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7月7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以賽亞書第四十二章注釋

以賽亞書 第42章

神所喜悅的僕人(四十二1∼17)

  耶和華所說的,必能成就;未發生的事,祂預先說明。前章提到祂要興起一位東方的王,就是波斯王塞魯士,但這不過是祂所賜復興的工作的開始,祂要興起另一位更大的來成就救恩的工作,就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這一段有關彌賽亞的經文描繪祂的身分與性格(1∼9):

  1. 祂是耶和華的僕人,是神所揀選、所喜悅的(1)。

  2. 祂是眾民的中保(6),站立在神與人的中間。此字原文作「約」,表示祂設立新的約。

  3. 祂是外邦人的光(6)。祂不僅是猶太人期待的彌賽亞,更是普世萬民所等候的救主。

  這位耶和華的僕人的特性,包括:

  ① 被聖靈充滿,有疬屬靈的智慧與能力;

  ② 謙卑柔和(2),並不張揚顯露名聲;

  ③ 滿有憐憫的心腸,顧念軟弱寒微的人;

  ④ 不灰心、不喪膽。

祂的工作是要將公理傳給外邦,在地上設立公理(1、3∼4),並且帶給人類盼望、醫治與釋放(7)。

  10∼17節是一首頌讚歌,結束時重新強調偶像的虛假(17)。因疬耶和華僕人的出現,人間起了新景象,充滿了歡呼、吶喊。神好像勇士,出去爭戰大大得勝;祂像快要生產的婦人(14),帶來新的生命。

祈禱 神啊,感謝繝,賜給我們一位能夠體恤我們軟弱的主;幫助我們也能效法祂的柔和謙卑。──《新舊約輔讀》



B.宣言的中心(42:1-9)

現在,這個宣告將耶和華的僕人引介出來。在挑戰性的導言中,耶和華啟示祂自己管轄著人的事務,祂也聲明即使是征服者古列,亦在祂的控制之下;祂並且啟示祂恆久以來為以色列所存的一個理想,就是那位祂揀選的僕人。先知的眼光現在看到一切的管轄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祂不僅像古列一樣,受耶和華的催逼,祂的心意也與耶和華相合;祂也不像以色列那樣,失敗跌倒,需要神憐憫的作為,祂永不失敗,祂不管在施恩典或審判時,都是神完美的器皿。

這個宣言的中心可分成兩部分。

1.第一部分將焦點集中在耶和華的僕人身上;
2.第二部分在介紹耶和華和祂僕人的關係。

耶和華的僕人(42:1-4)

這位先知的宣告,首先論到符合完美僕人理想的那一位之顯現。耶和華形容祂是「我的僕人」,是耶和華所扶持的。

耶和華以「我所揀選的」描述這僕人與耶和華之間的關係,並說祂是耶和華所喜悅的。

耶和華又以「我的靈」描述祂服事的裝備,這靈是耶和華賜給祂的。

至於這僕人的使命,則表達在一句簡短的話中,「祂必將公理傳給外邦。」這句話雖然短,但就以色列的歷史來看,卻有豐富的含義。神揀選並保守亞伯拉罕的後裔以色列的目的,是要使它成為別國的祝福。雖然以色列失敗了,但神理想的僕人卻要完成這使命。「祂必將公理傳給外邦。」

接著就描述神這位僕人所用的方法。新約馬太福音對這一段經文的引用(太12:20),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得更清楚。為了完成耶和華的旨意,祂的僕人首先負有一個恩典的使命,然後是一個公理的使命。

恩典的使命之特色是安靜;人通常用來建立國度的一切事物都要止息。「祂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更進一步,在施行恩典的時候,祂以忍耐的方法對待祂的仇敵。「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壓傷的蘆葦象徵軟弱的益發軟弱;將殘的燈火形容一個終將導致毀滅的原則仍在運用。在恩典的使命這個階段中,神的僕人不會加速滅亡的來臨;祂既不折斷壓傷的蘆葦,也不吹滅將殘的燈火。祂只是耐心地等待。

在恩典的方法之外,還有公理的方法。預言的話說,「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馬太引用這預言時,將這個有關公理的宣告和緊接著發生的事並提,以解釋這預言。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
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
等祂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

顯然,當祂採用公理的方法時,祂就要折斷壓傷的蘆葦,吹滅將殘的燈火。

最後他宣告耶和華僕人的大能,這些話將祂和祂的敵人作了一個明顯的對比。祂在恩典的便命中,以耐心對待仇敵;但在祂審判的日子,祂就要毀滅他們。「祂不灰心」是指對待將殘的燈火;「也不喪膽」是指對待壓傷的蘆葦;「直到祂在地上設立公理。」就像論到耶和華的威嚴時,先知將假神和耶和華作了一個對比;此處他也將耶和華僕人的仇敵之軟弱,和祂的大能作了一個對比。

耶和華和祂僕人(42:5-9)

現在宣告耶和華和祂僕人之間的關係。前面說明耶和華的威嚴時所論到的一切真理,都在這?以濃縮的方式重複出現:祂是天、地、眾人的創造者,也是扶持者。

耶和華的僕人是祂所召的,所攙扶的,最後也是祂所任命的,以使祂成為列國的祝福。祂在他們中間的工作,乃是作他們的光,領他們脫離一切的捆綁。

最後以耶和華的話,來結束有關這僕人的宣告。耶和華宣稱祂必不將祂的榮耀歸給假神,也不歸給雕刻的偶像。祂這樣的宣告有一個證據,就是祂先前宣告的事都已經成就了。

C.結束的呼籲(42:10-25)

這宣言是以一大段經文作結束。這段經文首先包括一首信心之歌,其次是重新宣告耶和華的旨意,最後是先知對百姓的呼籲。

信心之歌(42:10-13)

由於看到了耶和華僕人的異象,以及祂與耶和華之間的關係,這位先知立刻發出了一首信心之歌;在這首歌?面,他呼召全地都要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他的呼顢是普遍性的。這歌必須從地極發出,並且所有的人都要同聲歌唱。航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要歌唱;曠野和其中的城邑,聖地之上的各村莊都當揚聲;西拉的居民也要在山頂歡呼。

這首歌乃是歸榮耀與耶和華,因為祂要像勇士一樣出去征戰,而且祂必要勝過祂的仇敵。

耶和華的旨意(42:14-17)

先知的話現在轉變成耶和華自己的語氣,祂親自憑祂的永存說話,宣告祂長久以來一直忍耐,現在祂要以大能採取實際的行動。先前說到的是神的僕人所用的方法,現在祂則說,這就是祂自己所用的方法。祂長久以來所採取的是恩典的方法,祂一直閉口不言、靜默不語、「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如今方法改變了,祂要喊叫,祂要急氣喘哮,使大山小岡變為荒場。並且要像這先知在信心之歌中所宣告的,祂要以祂的大能建立公理。

祂如此熱切的結果,是導致和平的建立。困乏人要得到幫助;瞎眼的(就是祂失敗的百姓)要被引領,以明白祂最初的旨意;拜偶像的人要因困乏人得幫助而感到困惑。

先知的呼籲(42:18-25)

先知再度向百姓發出直接的呼籲。他要耳聾的去聽,眼瞎的去看。然後他描述何以如此稱他們。雖然神的旨意是要他們成為耶和華的僕人和使者,但他們卻仍然眼瞎耳聾。他們看見了,卻不能領會。耶和華因公義的緣故賜下律法,目的在使他們完成祂的旨意。

但因為他們不肯順服,他們必受痛苦;這百姓要被搶被奪,鎖在坑中,隱藏在獄?,成為掠物和擄物。

看到這一些事情之後,先知以問話的形式向他們提出一個基本的呼籲,「你們中間誰肯側耳聽此,誰肯留心而聽,以防將來呢?」

這個宣言的結尾,提到雅各所受的苦難。他所經歷的一切痛苦,都是對他的罪的刑罰;然而儘管刑罰多麼猛烈,他仍然無動於衷。──《摩根解經叢書》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23Isa/23CT42.htm
新增日期: 2008/03/20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以賽亞書第42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