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5月5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AI@教會 免費講座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傳道書第一章注釋

傳道書 第1章

萬事盡空虛(一1∼11)

  作為以色列王的所羅門,在傳道書中一次又一次的,不以王自居,卻自稱為傳道者,因為他覺得將神的信息傳講是偉大無比的工作,且是有價值的。是的,為神工作遠勝一切。

  這段聖經是傳道書的引言,作者引用地上各事物以說明萬事盡虛空的事實。

 .人的勞碌(3∼4)──這包括了人在世上所作的、所立的功及所賺取的,都沒有甚麼益處。這塊地土正如一個舞台(永遠長存),人生就如一場戲,只能演出一次(一代過去、一代又來),且無人記念,真令人喪志感嘆!但這虛空只限於「日光之下」(屬世的)的事物而已,所以我們應求在上面的事。

 .日頭、風、江河(5∼7)──它們都有一個相同點,就是轉動不息,最後還是歸回原處。人生不也是如此嗎?一生勞勞碌碌的不能歇息,意義何在?若只活在日光之下,豈不是虛空嗎?

 .萬事令人厭煩(8∼11)──世上沒有新的東西,一切皆是重重複複的發生,使人看了感到厭倦。這世界和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是如此的單調乏味,毫無樂趣;惟有透過主,一切必能改觀。

 .不能滿足(8)──眼對所看的東西不能滿足,耳對所聽的事物仍感不足,這正是今日一般人的寫照。不知是誰說了如此一句深具意義的話:「人是為神而造的,只有找到神,才能滿足。」

  在日光之下,萬事盡虛空;但反過來說,在日光之上的事物,可就不同了。感謝主,我們可以在日光之下,尋找那在上面的事。

默想 我應如何追求及建立一個更具意義的人生?

都是捕風(一12∼二3)

  當所羅門王年青時,神曾向他顯現說:「你願我賜你甚麼?」所羅門不求別的,只求神賜他智慧(參王上三章);於是他成了空前絕後的智慧者,所以他能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一16)

  智慧之王所羅門一生付出不少精力(專心),尋求世界上的事物,不但不能得疬滿足,反而發現一切都是捕風──意思是以風為食物,似乎很飽滿,但卻仍是虛空。

 .極重的勞苦(一12∼14)──他曾全心全意地探求天下事,但結果明白世人所得到的是極重的勞苦,使人的背也彎了下去,不能挺直起來,因為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使人深感遺憾。

 .多有愁煩(一15∼18)──所羅門王經歷到一件事,就是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愈多知識就愈多憂傷。為甚麼呢?

  ① 深感無能為力(一15):雖發現了彎曲和不足的事物,自己卻沒有辦法把它們改變和補足。我能作甚麼?

  ② 深覺自我的渺小(一17):雖擁有豐富的智慧與知識,能分辨好與壞,卻不能使我滿足;所謂學無止境,越多有知識就越發現自己的渺小與愚昧。

 .肉體的快樂(二1∼3)──享福(二1)、嬉笑(二2)、酒(二3)都是屬於肉體上的享受,都是基督以外的快樂。儘管去試試看,盡量去察究,結果卻不能滿足心靈的需要;惟有得疬那在基督?的快樂才能得疬真正的飽足。

默想 為何保羅能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為何他能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疬基督?──《新舊約輔讀》



第一章

  本章由幾個題旨所組成,顯示作者(或編者)的用意。

  第一節是介紹傳道者:他有君王的身分,在耶路撒冷作王,是大衛的兒子。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皆認為傳道者是所羅門王(傳統以所羅門為智慧文學的代表),但經文沒有明言。

  第二節以主題句說出全書的綱領:傳道者:「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這標語式主句在結尾(十二8)重複出現。在書的前半部(一1∼六9),「虛空」一詞更常引用,作為段落的結語(一14,二11、17,四4、16,五10,六9)。

  第三節說出傳道者所要探索的人生問題。他首先表明他對人生實況的認識:人在日光之下的生活,盡是勞碌不息的。然後便提出他關心的問題:「有甚麼益處呢?」

  第四至十一節是用詩歌體裁的格式,將傳道者對人生問題的觀點說明。該詩可分為兩部分:四至八節是從大自然現象、循環不息的規律入手;九至十一節繼而轉到對人生的觀察,萬事世世代代不斷重複,全沒有新事出現,人是善忘的,世代以前的往事易被遺忘。

  第十二至十八節是傳道者的自我介紹和引論。可以分成兩部分:十二至十五節說明傳道者是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王,他用智慧尋求查究人生;十六至十八節強調他的大智慧是前無古人的,並勝過任何在耶路撒冷的眾人。兩部分都是以一句諺語作總結:「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一15);「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一18)傳道者承認,人無論有多大智慧,也不可能改變生命的實況,因為智慧本身亦是虛空。

{Section:TopicID=114}一 傳道者的言語 一1

{Section:TopicID=115}一1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

  傳道書的開卷語可說是編者的按語,目的是介紹傳道者的身分。「傳道者」共出現了七次(一1、2、12,七27,十二8、9、10)。從希伯來文的字形上看,它並不是專有名詞,而是某類專業人員或職位的名稱;本解作「召集者」或「收集者」。「召集者」聚集觀眾、聽眾或聽取教訓的學生,而他可能是會眾的發言人或領會者。那麼傳道者就可能是聚會中的教師或「拉比」,因他「將知識教訓眾人」(參十二9);傳道書便是他向會眾或弟子所講論的教訓。若解作「收集者」,傳道者便是搜集智慧、箴言的人。他將智慧和箴言編寫成書教訓人(參十二9)。雖然字形上該字屬陰性單數,但「傳道者」並不是女性,陰性形式祇是代表一種專業。例如:以斯拉記二55及尼希米記七57的「書記」或「文士」(瑣斐列),也採用相同的陰性主動分詞形式,代表某種專業。拉比傳統引列王紀上八章,支持所羅門王作為「傳道者」的理論:他「招聚」(王上八1)以色列「會眾」(王上八20)。

  傳道者 是耶路撒冷的君王,是大衛的兒子,傳統上認為是指所羅門王,因所羅門是大有智慧的君王,但經文並沒有明確地指出傳道者就是所羅門。大衛的兒子可指任何一位曾作耶路撒冷的王,而又是大衛家的後裔。

  作者在傳道書首兩章,均以王者身分自居(一12、16,二7、9),以所羅門的身分討論智慧(一12∼18),他也有尋歡作樂的經驗(二1∼11)。但其他經文卻沒有提及他的君王身分,相反地暗示他並不是君王(五8、9,八2∼4),而是一位教師(十二9)。

  傳道者的言語 這是智慧文學介紹智慧教師說話時的常用句格式:「某某的言語」(參箴卅1,卅一1)。

  綜觀經文的來源及功能,大致上可以肯定這節經文是根據一12而寫成的。由於傳統上尊崇所羅門王為智慧文學的創始者兼贊助人,故此,編者藉疬智慧舉世無雙的所羅門王的口,表達他對人生的體會。因此,大衛的兒子不過是文學中的人物(literary figure)。在古代近東的傳統中,尤其是埃及的智慧文學,智慧書的作者也常描寫成君王(參箴卅一1)。

二 傳道書的主題 一2

{Section:TopicID=117}一2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經文以第三身單數稱呼傳道者,並扼要地講論全書的主題。這節經文不但是傳道書的標語,也是全書的脈絡,更是全書的起點和終結(十二8),貫徹全書。

  虛空 一詞在舊約出現約七十八次,在傳道書出現三十八次(包括和合本五7的「虛幻」、六4的「虛虛」、六11的「虛浮」、六12和七15的「虛度」)。根據希伯來文原意,虛空一詞是指煙霧、蒸氣或氣息等,指謂一些沒有本質、毫無目標及方向、短暫易逝的東西(參考申卅二21;賽三十7,四十九4,五十七13;耶八19)。詩六十二9清楚闡明這詞的含意:

貧賤人不過像一口氣息;

富貴的人也都是虛幻。

把他們放在天平上毫無重量,

比一口氣息還要輕。(現代中文聖經譯本)

  傳道者用虛空評價生命的意義:人生一切的經歷,好像一聲歎息,轉眼成空,在日光之下人一切的活動都是沒有意義的(六12,九9)。傳道者以特殊的文字結構,表達全書的主題,他以疊字加強虛空的含意。虛空的虛空意即「極虛空」、「至虛空」。舊約不少經文均採取相似的文學形式,例如:「至聖」(出廿九37);「奴僕的奴僕」(創九25);「萬神之神」,「萬主之主」(申十17);「天上的天」(申十14;王上八27);「歌中之歌」(歌一1)。這種重疊詞句的第二個字用複數,表達「至」、「極」、「最」的意思。

三 引論──人生的意義 一3∼11

  一3∼11總括傳道者對主題的了解。宇宙和自然界都是有規律的,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卻沒有留下甚麼顯而易見的永恆影響。人一生的勞碌,也是平凡而無益的。第三至八節屬詩體,引申二節虛空的含意。第九至十一節是散文,跟前文合成全書的導言,撮要地鋪陳全書的中心──人生意義的問題。

{Section:TopicID=119}一3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

  編者以問話方式展開討論。勞碌是傳道者的慣用語,全書共出現二十二次。勞碌是指工作的艱辛和生活的困苦(二10、11、18、19、20、22、24等),但有聖經學者認為傳道者言的勞碌,泛指工作而已(見緒論{LinkToBook:TopicID=109,Name=九 「勞碌」的意義})。在日光之下意指人的一生,乃傳道書獨有的用語,共用了不下二十九次。此外,用了三次「在天下」(一13,二3,三1)。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一語,出現於主前第五世紀的腓尼基文獻中。益處是全節的重心,本用作商業貿易或投資所得的收益及利潤,在傳道書原文當中,共出現十次(一3,二11、13,三9,五9、16,七12,十10、11)。其中三次用問話形式表達(一3、13,三9,五16);五次以正面形式出現(二13──按:呂譯二13:「我便看出智慧有長處,勝過愚昧」、13,五9,七12,十10);反面格式共用兩次(二11,十11)。傳道者懷疑人一切的努力最終能否給人生真正的利益。

{Section:TopicID=120}一4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

  每一個世代都是短暫的,隨時間消逝。相比之下,地卻較?久,也是萬變世事發生的場所。世代的更替遞迭,沒有留下甚麼永恆不朽的改變。這節作為以下數節的引言,說明大自然的單調循環,而一無所得。

{Section:TopicID=121}一5∼7

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的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日、風與及江河皆有循環的規律,卻無法知道它們運行的目標或進展:日頭每天返回初昇之處,風也轉回原處,江河的水不斷流入大海,卻不能使海滿溢。急歸意指因急速奔跑,造成氣喘的現象(賽四十二14;耶十四6)。呂譯本:「喘噓噓地跑」。太陽每天急速地奔跑,為了完成單調乏味的路程。

{Section:TopicID=122}一8

  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萬事萬物都枯燥地、毫無目的地不斷循環,令人感覺乏味和徒勞無功,使人精神厭倦。眼目和耳朵得不到滿足,因為所見所聞的無不平凡而單調。或說:萬物因循環不息地運行而疲勞困乏(參考思高本及呂譯本)厭煩可譯作「困惓」(參申廿五18)或「疲乏」(參撒下十七2)。萬事可譯作「所有的言辭」或「全部說話」(七十士譯本)。也就是說,所有言辭皆不能盡言虛空這事實。然而,譯作萬事較符合經文的含意。萬事是指第四至七節的重複循環現象。

{Section:TopicID=123}一9∼10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疬說,這是新的,那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第三至八節乃編者對萬物的觀察結果,第九至十節是反省歷史人生的問題。一切似乎是新的事物,不過是重複以往的舊事。傳道者並不考慮以色列的「歷史中的上帝」,也沒有像第二以賽亞一樣的歷史信仰,向被擄的以色列人述說上帝的作為:「看哪,我要作一件新事」(賽四十三19)。已有的事是傳道書的常用語(三15、22,六10,七24,八7,十14),而且是晚期希伯來文用語。早已一詞的希伯來文在舊約中只見於傳道書(一10,二16,三15,四2,六10,九6、7),這可能是受亞蘭文的影響。

{Section:TopicID=124}一11

  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舊事重現時,人以為是新事,因為人的記憶很有限,而且是短暫的。已過的及將來的,原文所指為何是沒有確定的。舊譯本作「過去的事」及「將來的事」(標準本),或譯作「過去的時日」(耶京本);近代新譯本多譯作「過去的世代」或「過去的人」(新英本、新美本),現代中文聖經譯本仍譯作「過去的事」,和合本及呂氏譯本則用「過去的世代」,而思高本譯作「往者」及「來者」,卻沒有說明所指為何。該節經文反對「留芳百世」的說法,不要期望別人記念自己的功業與名聲。

四 以智慧探求查究人生 一12∼18

{Section:TopicID=126}一12

  我傳道者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

  傳道者 以君王身分自居,藉此闡釋個人經驗的可靠性。他從人生經驗入手,探求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君王當然享盡不少榮華富貴,也有學習智慧的機會。所以,王者有資格討論智慧、知識和喜樂的人生意義。在古代文學傳統中,這是一種合宜而有效的表達方法。可是,君王的人生經驗有限制,深居簡出,未嚐民間疾苦,不大體會一般百姓的生活。故此,第一、二章以後,傳道者不再提及君王身分,卻以平民經驗或眼光判斷事物。「作過……王」,是用完成式表達的,傳道者藉所羅門以往的王者身分,回顧王者的經歷,查究人生的意義。在歷史的記載中,所羅門終生為王,他也不是如經文一16所言,在他以前有很多統治者,參考下文對「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的解釋。

{Section:TopicID=127}一13

  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

  我專心……(一17,八9、16)意思是:「我將我的心給與……」。用智慧意指以智慧為工具。查究,原文是「考察」、「研究」或「探究」。二章三節及七章廿五節譯作「察究」,九章一節作「詳細考察」,與一章十三節查究一詞,原文相差一個字母,但譯者常以該詞作翻譯根據(參看九章一節的討論{LinkToBook:TopicID=245,Name=九1})。探子窺探迦南地的故事曾用該詞(民十三2、16、17),探子不會深入地窺探敵情,祇會廣泛地、概略地觀察;我們不能確定尋求跟查究(一3,七25)是否有深廣之別,但這可能性頗高。該節的下半節與上半節的關係如何,有不同的闡釋。和合本的意思是:世事乃上帝給人的勞苦。但以下的翻譯比較正確:「我曾專心用智慧考察研究過天下所發生的一切──這實在是天主賜與人類的一項艱辛的工作」(思高本)。「這」是指考察研究的工夫。因為人類智慧有限,所以勞心的工作是十分艱辛的,不過追求真理乃是上帝所賜的工作之一。傳道者非常重視和愛好考察研究的工夫,可助他尋找生命的真理與知識。極重的勞苦中的勞苦,乃傳道者獨有的詞句(二23、26,三10,四8,五3、14,八16),意指「苦差」或「艱辛的工作」,是從亞蘭文借用過來的。經練與勞苦是同一字根,前者為動詞,後者是名詞。

{Section:TopicID=128}一14

  我見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傳道者引用捕風加強虛空的意義。捕風一詞也是傳道書所獨有的,意思是追求渴想風。換言之,捕風捉影,徒勞無功。捕風常用於一段的結語,共出現九次(一14、17,二11、17、26,四4、6、16,六9)。但傳道書後半部分不再出現這個詞語。武加大拉丁文譯本作 afflictio Spiritus,含有「憂傷」或「愁苦」之意。有些釋經學者認為捕字的字根是「吃」。「吃風」、「吞風」,即無濟於事,得不疬飽足。參考何十二1「以法蓮吃風」。賽四十四20之「以灰為食」也用相同的字根。

{Section:TopicID=129}一15

  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

  人不能改變現實,祇好接受實況,這是一種如實觀人生態度。這句話可能是當時流行的諺語或格言。有人認為它干擾上下文的意思,且引進一些完全不同的思想。其實,它正總結和強調十二至十四節的含意:人生的境況是不能改的。在全書第二部分之首段,傳道者再重複引用這諺語(七13)。變直cs8的希伯來文只見於傳道書(七13,十二9,譯作「陳說」)。不能足數的原文是「不可勝數」,有些學者改譯作「不可補足」,以「裝滿」作為足數的字根。

{Section:TopicID=130}一16

我心?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

  傳道者在自我反省下,內心產生很大的掙扎。他的智慧大增,勝過他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眾人並不是普通平民百姓,實指所有耶路撒冷的統治者。「管理耶路撒冷的人」(呂譯本)或「統治過耶路撒冷的人」(現代本):所羅門王之前,僅有大衛曾作耶路撒冷的王。有些學者將麥基洗德及耶布斯王也包括在內;有些認為該節泛指君王,代上廿九章廿五節:「勝過在他以前的以色列王」。我心?議論說的原文是「我與我的心說話」,傳道者自我反省,與自己的心交談,二章一節及十五節也有相同的意思。

{Section:TopicID=131}一17

  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

  傳道者雖已得疬大智慧,但仍不斷專心追求知識,還從智慧的反面──狂妄和愚昧──得到更多的智慧,得知智慧與愚昧的分界。顯然地,他得不到預期的成果,一切努力都是捕風,徒勞無功。狂妄,以複數形式出現,也是傳道書的常用詞之一(二12,七25,九3,十13──採用單數形式)。「讚美」與「狂傲」都是同一字根(參考詩五5,七十五4)。愚昧 sikluth 在全書中只有一次,它的字義是「明智」、「精神」或「賢慧」(參創三6;撒上十八14;箴十九14);但另一形式 sikluth 則共用了六次(二3、12、13,七25,十1、13),指道德與心靈的愚蠢、無知。這兩字在傳道書是相通的。

{Section:TopicID=132}一18

  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期望增加自己的智慧,結果帶來更大的失望與悲痛;智慧加增,憂愁、煩惱也隨疬增加。愁煩與憂傷──包括肉體與心靈的痛苦。十八節也是當時流行的箴言,說明以理性追求人生的限制:理性無法改變生命的實況和真相。相反地,人的智慧和知識增加,挫折和經驗也同時加增,憂傷和苦痛不免增長。十七、十八兩節乃傳道者對追求智慧所下的結論。──《中文聖經註釋》

資料來源: 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站; http://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21Eccl/21CT01.htm
新增日期: 2008/03/23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傳道書第1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