擊殺祂的仇敵,祂甚至也用自然界的一切,成為審判的工具,刑罰罪惡的列邦。神是輕慢不得的,何況祂是超越大能的神,祂向世人顯現,無人可以漠視祂的公義。──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以西結書》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26Ezek/26CT38.htm
新增日期: 2008/03/06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以西結書第38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