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3月29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AI新書出版》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阿摩司書第三章注釋

阿摩司書 第3章

承擔惡果(一)(三1∼8)

  作者在第一、二章先後向列邦各族發出神的判語,第三至六章他將對象集中於以色列(北國)身上。

 .引言(1∼2)──先知提綱挈領的宣告以色列受罰的原因:

  1. 蒙救之民:他們乃神自埃及救出來的民族,在救贖及引領的過程中,神親自作他們的帶領者及賜恩者,這從他們的歷史角度看是無可否認的。

  2. 獨選之民:神沒有將揀選的恩典給誰,惟獨賜給以色列民,這是他們被追討罪孽的原因。

  這正好作為猶太選民歷史的一個注腳。

 .以色列國遭遇的譬喻(3∼6)──阿摩司以七個比喻作為例子,指出以色列受罰的無可避免。正如因果之關係,「若非」、「豈能」是這?的表達方式,像一下、一下的擊在聽眾的心上,只望他們肯回轉悔改,歸向神。

 .先知信息的肯定性(7∼8)──接下,先知強調他宣講信息的真實性,因他只是站在神僕人的身分,傳講從神而來的信息,並且乃不得不傳的(8下)。藉此讓我們重新一次思想神對罪的懲治乃必然,任何人(甚或神特別揀選,又用大能之手從埃及救出的以色列人)若犯罪,受刑罰是肯定的,這是阿摩司先知的信息。

  雖然我們今日均得以成為神的兒女,面對這位既慈愛又公義的神,我們怎能不更謹慎的生活,免陷在神的忿怒之中。

祈禱 我是從繝蒙恩的人,但願我不會對繝忘恩負義。

承擔惡果(二)(三9∼四3)

  撒馬利亞城是本段的主角,阿摩司指出在它?面的罪惡及將受的災禍。作為以色列的首都,撒馬利亞的罪行正是全國的縮影。

 .以色列所行的惡:

  1. 強搶豪奪(三10)──這未必是真正的搶掠,因為當時統治階層及富商巨賈壟斷以色列國的經濟,以剝削、壓榨的手法聚斂錢財,引至貧富差距極嚴重,窮人雖汗流浹背,也不得糊口。富人則囤積居奇,引至物質生活所需極為匱乏。

  2. 奢華逸樂(三12下、15)──「床角」的意義不明顯,有謂象徵撒馬利亞山的政治地位,或寓指舒適的所在,正像「礇花毯」的榻。「過冬、過夏」的房屋明顯指他們生活的享逸;「象牙、高大」的房屋形容住所的輝煌。

  3. 偏向偶像(三14)──伯特利是以色列國敬拜偶像的中心,當年耶羅波安為使以色列人不到耶路撒冷敬拜,而在但與伯特利立牛犢之像作敬拜(參王上十二28∼29),而這也成為以色列國陷在罪?的因由。

  4. 欺壓窮乏(四1)──先知以巴珊母牛形容那些肚滿腸肥的尊貴婦女,她們也一樣的偏行享樂與強權之路。

 .以色列的刑罰:他們要承擔因惡行而來的刑罰,包括遭受外邦踐踏與毀滅(三9∼12);宗教、享受生活之喪失(三13∼15);被擄掠為奴(四2∼3)。亞述王曾以鉤以繩牽帶以色列人離家他遷,慘受家破國亡之苦。

  倘若以色列人要承擔罪的果實,一切犯罪的人也必要為他們所行的付上代價,這是絕對可信,又真實的。

祈禱 求繝使我藉當日發生在以色列國的惡行,反思今日社會的情況;保守我不要成為其中一個行惡者。──《新舊約輔讀》



上帝發命令(三1-8)

我們從現在開始,進入阿摩司書的第二個大部分,從第三到第六章。第二部分是比較分散的,不像第一部分,由對各國之曉諭組成,在主題上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它是由一些先知的曉諭或者講話集合而成,很多都是摘要形式的。總和起來,這些章節提供阿摩司傳道的綱領性主題。

前八節包含兩篇信息,也許開始是彼此獨立的:(甲)第一至二節,和(乙)三至八節。每一篇信息從不同的角度提供先知工作的背景和目的。它們是對以色列的聽眾講的,引發他們去明白為甚麼阿摩司必須這樣豫言,和他的豫言的內容是甚麼。

(一)以色列蒙揀選。阿摩司說話的對象──以色列人被描寫為:『全家都是我從埃及地領上來的。』(1節)這樣簡短的一句,概括了上帝解放他們的歷史和上帝的目的。這個民族曾經長期在鄰國為奴隸,他們本來是沒有希望、沒有前途的,但竟然被從奴隸的枷鎖中解放出來,這完全因為上帝『認識』以色列人特別深(見2節);也就是說,祂特別愛他們,揀選了他們,因此有這樣特別憐憫他們的行動。

在這開頭的曉諭中,當所有上帝恩惠的話語說完之後,卻以一句非常特別的話作為結束:『我必追討你們一切罪孽。』(2節下半)這句話的力量從上下文可以看到。上帝揀選以色列人,沒有給他們許多特權,而只有目的。這個國家沒有犯罪的許可證,只是接受一個特殊的命令,為公義而生活。因此,先知宣佈上帝的刑罰迫在眼前,並把這個追討以色列的罪孽放在回憶過去的特權之上下文中,這樣更具有戲劇性。以色列接受了上帝的特權,但忽略了上帝救贖他們的目的。所以阿摩司先知被差派去宣佈上帝對待以色列的歷史之新篇章。

在耶穌關於主人和僕人的比喻中,清楚地宣佈了阿摩司傳道的序幕中所包含的意思:『多給誰,就向誰多取。』(路十二48)以色列得疬了很多:從奴隸枷鎖中被救出來,與上帝有特別的關係,和應許之地。這樣大的恩賜,必然有大的要求:愛上帝並事奉祂,成為聖潔的國家,在世界各國中代表上帝的公義;但沒有一點以色列做到。在先知看來,只有這個國家的罪孽是清楚可見的,因此,他必須宣佈審判的來臨。

要以色列人把握上帝揀選他們的目的和他們應負的責任之間的關係,是不容易的。因為過去的特權有一種麻醉作用,它令人敏銳的感覺遲鈍,模糊了事奉的心志。對於教會和她的會友來說,從以色列人的那種失敗中逃脫出來,更是不容易。認識到我們也已蒙了救贖,我們也有與上帝的特殊關係,上帝給了我們可供生活的『應許之地』,所有這一切(恩典的記號)是這樣突出,而我們承擔的責任,卻是那樣微小。但『多給誰,就必向誰多要。』

(二)先知的使命。第二個引論信息(3-8節)顯明了阿摩司的使命之『起因和效果』的特徵。先知用了一系列的比喻,這些大多數都由自然界得來的,這個自然界是先知故鄉的背景,為他所熟悉。每一個比喻都說明某些事件之間的關聯。他的語言注重修辭和說服力,而不注重思想和邏輯。可以想像當兩個人走在一起的時候(暗指在危險的曠野),他們這樣做是豫先約定的。此時在森林?的獅子兇惡的吼叫疬,表示牠猛撲到獵物。藉疬這類比喻,阿摩司強調起因和效果之間的關係。所有的比喻都是他的聽眾真實知道的;鳥不會掉進網羅中,除非設圈套抓住牠。先知的目的是藉疬簡單的比喻,去使聽眾得到一些知識,這樣他們便能明白他最後所指的,其高潮是:『主耶和華發命,誰能不說豫言?』(8節)

當獅子吼叫自然引起那些聽見的人害怕,照樣,耶和華的話,必然要求阿摩司說豫言。但是先知說的並不是平平淡淡的,而是有強烈的迴響在他話音?。獅子吼叫喚起人們驚慌害怕,暗指上帝的話也要同樣引起恐怖戰兢。一種比喻的因果關係,豫告了一種危險:『災禍若臨到一城,豈非耶和華所降的麼?』(6節下半)從自然界獲得的相似性,突然能夠很嚴謹地用在上帝掌管國家和社會方面去。

但是先知開始傳道的第二個最突出的地方,是關於阿摩司回應上帝呼召的單純樸素。這不是說他在聽到上帝呼召時,沒有經過一番個人思想深處的掙扎;只是我們對此一無所知。我們只知道當上帝呼召他,阿摩司就答應;上帝發命,阿摩司就說豫言。這樣,阿摩司成為豫備遵行上帝旨意的模範。

撒瑪利亞之罪(三9-15)

撒瑪利亞是北國以色列的首都,它是暗利王和他的繼承人亞哈,在公元前第九世紀建成的。這座城建造在山上,高過四周平原約三百尺;而四周的平原又被其他的山包圍疬。環繞疬這座城市的是堅固的護城牆,城牆內有暗利和亞哈建築的華麗的宮殿。這一座城市留給參觀者一種既強盛、又富裕的印象。但當阿摩司來到這?的時候,他的看法完全不同。在這幾節經文中,我們摘要獲得他的三點濃縮的信息,每一點都提供我們一些先知在這座城中傳道的不同見識:

(一)撒瑪利亞的要塞(9-11節)。就像一個王差遣他的使者到鄰國,阿摩司以一個被差遣到埃及和亞實突的使者的身分說話。(注意:英文標準修訂本把亞實突譯為亞述,可能是根據七十士譯本,或者希臘譯本。而亞實突在希伯來原文中,事實上是指一座靠近埃及邊界的非利士城鎮。阿摩司在這?指的是這座城市而不是亞述國。譯者注:中文和合本無此問題。)一些好比信差的人,被特別遣往鄰國的要塞,在那?他們宣佈說:遠方的部隊已聚集在畏塞四周的撒瑪利亞平原,等候觀看非常的事件。

外國的使者考察了撒瑪利亞要塞,發現它外面看來雖有強大兵力,而?面卻是混亂和無秩序。『城中有何等大的擾亂』(9節下半)可能指醉酒和狂歡放蕩;『欺壓』則無疑是指不義和剝削的行為,即阿摩司在前面(二6-8)己經提到的。考古學家發掘撒瑪利亞有一些非常大的儲藏室在宮殿複雜的結構?;也許先知嘲笑這種結構,所以說撒瑪利亞人積蓄『強暴搶奪的財物。』(10節)

這個景象好比一個大的鬥技場面,在台階上的撒瑪利亞要塞的守筢,面對疬的是外國的軍隊。觀察者所看到的,一定令他們這些軍人感到震驚,要塞的城牆,由於內部的腐敗而失去保筢能力,於是比喻中的台階斷裂,有一個聲音(上帝的聲音)宣告說:這地將被包圍,抵抗的力量將被解除,要塞將被掠奪。

這是一個戲劇性的場面,用語言加以描繪,形容一座城市防範外來的敵人,而內部不知道真正的敵人在城內;這個內部的敵人使得它變得軟弱無能,因此不堪外部敵之一擊就失敗了。這些對撒瑪利亞的領袖說的話,簡要地宣佈即將來到的毀滅;沒有號召他們悔改,雖然先知的臨到和宣講已有這含意。但是阿摩司的話可以用來警告我們去考察我們所有的要塞。如果內在的生命已軟弱和腐敗,再大的牆也不能保護其安全。

(二)撒瑪利亞的毀滅(12節)。前面宣佈撒瑪利亞的要塞將要被掠奪,現在藉疬指出整座城市將要毀滅來進一步加強說明。

基於阿摩司的牧羊經歷,現在可以用來指明撒瑪利亞將來的毀滅之情形。先知原來有許多牧者,在提哥亞多草牧場上為他放牧。每一個牧人都有一定數目的羊隻在他看管下。如果羊丟失,是可能被數出來的。特別是當羊被獅子撕食時,牧人要帶被殺羊隻的殘餘部分,或者無肉的耳朵,或者是留下的骨頭,以便證明牠被野獸撕裂(參創卅一39)。

阿摩司以此應用到撒瑪利亞,略帶有挖苦的意思。被獅子撕裂的羊隻殘餘部分甚少,只有很小一點無用的東西。阿摩司說這就是撒瑪利亞人將要『被救回』的樣式!(第12節的後半部分所指的『床』和『榻』,是非常難翻譯的,關於它們準確的意思尚不清楚。然而英文標準修訂本相當清楚的譯出這節大概的意思。)撒瑪利亞後來的毀滅,就像阿摩司宣佈的那樣,完全應驗了。(在亞述王於公元前七二二年的入侵中實現。)

(三)祭壇和家的毀滅(13-15節)。現在重點落在進一步擴大撒瑪利亞的毀滅:祭壇,毫無疑問曾經提供異教徒在上面獻祭,將會被毀滅。(注意:關於這段經文中所提到的伯特利,到底是指一個神的名字,或者指以色列的聖地伯特利,尚有爭論。)過冬和過夏的房屋是有錢的人之海濱住宅,雖然它們有富足的象徵,但在審判之日卻不能提供安全。『象牙的房屋』是以很多象牙鉗鑲裝飾的建築物(見王上廿二39)。考古學家發掘撒瑪利亞,在一間儲物室中發現二佰件象牙裝飾物,證明在阿摩司當時或者以前,該城市的富裕程度。但所有富貴和權勢,在審判的日子臨到時,將成為這座城市的諷刺。──《每日研經叢書》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30Amos/30CT03.htm
新增日期: 2008/03/08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阿摩司書第3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