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字級:
帖撒羅尼迦前書簡介
帖撒羅尼迦前書 全書
主題:主的二次再臨
寫信原因
帖撒羅尼迦的教會是保羅和西拉,提摩太離開腓立比後,在第二次出門傳道行程中,約在主後五十一年所建立的。
從使徒行傳十七:2看來保羅在此城似乎只住了三個星期。
但若讀腓立比四:16,帖前二:9,及帖後三:8,就暗示他曾住在那?似乎更久些。他或許先在會堂?傳道有三星期,以後又在其他地方。無論如何,他在那?總是不夠長些時間來充分教訓那?的教會。
他既從帖撒羅尼迦被逐出境,就去到西部五十哩外的庇哩亞。又一次被趕出庇哩亞,當時西拉與提摩太卻被暫留在那?。當他來到那南部二百哩外的雅典,就覺得非常的孤寂,於是他送信息去庇哩亞,召西拉與提摩太速來到那?(徒十七:14,15)。當他們到了雅典,保羅因滿心關懷那幼稚的帖撒羅尼迦教會,立刻又打發提摩太回去。當提摩太回去的時候,保羅又由雅典去哥林多。提摩太帶回信息來說,帖撒羅尼迦的信徒正在遭受著厲害的逼迫,有些人已經殉道了,另一班人就滿了猜疑說,那些已經死了的人究竟如何能獲得主再來的祝福。很明顯的,這一個道理乃是保羅在帖撒羅尼迦時曾經特別著重的。
在保羅建立了那個教會數月之後就寫了這封給他們,主要的是告訴他們說,那些已經死了的人在主再臨時是毫無任何的損害的。
帖撒羅尼迦城
帖撒羅尼迦原名帖爾彌(Thermai),意即溫泉,是南歐古城。在主前三百年由馬其頓王安提伯特(Antipater)的兒子該撒特(Cassander)所重建,而改用他妻子的名字為帖撒羅尼迦。
他的妻子就是亞歷山大帝的同父異母的妹妹。
在羅馬時代帖撒羅尼迦是一大城市。羅馬政府將馬其頓分為四區,帖撒羅尼迦是第二區的首府。約在主前146年馬其頓被劃為羅馬政府的一省,帖撒羅尼迦就是馬其頓的省會。主後1430年被土耳其佔領,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重歸回希臘,現在稱為撒羅尼加(Saloniki)。坐落在愛琴海的西北隅,面臨美麗港口,位於一個豐饒多水的平原上,並且是正在那一條由羅馬到東方宏大的北部軍用公路上。
在此可以看見那著名的奧林匹斯山(Mt.Olympus),即希臘國神明的家鄉。此城在保羅的時代乃是馬其頓的重要的城邑。也是一個自由的希臘城,其政權是在該城的官員手中的。直到近代它還是一個繁榮的城邑。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的工作
保羅在那?的時間雖然短,但他造成了一回大聳動。敵人控告他是「攪亂天下的」(徒十七:6)。「有許多虔敬的希利尼人,尊貴的婦女」(徒十七:4)。他的工作的成功傳遍了希利尼全地(帖前一:8,9)。
海外華人福音網>>聖經解讀 >> 雷建生弟兄編著>>
資料來源: http://www.ocbf.ca/2007/cc/Bible/thessalonions/01.php海外華人福音網
新增日期: 2009/07/13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帖撒羅尼迦前書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