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4月19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AI@教會 免費講座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西番雅書第三章注釋

西番雅書 第3章

自食惡果(三1∼8)

  先知一開始已痛斥猶太人的罪惡,現再次嚴厲地指控他們,他們必因罪而親嚐惡果。

  有關他們的罪,先知很清楚地指出;但值得我們留意的,是整個「城」都犯罪,而首領,審判官、先知、祭司等也是同謀。整個耶路撒冷沒有一個善良的人,怎不叫人嘆息。神揀選、栽植祂的選民,但他們卻偏離正道,神怎會不傷心難過呢?同樣,我們得蒙神的恩典,在主耶穌?承受救恩,我們又是否過一個討神喜悅的生活呢?當神要給我們評語的時候,我們可以得到甚麼分數呢?猶大人的不忠不義,只招致神的震怒。

  「先知是虛浮詭詐的人」、「祭司褻瀆聖所,強解法律」,這是多麼可怕的形容,他們本應為聖潔的神僕,但竟然所行出來的卻是相反,實在看到罪惡的勢力何等大。但親愛的弟兄姊妹,別怕罪惡的力量,只要在神?面,我們必可安然居住,這是我們可確信的。

  第6節先知以第一身的方式代神發言。神以列國因罪已遭懲罰提醒百姓,期望他們從罪中回轉,免去同樣的結局(7)。神的心意絕不願選民遭災,不論何時,只要人願意回轉歸向神,遠離罪惡,神必施恩。

祈禱 神啊,繝是至公義的主,但卻向人忍耐,期望人脫離罪。現在求繝察看我的行為與內心,看看有沒有罪惡潛存,若有,求繝光照我,使我知罪悔罪,並且得疬繝赦罪的喜樂。

神默然的愛(三9∼20)

  這一段經文與前面的經文有很明顯的分別,好像陰霾全消、陽光普照。因此,先知所見的,應是末後的景像,世界得以更新,神的愛廣賜萬民。

 .罪惡不再存在(9∼13):「萬民、以色列」一同棄惡歸善,謙卑的事奉神。當世人一同敬拜、頌讚神的時候,那是一幅多麼美麗的圖畫啊!

 .末後的樂境(14∼20):那時:①刑罰除去,仇敵趕散;②災禍不再;③惡人受罰;④疾病痛苦盡除;⑤被擄者得釋放。這一切,正好為在困苦中的百姓帶來曙光,故此有解經家認為比段乃被擄後期所作,被加插於先知言論之後。然而,我們相信先知在神感動之下,預見末後復興的景象,以為百姓的安慰。這一切的實現,有待主耶穌再來作王之日,但這成為基督徒過得勝生活的動力與盼望,使我們勇敢地為神而活。

  「為無大會愁煩」(18),原指大會中止不能再守,而生發愁情,因為再無法守節聚會。有這情感的人是有福的;相反,我們看到太多人聚會時愁煩,因無聚會而雀躍,實在與我們應有的態度大相逕庭,深深值得我們反省檢討,從而尋求神的赦免,再警醒己心,因聚集敬拜而歡樂。

  西番雅書雖然只有短短的三章,然而卻將神的性情刻劃得淋漓盡緻,筆者期望每一讀者在這個罪惡橫行的世代中,堅定自己的信心,遠離惡事,以事奉神為最大的福樂。

祈禱 求繝使我省察對繝的虧負,從今立志以榮耀繝為生命的方向。──《新舊約輔讀》



? 譴責耶路撒冷及其要得的福分 三1∼20

  這一大段中有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又可劃分為兩小段,就是在1∼7節中,再嚴厲的譴責耶路撒冷城,特別是城中的首領、審判官、先知和祭司等領導階層的人,然後在第8節肯定地指出,上主要招聚列國萬民來,毀壞耶路撒冷以成就懲罰的預言,第二部分亦可分為兩小段,就是9∼13節的「必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及14∼20節的「歡呼頌」。

一 耶路撒冷的罪過 三1∼8

{Section:TopicID=372}三1

  悖逆 原文這字固可作「背叛忤逆」解,正如耶五23所作的,但亦有「可憎污穢」之意,像鴻三6所說的。大概為後者的緣故,現代中文譯本將它翻成了「腐敗」。原文的實在意義,乃是指人不遵從上主的旨意,其行為和居心,都像令人憎惡的惡臭一樣。

  污穢 原文是玷污的意思。主要的是指人被血玷污、被罪孽玷污(見賽五十九3;哀四14),和被偶像玷污(結廿三30),以致成為不潔(Polluted),而要人向他們喊疬說:不潔淨的,躲開!躲開!(參看哀四14、15)。現代中文譯本翻成「叛逆」是錯譯。

  欺壓的城 這句話若按原文來讀音,會成為「約拿的城」。約拿的原義是鴿子,但不是指耶路撒冷為一個和平如鴿子的城,乃是表明它在隨從邪惡的事上,單純得像鴿子般的無知。但在字源上,欺壓這詞的字根,是來自欺侮和壓搾的(參看耶六6)。

  有禍了 見前面二5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352,Name=二5}。

{Section:TopicID=373}三2

  他不聽從命令 命令在原文是「聲音」。希伯來文「不聽從聲音」的意思,是不順服上主的話的含義。這上主的話,當然是指藉疬先知所宣告的。這點,在耶七23∼28有很清楚的述說。

  不領受訓誨 訓誨的原文是管教(如現代中文譯本所譯的),或懲治(如耶二30,五3所譯的)之意。先知在這?所說的。當然也包含猶大沒有接受北國以色列因叛逆上主而被罰遭擄的教訓(參看耶三6∼11)。

  不倚靠耶和華 倚靠在原文是信靠、倚賴的意思。信靠上主,倚賴他的救恩(參看詩七十八22)是選民的唯一指望。無奈耶路撒冷卻忘記上帝,倚靠虛假的偶像,正如西番雅同時代的先知耶利米所指責的(見耶十三25)。

  不親近他的上帝 詩人證明:「我親近上帝是與我有益的。」(詩七十三28)而耶路撒冷卻不親近上帝。宗教的秉性原是銘刻在人心的(參看羅一19、20,二14、15),不親近上帝必然是傾向於假神。這也就是當年耶路撒冷的實況。

{Section:TopicID=374}三3

  他中間的首領 中間的原文和前節的親近源出於同一的字根,其含義是在內面的,極為親切的,耶路撒冷既是上帝的城,它?面的首領,照理應當是親切的就近上帝,滿有上主的形像的,首領的釋義請參看一8節。

  是咆哮的獅子 獅子咆哮是在攻擊或取食的時候。這句話是形容耶路撒冷城中的首領,搾取貧寒人,正如以西結先知所說的:其中的首領彷彿豺狼抓撕掠物,殺人流血,傷害人命,要得不義之財。(結廿二27)。

  他的審判官是晚上的豺狼 這句話中的「晚上」,在譯經和釋經上都有頗大不同的意見,因為這詞的原文,在相同的字根中有三個不同的來源。頭一個來源可把它翻成「陌路」;第二個來源可譯為「曠野」或像七十士譯本的翻法,譯成「亞拉伯」,和合本在耶利米書五7的「晚上的豺狼」句中,亦在「晚上」之下用細字註明「或作野地」;第三個來源出於亞拉伯文的「烏黑」或「烏鴉」,而引伸為「晚上」。現代的希伯來文亦作「傍晚」或「晚上」解。因為下面一句有「早晨」的字眼,故此譯為晚上是較近原意的。豺狼是在晚上出動找食物的。傍晚也正是豺狼饑餓的時候。全句是形容耶路撒冷城的審判官、像傍晚饑餓的豺狼一樣想吞吃人。

  一點也不留到早晨 原文是啃骨到早晨,連一點碎渣也沒有了的意思。

{Section:TopicID=375}三4

  他的先知是虛浮詭詐的人 按聖經所載,最早被稱為先知的是亞伯拉罕(見創二十7),但以人的生活作為上主發言人的先知,是以摩西為開始(申十八15∼19)。舊約雖有口述的先知(如拿單、以利亞、以利沙等)和著作的先知(如以賽亞、耶利米、哈巴谷等)之別,但他們必須是真實的以生活言行來傳講上主旨意的人。可是,現在西番雅卻指出,耶路撒冷的先知,都是虛浮詭詐的人,意思就是說:他們是假先知。「虛浮」在創四十九4翻成「滾沸」,耶廿三32則譯為「矜誇」,這意思是很明顯的,就是那些假先知所講說的,並不是實實在在的按上帝的旨意傳講,乃是為圖謀財物而妄言平安了、平安了;其實卻沒有平安。「詭詐」在耶三11則翻成「奸詐」,是形容當世代耶路撒冷的先知之敗壞,不嚴肅的傳講上主要臨到他們中間的刑罰。

  他的祭司褻瀆聖所 祭司的職責,除了獻祭、代禱、祝福等事奉上帝和服務百姓各事項外,尚有按照律法書,教訓百姓,使他們能分別聖俗、潔與不潔等(參看結廿二26)。「褻瀆」的原文字根,有破壞或刺透的含義,特別是毀壞了屬於上主的神聖事物。「聖所」的原文只一個「聖」字。因此可解釋為聖所或聖物。從上下文的文氣來看,這?若解作聖物,正如結廿二26所譯的,似較妥切。

  強解律法 「律法」原文所用的,是「妥拉」。此字固可作「教訓」解釋,亦可指誡命,律法書或一切在禮儀上、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律例。祭司原有責任為百姓解釋一切律法上的疑難,可是,當年耶路撒冷的眾祭司,卻為自己的利益疬想,而歪曲律法的意義。

{Section:TopicID=376}三5

  耶和華在他中間是公義的 「耶和華」見一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315,Name=一1}。「在他中間」參看三3。「公義」並不單指合情合理的人的標準,乃是上帝在其聖潔中為全人類屬靈屬世的益處之要求。這要求,是以道德律,就是十條誡為準則。上主既在耶路撒冷的?面,他就要按自己的旨意行事,這樣就使先知的虛詐無所遁形,祭司的污損和曲解也不能卸脫責任。

  斷不作非義的事 這不單像詩九十二15所指的,上主是正直的,亳無不義的,也是說明上主絕對不會做出非義的事,像前面第3、4節中所提的首領、審判官、先知和祭司所做了的。

  每早晨顯明他的公義,無日不然 這是指出上主不斷對人間事務的關切,甚至於干涉,藉使人得知他的旨意。「每早晨」原文是疊詞,即「在早上,在早上」,意思是「個個早上」。

  只是不義的人不知羞恥 不義的人的心腸竟然剛硬到完全不知慚愧為何物的田地,對上帝的報應和懲罰亦甚至無動於衷,真是可悲可恥(參看二1註釋{LinkToBook:TopicID=345,Name=二1})。

{Section:TopicID=377}三6

  我已經除滅列國的民 這是上主直接的講話,而不是先知在陳說。原文可直譯為「我已經鏟除列國」,或「我已經消滅萬民」。這是將列國萬民的興衰隆替,來向猶大和耶路撒冷作警告:那些曾經興起不可一世的列強,因為驕傲和不義,都已敗落了。這就是上帝對待世人的模式。

  他們的城樓毀壞 「城樓」見本書一16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340,Name=一16}。這句話不單表達與上帝為敵者,無法抵禦神的作為,也是接續本節前句,證明強國的敗落。

  我使他們的街道荒涼 重複敘述列國被剿滅後的景況。

  以致無人經過 重複並加強描述荒涼的情況。

  他們的城邑毀滅 這是不聽從上帝者的必受懲罰之一(參看利廿六27及以下,特別是31節)。

  以致無人,也無居民 這宣告,正如本書二5對基利提族人所說的一樣。

{Section:TopicID=378}三7

  我說,你只要敬畏我 「只要」翻得沒有原文的「必然」之傳神。「敬畏」的原文有畏懼的含意。這句話是表示上主在心目中,認為他已將列國遭毀滅的事擺在猶大的眼前,猶大「必然」會敬畏上帝,不致重蹈列國的覆轍了。

  領受訓誨 他們必然會接受教訓了,(參看伯卅六10,及番三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372,Name=三1})。這是接續前句的「必然」的。

  如此,你的住處,不致照我所擬定的除滅 原文直譯應是:「這樣他的住處不被鏟除,照我向他所定的一切(旨意)。」中文在人稱方面的改正是對的,但原文可能是先知在傳話之中,一時又直敘上主對聽眾要說的話,一時又講述上主對他自己訴說的情景。這句話和以下有些語句,就是為這人身稱的問題糾纏不清,所以有些人便認為是後人闖加的跡象。

  只是你從早起來,就在一切事上敗壞自己 「從早起來」的原義,是要表達殷勤,或做得更加厲害的意思(英文標準修正譯本就是這樣翻法)。「你」的原文是「他們」。故此,這句話的實意乃是:他們卻事事都做得更加為害自己!

{Section:TopicID=379}三8

  耶和華說 見本書一2註釋{LinkToBook:TopicID=319,Name=一2}。

  你們要等候我 「等候」有「盼望」的涵義。原文這句話的開端,還有「所以」的字樣。所以你們要等候我,因為存疬這種有盼望的心等候上主的,都是有福的(參看賽三十18)。

  直到我興起擄掠的日子 「擄掠」原文是「掠物」。這句話是要求對上主有信心的人,耐心地等候,直至上主把列國萬邦,作為掠物地懲罰的時候之到來。七十士譯本把「掠物」原文母音 a 讀為 e 而成了「見證」,而將這句話翻為「直到我興起作見證的日子」。譯法雖然不同,仍可表達上主要施行審判的原意。

  因為我已定意招聚列國 招聚列國的含意,是為要施行審判的意思(參看珥三2及結卅八14∼23)。「我已定意」的原文是「我已判決」,意思是無可改變的。

  聚集列邦 七十士譯本在此翻為「使眾君王聚到我面前來」,是錯譯。「列邦」原文固和「君王」同一字根,但原文在此所用的是陰性複數,應指「眾國度」,就是列邦而非君王。這句話是接續前句的上主已決定要召集萬國萬邦到他面前來,接受審判。

  將我的惱怒,就是我的烈怒,都傾在他的身上 「惱怒」的原文是含有傲慢或狂傲的意思(何七16就譯為「狂傲」)。這詞在此處是表明上主要以這種狂傲的態度,對待那些他狂傲的人。「烈怒」原文是兩個字,頭一個字是形容詞「燃燒疬的」,第二個字的本義原是「鼻子」,從鼻子喘氣出來就表示怒氣。因此整句話是表示上主要以狂傲的,正在燃燒疬的怒氣,傾倒在招聚前來的萬國列邦之上。

  我的忿怒如火,必燒滅全地 這句話可參看一18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342,Name=一18}。「燒滅」原文直譯是「吞滅」。

  這節經文用了三種不同的字詞來表達上主之「怒」,就是惱怒,烈怒忿怒。這三種字詞都表示疬上帝怒氣之大,無可挽回:第一種是以狂傲對狂傲的怒;第二種的怒,原文本來是最普通的,但卻加上了一個「正在燃燒疬的」形容詞,所以成了烈怒;第三種怒既然是一種嫉妒的「忌邪的」怒,就成了妒火中燒,無法止熄,所以必燒滅全地。

{Section:TopicID=380}三1∼8

  這段經文可分作三部分來撮述:第1∼5節縷述耶路撒冷是個腐敗,不潔和欺壓貧困的城,禍患將要降臨其中。因為它不順從上帝藉先知所傳講的話,也不領受教訓;不倚靠上主,也不親近真神,相反的,他們的首領和審判官,都傷天害理的搾取和欺侮百姓;他們的先知和祭司,也為貪不義之財而虛言平安,曲解律法,因此而有瀆聖職。這一切,上主都知道,因為上主在它中間,且是公義的。上主不但絕不作不義的事,而且關心一切,並已將他的公義不斷的向他們顯示出來。只可惜在耶路撒冷的不義之人,恬不知恥的,沒能體會上帝公義的報應和懲罰。

  第6∼7節是上主直接的講話。上主既已將歷代興起的世界列強鏟除,使他們的城樓荒廢,街道荒涼,城邑毀滅,杳無人煙,照理耶路撒冷的人必可由此得疬教訓,而敬畏上主了。若他們真的就此領受教訓,那麼,他們的住處也不會照上主所擬定的計劃毀滅了。可是,他們卻變本加厲,反而壞事做得更多,以致自討刑罰。

  第8節是在嚴厲的譴責中帶有恩慈的勸勉。上主莊重的宣告要耶路撒冷等候,等候上主所已決定要招聚萬國萬邦的日子的到來。那時,上主要以人無法理解的態度,將他焚燒般的怒氣和忌邪的嫉火怒氣,吞滅全地。可是,上主在宣告這節說話的時候,中文把原文一個很重要的引接詞「所以」漏譯了。這「所以」是承接6、7兩節的話,並引出第8節「要等候上主」的話。這意思就是說,上主已將世上列強興衰隆替的事給猶大作鑑戒,而要他們得疬教訓,敬畏上帝藉免災難,他們卻自討禍殃,所以吩咐他們要等候上主,觀看他已定意施行的作為,藉此可以得疬盼望(參看羅十五4)。

二 猶大的餘民得福 三9∼20

{Section:TopicID=382}三9

  那時,我必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 不懂原文的人,會覺得這節經文和前節有驟收驟起的感覺。但希伯來文聖經這節的開頭,還有一個字──因為──和「那時」連用。意思是說,因為在忠信的人所盼望的上主施報的日子到來的同時,上主要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我必使……用的原文,是我要改變。清潔的言語的原文是潔淨的嘴唇。嘴唇是用來說話的,翻成言語是妥切的。潔淨的言語,是指那不與偶像邪淫有關連的話。

  好求告耶和華的名 求告上主的名,是敬拜他的表示(參看詩廿二27,八十六9)。

  同心合意的事奉我 「同心合意」的原文是「一肩」;「事奉我」的原文是「伺候他」。這是用當地耕作的背景來表達協力工作的。猶大人耕地通常用兩頭牛或兩匹驢,同負一軛的耕作。兩頭畜牲必須一起進退,否則就非常吃力,並且無法完成任務。

{Section:TopicID=383}三10

  祈禱我的 亦可譯為「崇拜我的人」。

  就是我所分散的民 原文無「就是」兩字。「民」原文是「女子」。這可能是指被擄去的猶大人民;亦可泛指一切被分散各處的以色列人,連主前七二二年北國被亞述擄掠的人在內。若是後者亦在上主的心意中,則這節經文不會有時間上的難處。否則,南國猶大在西番雅工作的年代,還未嘗被擄的滋味。

  必從古實河外來,給我獻供物 古實河是藍白尼羅河。這地離猶大很遠,故此「古實河外」是泛指「遠方的人」,不一定是實指某一確定的地區。當然,古實河外亦曾有好些猶太人在那?居住(見本書二12註釋{LinkToBook:TopicID=363,Name=二12}),故亦可能實指該地區。「獻」的原文是「帶來」(bring; carry)。

  這節經文,因為是詩句,就使其動詞「帶來」成了問題:因為按原文可作以下兩種不同的翻譯:

1 從古實河外,

帶來崇拜我的人,

我分散的民,

作我的供物。

2 從古實河外,

崇拜我的人,

我分散的民,

給我帶來供物。

  頭一種翻譯,是表明那些原先控制被擄的以色列人之外邦人,現在歸信了上主,為證明他們的歸正,便把被擄的以色列人帶回來,當作禮物獻給上帝。第二種翻譯,僅單純的提到被擄的人要歸回,他們自己要帶供物來獻給上主。既然第9節已說到,那時上主要改變萬民,使他們嘴唇潔淨,都求告上主的名,與猶大人同負一軛地伺候上帝(見本書後面譯文{LinkToBook:TopicID=402,Name=第三章}),那麼,第一種翻譯會比較近乎原意(參看詩六十八29;賽十八7)。

{Section:TopicID=384}三11

  當那日 就是萬國列邦因上主的審判而得潔淨的時候。

  你必不因你一切得罪我的事,自覺羞愧 原文在「一切」之後還有「所作」一詞。在「所作」後面的人身代名詞──你──是陰性,乃指耶路撒冷城。因希伯來文的國和城都用陰性。既然引致耶路撒冷蒙羞的作惡者(見下句),在那日得了當受的懲罰,它就不必自慚了(參看賽四十五17,五十四4)。

  因為那時我必從你中間除掉矜誇高傲之輩 這些矜誇高傲之輩,當然是指本章第cs163、4節中所提的首領、審判官、先知和祭司。

  你也不再於我的聖山狂傲 這句話似乎不單指猶大在得潔淨後,要組成一個剩餘之民的團體,謙卑為人,順服上主的旨意。更是暗示新約時代的來臨,上帝的殿為萬國禱告的殿,凡愛慕上主的人都給帶到聖山來,猶太人再不能以他的肉身為亞伯拉罕的後裔而可自誇了(參看賽五十七6∼8)。

{Section:TopicID=385}三12

  我卻要在你中間留下 「你中間」見本書三3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374,Name=三3}。「留下」和「餘民」同一字根,詳見本書一4「所剩下的」之註釋{LinkToBook:TopicID=324,Name=一4}。

  困苦貧寒的民 「困苦」的原文是「被欺壓的」,「貧寒」是指那些卑微的貧苦者。這意思就是說:在上主懲罰過後,那些現今被欺壓的貧苦無告的人,反要組成一個「餘民團體」。

  他們必投靠我耶和華的名 這個「餘民團體」自知無可依賴,惟有投靠上主的名下。

{Section:TopicID=386}三13

  以色列所剩下的人 這?不用「猶大」而用「以色列」,顯然是有較寬廣的含意:不是單指猶大和耶路撒冷,也是指整體的以色列族。從新約的觀點來看,就會是指基督的教會了──因為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都作他的兒女……,惟獨那應許的兒女,纔是後裔(羅九6∼8)。

  必不作罪孽 原文語句和本章第5節的「斷不作非義的事」,完全相同。這意思就是經歷了上主潔淨的人,會效法上主的作為,斷不作非義的事。

  不說謊言cs8 這是在彌賽亞國度來臨的時候之景況: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各人與鄰舍說話誠實(參看亞八3、16)。

  口中也沒有詭詐的舌頭 這在當時的現實中,可能會指在政治的詭詐,如同在何十二1所提的「與亞述立約,把油送到埃及」;更是指那「餘民團體」中,沒有搬弄是非的話語和行為。

  吃喝躺臥,無人驚嚇 這是用一幅牛羊在田野間安然吃喝躺臥的圖畫,來表達國家的太平安樂的景況。這就是那「餘民團體」所要享受的情景。

{Section:TopicID=387}三9∼13

  等到上主興起擄掠,以見證他自己的時候,上帝要改變萬民,使他們的嘴唇潔淨,不再去阿諛偶像,乃呼求上主的名,使他們與以色列人聯同一軛的服在上帝之下來伺候他。在那時候,從遠方來的人,甚至從古實河外來的人,為證明他們已歸正崇拜上主了,便將被擄到各地的以色列人帶回來,當作禮物獻給上主。當萬國列邦因上主的審判而得潔淨的日子,耶路撒冷原先驕傲自大作惡虛謊的領導人,也給上主除掉了,因此它也不必再自慚形穢了,但猶大人也不能再以肉身為選民而可以自誇狂傲了。因為上主在他們中間,留下了一個「餘民團體」,就是由那些原先被欺壓的貧苦無告的人所組成的。這些人反要完全依賴上主,投靠在他的名下。這樣,那真正的選民,就是以色列的餘民,在經歷上主的審判潔淨之後,會效法上主的作為,絕不說謊,也無詭詐,卻要安然的吃喝躺臥,不受任何的驚嚇。(可是,這一幅太平的景象,似乎要在彌賽亞的國度降臨的時候,才得實施。)

{Section:TopicID=388}歡呼頌

{Section:TopicID=389}三14

  錫安的民哪cs8 錫安是耶路撒冷的別名;名字源自耶路撒冷西南的一座小山,又稱為大衛的山。大衛在攻下耶布斯人的錫安保障之後,被人將其改名為大衛的城,因大衛在此建立聯合十二支派的王國的京都。因此,在聖經的傳統上,向耶路撒冷的人稱呼為錫安的民(民;原文是女子。下同)時,多數是從積極和善意方面去向以色列人說話的,因為大衛是合乎上帝心意的人(撒上十三14;徒十三22)。

  應當歌唱 原文是命令式,本意是「歡欣高呼吧!」

  以色列阿 自主前九二二年所羅門王死後,聯合的王國以色列分成南北兩國開始,因為北國有十支派而沿用以色列的名稱,南國以猶大為首,便雅憫為唯一歸入的支派,故稱猶大國。但是,在稱呼北國的時候,南國的人多以「以法蓮」呼之。南國人,特別是在北國被擄而南國孤存的時候,用「以色列民」來稱呼自己時,多數亦是從積極和善意方面來講的。但在七十士譯本,這?仍用「耶路撒冷的女子啊」,大概是為避用北國名稱的緣故。

  應當歡呼 原文也是命令式,而這「歡呼」和前句不同之處,是前句有歡樂歌唱的意味,本句乃是在得勝時的狂歡大叫的呼喊。

  耶路撒冷的民哪 第三重的呼喚,用「耶路撒冷」這名字,表明上主已赦免了前面經文中一再譴責它的那些罪惡和過犯,因為從下句可知,這?的稱呼也是積極而具善意的。

  應當滿心歡喜快樂 原文亦是命令式,意思是「全心歡喜快樂吧!」

{Section:TopicID=390}三15

  耶和華已經除去你的刑罰 「耶和華」見本書一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315,Name=一1}。「已經除去」,這動詞的原意是「挪移掉」或「取消了」;其真實行動雖在未來,而動詞卻用完成時態,表明在先知心目中,這事已經成就了。「刑罰」的原文,亦可譯成「審判」。「你」的原文為陰性,指耶路撒冷或猶大國均可。

  趕出你的仇敵 包括屬世屬靈的,外在和?面的一切仇敵在內。

  以色列的王耶和華在你中間 這句話要表達的,乃是上主確為以色列的護佑者,因為上主和以色列民有契約的關係(參看結卅七26∼28)。

  你必不再懼怕災禍 「懼怕」在原文亦可讀成「看見」,意即「經驗」或「經歷」的意思。

{Section:TopicID=391}三16

  當那日 見本書三11註釋{LinkToBook:TopicID=384,Name=三11}。

  必有話向耶路撒冷說 誰對耶路撒冷說?原文沒法判明。看下面文氣,大概是上主要藉疬先知對耶路撒冷宣告。

  不要懼怕 懼怕是人犯罪後的一項特徵(參看創三10);罪惡既蒙赦免,生活在上主愛中的人,沒有可懼怕的(參看約壹四18)。

  不要手軟 懼怕的人,雙手下垂無力。既然上帝自己要干預和施行作為,他的同在和扶持,應使人坦然無懼的,手腳健壯有力。

{Section:TopicID=392}三17

  耶和華你的上帝 這是上主和以色列人有立約記號的話(參看耶廿四7)。

  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 這全句在原文只兩個字:戰士、拯救者。這兩個字,可參看賽四十二13和六十一1,藉以較能明白這?的意義。

  他在你中間 表明神的親切同在。

  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 以色列是上主的產業,是他立約的民,所以會因他們而歡欣喜樂,並且愛他們。這種歡欣喜樂和愛的原因及其必然的結果,照許多猶太註釋家在此的解釋,乃是對他子民的罪過,「默然」的──靜靜地遮蓋了。我們身在新約時代的信徒,當然看得更清楚,是上帝在他的愛子基督?,因他為我們在受難中默不出聲的緣故,赦免了我們諸般的罪過。

{Section:TopicID=393}三14∼17

  這幾節經文,緊接在餘民團體於經歷上主的潔淨之後,會效法上主的作為,所以用歡欣喜樂的語調,呼喚說:錫安的民啊,歡欣高歌吧!以色列啊,狂歡大叫吧!耶路撒冷的民哪,滿心歡喜快樂吧!因為上主已經除掉你的刑罰,消滅了你的仇敵,他是你立約的主,在你中間護佑你,你不會經歷災難了。所以,不要懼怕,不要手軟,因為與你立約的神,他不但是施行拯救的戰士,並已靜靜地遮蓋了你一切的罪過,且以你為他的喜樂泉源!

{Section:TopicID=394}被擄的歸回

{Section:TopicID=395}三18

  正如前面緒論中,在有關「文獻的完整性問題」?已經說了的。這節經文的句子不完整,所以和合本在此所譯的,無法使人明白。現代中文譯本的翻法,也是一種猜度的翻譯。照現有的希伯來文聖經直譯,有以下幾個可能的翻法:

1 那些屬於你,從所定的地方受苦的人,我要聚集;

揭去那重壓它的恥辱。

2 我要在所定的節期,聚集屬於你的受苦的人,

就是那些擔負恥辱的。

3 我要聚集那些為所定的節期悲傷,他們是從你而來(參看詩四十二4的譯法);

他們為這恥辱感到重壓。

照七十士譯本直譯成中文,乃是這樣:

我要聚集你受苦的人。

禍哉,那以恥辱害它的人。

無論是哪一種譯法,以下基本的字詞若逐一加以解釋,就能明白全節的意義:

你 是指耶路撒冷或猶大。

我 是指上主。

所定的地方或所定的節期 是指被擄到的地點,或被擄的期間。

受苦的人或悲傷 是指被擄的人或被擄中的苦難。

恥辱 是指被擄到外邦的國恥。

重壓或擔負或感到重壓 是指那些被擄的人,在心頭上的感受。

聚集 是招聚回來的意思。

  從上述的字詞釋義看來,全節的大意乃是:那些原屬耶路撒冷而在上主所定的時間被擄到外邦的人,他們在為國恥感到羞辱受苦之後,上主要把他們招聚回來。

  若照七十士譯本來看,則更進一步,上主要以災禍來報復那些擄掠猶大人的人。

{Section:TopicID=395}

{Section:TopicID=396}三19

  那時,我必罰辦一切苦待你的人 這句話是指明在懲罰潔淨的時候,那些擄掠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人要受到報應。

  又拯救你瘸腿的 這是上主以牧者的身份般的說話(參看結卅四16;彌四6),要特別眷顧那有傷患殘疾的人。

  聚集你被趕出的 重複前節中把被擄之人招聚回來的話。

  那些在全地受羞辱的 再次提到那些被擄到各處而受羞辱的人。

  我必使他們得稱讚、有名聲 這是重回到上主懷抱,遵守他的律例典章,謹守他的誡命,以致得蒙上主賜福的必然結果(參看申廿六16∼19)。

{Section:TopicID=397}三20

  那時,我必領你們進來 當上帝懲罰潔淨的日子到來時,他要帶領被擄到各地的子民,回到他們自己的國土來。

  聚集你們 把被擄的人招聚回來。

  我使你們被擄之人歸回的時候 這?漏譯了「在你們眼前」一詞。這詞語很重要,因為是要當時的聽眾曉得,他們自己可以經驗到,並可作見證的。原文應作:「當我在你們眼前,把你們被擄的人帶領回來的時候。」

  就必使你們……有名聲,得稱讚 原文直譯是:因為我要賜給你們美名和稱讚。這是上主恩典的賜予,不是他們配得的。

  在地上的萬民中 可能的含義正如經文所說,世上的所有人民,都因上帝的子民從被擄之地歸回而讚許他們,使他們的名聲遠播。但這句話也可能單指,在地上以色列人被擄到之地的人民當中。

  這是耶和華說的 末了才用這句話,好像一個權印蓋上了一般,表示這預言是必然的,無可更改的;是上主自己神聖的話,一定要成就的。

{Section:TopicID=398}三18∼20

  末了這小段,是宣告上帝餘民的最終福分,是向這卷書開頭講說的聽眾,就是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人說的:當那些原屬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人民,在經歷過所預定要他們因自己的罪過而受苦難的時間之後,他們既自知羞恥,心靈傷感有如擔負重擔的時候,上主要聚集他們,使他們歸回本土,並且要刑罰那些苦待被擄之人的國民。不但如此,甚至那些瘸腿難行,別人以為他們無法重歸家園的人,也要得疬拯救;那些被驅趕分散到各處的人,就在他們受人凌辱的地土上,上帝要因他們堅持忠心於信仰真神的緣故,賜他們在外邦人中得到稱讚和美名。最後,上帝要領他們回進本鄉,就在當日聽眾的眼前,他們自己都要經驗到這被擄回國的事實,以致在全地萬民中,他們得因上帝的恩典,得到上主所賜的美名和稱讚。這一切必要如此成就,因為這是上主自己所說的。── 李景雅和丘恩處《中文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36Zeph/36CT03.htm
新增日期: 2008/03/09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西番雅書第3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