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5月30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閱讀 經文筆記本 我的最愛 聖經搜尋 本日金句
英文聖經 聖經計算機 每日一章 背經工具 三合一搜尋

經文字級:

箴言賞讀ch23

箴言 第23章

箴言第廿三章
1. 你若與官長坐席,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誰?
2. 你若是貪食的,就當拿刀放在喉嚨上。
3. 不可貪戀他的美食,因為是哄人的食物。
與官長、老闆、在上位的統治者ruler坐席,不要隨便,你若很愛吃,「當拿刀放在喉嚨上」意思是要約束自己,不要在官長面前表現得很貪吃。聰明人會認清時勢、明察秋毫,一直留意官長的問話和動作,留意自己的吃相,舉止給官長留下什麼印象;不要在那裡只顧吃喝,大吃大喝。有時官長居心不良,請吃飯別有用心,其實是鴻門宴,你不去又不行,你若去,不可貪戀他的美食,因為是哄人的食物,他想藉一頓美食轄制你,達到他私己的目的。

4. 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
5. 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麼?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
新譯本聖經譯作:「不要勞碌求富,你要明智地放下這企圖,你的眼睛注視在錢財上,錢財卻不見了,因為錢財必長起翅膀,如鷹飛往天上。」
《太六19∼21》說:「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不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要定睛在主身上,藉著渴慕主、追求主的同在,得著天上的財寶;藉著順服遵守主的命令,保持主的同在,持守天上的財寶。

6. 不要喫惡眼人的飯,也不要貪他的美味;
7. 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他雖對你說:請喫,請喝,他的心卻與你相背。
8. 你所喫的那點食物,必吐出來;你所說的甘美言語,也必落空。
新譯本聖經譯作:「不可吃吝嗇人的飯,也不可貪戀他的美食,因為他心裡怎樣計算,他的為人就是怎樣,他雖然對你說:『請吃、請喝』,他的心裡卻沒有你,你所吃的那一點食物,必要吐出來,你道謝的美言,也都白費了。」
惡眼人請吃飯是有私己的目的,心懷不軌,心與你相背,雖然外表很客氣地招呼你請吃請喝,卻不是出於愛與好客的動機。神看人不是看外表,神衡量人的心,外表上很好客,請人吃飯,但神看見這個惡眼人心術不正,至終吃虧的是他自己。
「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簡單地說,你這個人就是你心思的產物,你的思想影響你的態度。你的心思像一把雕刻刀,將你塑造成你思想的形狀。
杜克大學醫學院貝爾福特博士,在經過廿七年的醫學研究,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一個人如果很憂慮、很悲觀,他的身體健康遠不如一個有積極進取態度的人。一個常常對自己及他人有負面思想的人,得心臟病的機率比正面思想的人高百分之七十,而且早死率高百分之六十。
我們在同一時間只能專注於幾件事上,一旦被某個問題佔據心思,就會專注於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樣一來,神就沒有加入的餘地了。唯有重新將注意力放在神的豐富上,我們才會重獲理性思考的能力,培養出正面的態度、信心的態度。
如果神的兒女們面對困境時懂得轉向神、投靠神,就不致灰心、氣餒。只要仰望神,不看困境與敵人,必能勝過一切危難。他們的心思念神,使他們異於其他處困境不知如何自拔的人。不論事情看來多麼沒希望,他們知道神掌管一切,因而能振作起來超越困難。如果一個人趨向負面的態度,他可能會沈溺於菸、酒、好食,以及其他危險的行為中,愈陷愈深。
讓我們思想那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事,會使我們更有主的樣式。

9. 你不要說話給愚昧人聽,因他必藐視你智慧的言語。
愚昧人藐視智慧的言語,不受教,所以不要浪費時間說話給愚昧人聽。求神將真實渴慕、心靈有需要的人帶到我們面前來,也求主賜我們智慧的言語幫助他。

10. 不可挪移古時的地界,也不可侵入孤兒的田地。
11. 因他們的救贖主,大有能力,他必向你為他們辨屈。
全能神提醒人不要貪戀別人的土地,更不要搶奪孤兒的田地,因為救贖主大有能力,祂是看顧孤兒寡婦的神,會為他們辨屈。「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六6》

12. 你要留心領受訓誨,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
這節經文勸人要有受教的心,留心領受訓誨,注意聽而且順從知識的言語,如果人聽道而不行道,就是自己欺哄自己。所以我們不但要側耳聽、留心聽神的道,而且要留心去行正道。

13.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
14.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
管教孩童是父母的責任,有時孩子頑梗悖逆,一再警告他就是不聽,只好最後通牒:「你再這樣我就要打了」,如果他真的再反抗,你就照自己所說的話用杖打他,目的是要救他脫離頑梗悖逆的靈魂,可以歸向神免下陰間。不要因自己情緒不好而打人,要求神賜智慧,讓我們知道哪些一犯再犯的罪要打,打之前要心平氣和地說明原因,藉著杖打潔淨孩子的靈魂,打完之後與他一同做認罪禱告,向神、向人說對不起,然後擁抱孩子,向孩子表明你仍然愛他、接納他。
有的父母太溺愛孩子,捨不得打,所以《箴廿三13》說:「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只要讓他有疼痛的感覺就夠了,不要亂打人。有的父母脾氣不好,一生氣就失去理智,沒有向孩子說明犯了什麼錯,一巴掌就打過去,孩子只知父母很兇,卻不知到自己錯在哪裡,這種打法沒什麼教育意義,也不會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
在美國有位姐妹說,她丈夫覺得自己好久沒有花時間在孩子們身上了。有一天,他特地提早下班,還買了一個西瓜帶回家,孩子們一見到爸爸,都高興地圍著他、跟著他,看著爸爸切西瓜。
等到快切完時,孩子們都在尋找自己要的那一塊。六歲的兒子個兒比較高,手也長,就在桌上東挑西選。正當他伸手要拿最大的一塊西瓜時,丈夫即刻把刀放下,伸手就是一巴掌,打了他一記耳光,鮮血頓時從兒子鼻子裡流了出來,嚇得大家都沒有興趣再吃西瓜了。
本來是一個難得的下午,好不容易看見丈夫和孩子們在一起,多麼開心,結果卻變成這樣。當時這位姐妹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是罵丈夫?還是罵孩子?
「打」並不等於「管教」,「打」只不過是一種「懲罰」的方式,不是管教的全部,其目的是使正在犯錯的人,因為受到「疼痛」而停止再犯。對幼兒有時只需要告訴他:「不可以!」裝出一副兇兇的樣子就夠了,大一點的孩子要訓練他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例如:「如果不把功課做完,就不能看電視。」「不吃完正餐,就沒有冰淇淋吃。」就是以孩子自己不好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懲罰自己。
也可以用取消特權的方式,比方孩子不遵守規章、胡鬧、打架,或者被限定時間改正錯誤,但時間到了又未改正行為,可以立即取消其外出、打球、打電腦的權利,或是讓他孤立、靜坐。
管教是父母的責任,父母要用各種方法包括親身榜樣,使孩子成為有智慧、愛神、敬神的人,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在生活中實行出來。
管教是疼愛兒女的表現,父母要按著神的心意及每個孩子的特質來訓練他們,使他們走當行的道,結出平安的果子,也使他們將來不至於因著自己偏差的性格給自己帶來痛苦。
適當地使用「管教的杖」,它可以成為糾正及引導的工具《參詩廿三篇》。但不論用什麼方式,是言教或是體罰,都不可使孩子喪了志氣,乃是要使孩子得著智慧,有正直的品格。

15. 我兒!你心若存智慧,我的心也甚歡喜。
16. 你的嘴若說正直話,我的心腸也必快樂。
我們專心追求耶穌,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裡面藏著,心中有耶穌就有智慧,神的心因智慧之子而甚歡喜,智慧之子也以神為樂。我們的嘴絕不說謊,乃要說話正直,會使神的心腸快樂,因為我們的神是正直的神。

17. 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終日敬畏耶和華。
18. 因為至終必有善報,你的指望也不致斷絕。
不要嫉妒罪人,不要因罪人發達而憤憤不平,把他們交在神手中,只要終日敬畏耶和華,把耶和華擺在面前,從早到晚不住地禱告,活在神面前,遵行神旨意,至終必有善報,你的盼望也不致斷絕,因神成就你心中的願望。

19. 我兒!你當聽,當存智慧,好在正道上引導你的心。
新譯本聖經譯作:「我兒!你要聽,要有智慧,要引導你的心走在正路上。」讓神的話充滿我們的心思意念,就是儲存智慧。定意遵行神的正道,就會成為合神心意的人,而不致成為聽道專家。

20. 好飲酒的,好喫肉的,不要與他們來往。
21. 因為好酒貪食的,必致貧窮;好睡覺的,必穿破爛衣服。
不要跟貪食好酒的人作朋友,因好酒貪食的不務正業,必致貧窮,吃飽了就睡,睡飽了又吃,坐吃山空,沒錢買衣服,身上穿的是破爛的舊衣服。

22. 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他。
作子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敬重父母。父母年紀大,有時會失去記憶,話語重複,有的人連平常生活都無法自理,作子女的不要因此藐視父母,要盡力照顧他們。

23. 你當買真理,就是智慧、訓誨和聰明,也都不可賣。
新譯本聖經譯作:「你要買真理,不可出賣,要得智慧、教訓和哲理。」得著真理、智慧、訓誨、聰明是非常寶貴的,比地上的錢財、寶物更加寶貴。
猶太人的母親常常問孩子一個謎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財產被搶光,你會帶著什麼東西逃跑?」這個問題蘊含著猶太人悲慘的血淚史。
大多數孩子的答案是「錢」或「鑽石」。
母親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顏色、氣味的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孩子們回答不出來。
母親說:「孩子們!你們應該帶走的東西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訓誨、聰明,因為這是任何人搶不走的。只要你還活著,不可賣掉真理、智慧、訓誨、聰明,它們就會永遠跟隨你,無論你逃到什麼地方,都不會失去它們。」
從這則故事,可知猶太人對真理、智慧、訓誨的重視程度。
在猶太社會中,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智者遠比國王偉大,智者才是猶太人尊敬的對象。因為智者若死了,世上就會失去大智慧;而國王死了,任何一個智者的弟子都可以勝任這出缺的大位。

24. 義人的父親,必大得快樂;人生智慧的兒子,必因他歡喜。
25.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父母看重的是孩子的品格,會因著孩子是義人、智慧人而歡喜快樂,不是因為他考上多麼好的學校而快樂,也不是因為他賺大錢、步步高昇而快樂。

26. 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
神要得著我們的心,祂最在意的是我們是否全心愛祂、盡心愛祂?心就是人的中樞,人的心真實歸向神、奉獻給神、向神完全降服,就會一直跟著神走,眼目喜悅神的道路。保羅在大馬色的光中把心歸給主之後,他心靈的眼睛就定注在耶穌基督身上,他的全生活就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他說:「我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除了耶穌基督和順服祂的旨意之外,保羅的心思意念不耽戀於任何事物,他不以自己的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主為他所定的路程,因他喜悅神的道路。
神藉聖靈將耶穌基督的同在賜給我們,我們要用信心住在主裡面,與主聯結,完全順服神,走神的道路,學習在心中與主有不間斷相交,一直吸取主的生命,聖靈會將主耶穌基督的人格,轉化為我們的人格。我們心中專注愛戀的,就是耶穌基督自己。有這樣素質的人,必然是合神心意的人,因為他愛上了耶穌,喜悅耶穌的道路。
不要讓任何事物轉移你對耶穌基督的注意力,這是屬靈的考驗。若其他事物對你的吸引與日俱增,表示你的心沒有完全歸給主。若人的心真實愛神,心靈的眼目會一直注視耶穌,對塵世的一切視若無睹,眼目只喜悅主自己和主的道路。馬利亞的心就是如此,主一進她家門,她的心就歸給了主,心繫於主,一直坐在主腳前要聽主的道,眼目喜悅主的道路。我們雖然過一個忙碌的生活,外面像馬大,但裡面要一直持守馬利亞的心。

27. 妓女是深坑,外女是窄阱。
新譯本聖經譯作:「因為妓女是深坑,淫婦是狹窄的井。」人一旦被妓女、淫婦誘惑,就像跌進深坑和狹窄的井出不來。

28. 她埋伏好像強盜,她使人中多有奸詐的。
新譯本聖經譯作:「她像強盜一樣埋伏,使人間增添很多奸詐的人。」妓女埋伏在巷口,等著勾引男人,男人行淫回到家中對妻子說謊,甚至惡言相向,成為奸詐的人。但神的旨意是要人成為聖潔,遠避淫行,要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參帖前四3∼4》

29. 誰有禍患?誰有憂愁?誰有爭鬥?誰有哀歎?〔或作怨言〕誰無故受傷,誰眼目紅赤,
30. 就是那流連飲酒,常去尋找調和酒的人。
31. 酒發紅,在杯中閃爍,你不可觀看,雖然下咽舒暢,終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
32. 見上節
許多人因遭遇禍患,或與別人有瓜葛,而心中憂愁、哀嘆,就想借酒消愁,結果喝得眼目赤紅,酒後開車很容易出事受傷,甚至傷及別人,自害己命。故喝酒時雖下咽舒暢,至終卻像被毒蛇咬了一般,自喪己命。

33. 你眼必看見異怪的事,〔異怪的事或作淫婦〕你心必發出乖謬的話。
34. 你必像躺在海中,或像臥在桅杆上。
35. 你必說:人打我我卻未受傷,人鞭打我我竟不覺得,我幾時清醒,我仍去尋酒。
一個沈溺於酒的人,醉酒到迷迷糊糊的地步,眼睛看見怪異的事,嘴巴說出乖謬的話,整個人像躺在海中或船上搖搖晃晃;人打他,他毫無感覺,醒過來又再去喝酒,耗費時間,浪費自己的生命。但對酒鬼而言,戒酒很難,因為酒鬼認為酒店是天堂,當然這是魔鬼的謊言。耶穌的同在才是天堂,好好追求耶穌的同在,領受聖靈的新酒,才能享受真正的天堂。
《弗五10》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醉酒的人全身散發出酒味,喝聖靈新酒的人,全身散發出天堂的榮光。主來的日子近了,我們要像聰明的童女,天天追求聖靈充滿,累積聖靈的膏油。當天上新郎來到時,我們可以歡喜快樂,挺身昂首地迎見祂。

資料來源: 《箴言賞讀》士林錫安堂•劉秀慧牧師。本文經允許取自士林錫安堂網站 http://www.slzion.org.tw
新增日期: 2010/12/23
狀態: 已經過審核


返回箴言第23章

本資料來源為網友自行上傳。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絡 webmaster@taiwanbible.com 我們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