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2月8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讀書心得: 給我十萬個靈魂
Highslide JS

作者: Henry

第一眼看到書名心頭就震了一下,給我十萬個靈魂,這是何等有力的宣告!封面圖畫是人群聚集在一起圍成一個十字架,我似乎可以看到群聚的人潮越來越多,直到看不見邊際,全地上的萬國、萬族、萬民都要齊來高舉基督的名,一同領受十字架的救恩!

書中最觸動我的部份,就是作者心中那把愛神、愛人、愛靈魂的烈火。作者連加恩在書中提到,他是如何透過禁食禱告與神同工,並且親身經歷聖靈充滿的禱告之火是擁有何等劇烈的果效。在一次福音營會中,他一早就拿著未信主的與會者名單,將自己鎖在一個空教室中,花上大半白天的時間為這些人禁食禱告,過程當然很不容易,除了會餓,跪久了膝蓋也會痠痛,為了恆持禱告,還用額頭著地來減輕膝蓋負擔,過一陣子連額頭也痛了,就乾脆整個人俯伏在地上禱告,一直到晚上7點敬拜讚美聚會開始之前才結束禱告走出教室。那晚,連加恩是敬拜主領,才剛開口唱第一首歌,就有人放聲大哭,無法克制,那天晚上,他們將所有的魚一網打盡。

這段見證讓我最驚訝的地方,就是作者為什麼能如此地大發愛心,為這些不認識的人迫切禱告,甚至願意付上代價,就是要為主贏得靈魂!他心中傳福音的火為什麼可以燒得這麼劇烈?看到路上人來熙攘的人潮,就感到「大有憂傷,心裡時常傷痛」,因為這些人可能都還沒有聽過福音。神在他心中放下愛人、愛靈魂的火焰,這把從神而來的愛火,燒得他無法不愛人、無法不愛靈魂。這樣的靈火當然不是只有連加恩才能擁有,我們都應該要向神求這把火,讓神把傳福音的熱情、愛神、愛人、愛靈魂的意念放在我們心中,使我們都能在這個世代為主搶救靈魂!


讀書心得: 有了夢想,然後呢?
Highslide JS

作者: 黑熊

怎樣的年紀才能改變社會呢?這個問題應該沒有一個實際的答案,關鍵在於什麼時候才要開始行動,作者陳慧潔從八歲就開始跟隨著父母送餐給獨居老人,並且持續不斷的去實踐夢想,而他的夢想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單純的就是看見需要並解決問題,持續的不斷的學習與茁壯。

慧潔我是在1919環台時有短暫的十多天的相處時光,當時的小女孩現在登上了更地的講台,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看著書中描述出慧潔實踐夢想的每個過程,帶來的是一種不一樣的價值觀點,當然與信仰實踐息息相關,而在父母的在家教育之下,落實了信仰與生活的結合,期待看見他未來的發展。

從書中看著慧潔的成長歷程,有一個很深的感受,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價值觀,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這樣的價值觀跟社會會產生很深的連結,相較於功利主義的思維,把人帶入了競爭的氛圍大有不同,或許這跟他在家學習有關,現有的學校教育氛圍就是成績和升學,就算老師想改變,但家長不見得願意,一種不能輸在起跑點的角力賽中,怎麼能因此輸呢?若是學習只變成了戰勝多方,成敗論英雄的狀況下,那麼社會就會存在一堆魯蛇,關於學習的議題,從慧潔的學習過程,值得我們仔細思想。

對於夢想我們留給自己太多的藉口和理由,最後停滯不前,然後夢想就成為了空想,當只有不斷解決問題之時,才有可能朝著夢想不斷地前進,這本書可以鼓勵年輕人勇於付出行動,而不是不斷的停滯不前,只有開始行動才會知道結果。


讀書心得: 參雜異教的基督信仰?
Highslide JS

作者: cangel

本書針對基督教教會及儀式,最初設立的目的及?何演變至今的過程,做一系列歷史演化介紹。

其中提到人階級化的部分,它擁有了效率和競爭的特點,避免人性的怠惰問題,但在屬世生活中過度的期望容易被烏托邦捆綁。不論任何人在教會中,都應被像家人一樣對待而不是看重階級,任何人在教會生活中表達任何信息,大家都應體察耶穌的心意而慎思明辨。另外提及衣服、制服的?容,也提醒著我們要有愛眾人的心,看內心而不是外在的儀表及名位。

本書也談到每位基督徒都會遇到的問題,大部分的牧者會鼓勵會?十一奉獻(甚至成?教會的鐵律)或建堂奉獻,有些人會因為這樣的氛圍而做奉獻,或因此產生壓力。但個人覺得奉獻要捐的甘心樂意不做難,不只是透過別人激勵,更好的是領受從神而來的感動然後自己很有平安地奉獻出去。並做好自己的財務管理和有餘儲蓄。如果入不敷出,自己需去改正和努力的先將財務處理好,不要因奉獻不到什一而感到罪惡感,這不是上帝要求的也不是上帝要讓你有這樣的感受,只是地上的教會因一些固定的開銷所需;不要讓自己和家人苦哈哈有怨氣,自己卻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奉獻。

讀完本書個人的心得結論是:世上的事,文化或儀式會隨時代改變,但要更新變化自己的心思和行為,更加貼近耶穌的心。


讀書心得: 參雜異教的基督信仰?
Highslide JS

作者: pondchen

在一次的團契聚會分享時,談到個人心目中的教會應該是甚麼樣子時,有人提到:只要看到建築物上有十字架的那就是教會了。接著有人說:喔,那我知道有一個地方有非常多的教會!大家的目光都轉到發言者的身上,期待著他的答案。他不急不徐的說:基督教墓園阿,每一座墓地上都立著一根十字架阿!當時與會者都露出淺淺的微笑!

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就是一個在教會長大的孩子,每週跟著父母親到教會作禮拜、參加團契及各種聚會活動,一直到現在結了婚,我和我的妻子及小女兒,還有我的父母親每周仍然在同一間教會聚會(我的妻子也是從小跟我在同一間教會長大的)。我沒有認真思考過教會的建築物、禮拜的程序、牧師的證道、什一奉獻、洗禮與聖餐........等等這些事情,因為對我來說這一些教會的傳統儀式,組織架構及人事行政都是理所當然的。直到讀完這本書我開始認真面對及思考我從小到大所身處的"教會"。

經過將近兩千年的時代演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與以前大不相同,現代的"教會"和初代教會也是有很大的不同,但我想唯一不變的是,教會被建立的精神和核心價值;教會應該被建立在以 耶穌基督為主的基礎上。我們應根據聖經尋找出初代教會是如何被建立的,相較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找出一個相符於聖經且蒙 上帝喜悅的方式,將會攔阻我們與 神親近,蒙 神喜悅的制度傳統屏除在外,重新成為符合 神心意的百姓及符合 神心意的教會。這並非是一蹴可及,須深入研讀及思想 神的話語與教會演變的歷史,並將聖經真理實踐在個人及眾信徒的生活上。期盼看過此書並願意正面積極改變的人能站在這改變的浪潮上,靠著 神的大能堅定!並蒙 神的喜悅!


讀書心得: 聽狄更斯講耶穌
Highslide JS

作者: 永秀

我希望自己藉著許多不錯的書籍,在閱讀當中能幫助我們更親近主、更愛主。 感謝神,這次我選了”聽狄更斯講耶穌”,我太喜歡故事了,而這些故事都是在聖經的記載中,且是真實發生的事。這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因為它是為兒女寫的。筆筆之間,似乎就無贅語,是那麼流暢的將耶穌的生平描繪了出來。

聖經就是一部寫實的歷史,耶穌真實存在,也藉著祂的犧牲與復活帶來了救贖與盼望。只要是寫實的作品,就不能避免醜陋的人性,狄更斯先生也是不離聖經的記錄,仍將它表述出來;但更重要的,他提醒孩子們,不管世界多黑暗,人心多醜陋,該堅持的善與美,仍是要堅持的,因為我們活著是為神活,不是為被扭曲的價值觀而活。

坊間有多少勵志或是勸善的書啊!年輕時特喜歡讀,為的是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現今,一切都是”太平”時,(我想自己不可能再更高成就了),那努力專注的目標不該仍是一樣的,而是幫助兒女能夠走在神的心意中,能夠在社會上出人頭地有一番美好作為及見證榮耀主名。當我看到這一本翻譯的書,是作者為兒女寫的,而且將聖經中一些小細節,只應當時背景才能看明白的故事,將之轉化為英國的背景,我覺得作者真的是太愛祂的孩子,讓他們從這個輕鬆易明的角度去切入聖經,去體會聖經是本亙古流長的書,是可以成為傳家之寶的典籍。 在讀完後,一度很想送人,特別是送給勤上主日學的孩童。可是,我沒有行動,因為,若要送孩童,究竟是該送給勤上主日學孩童,還是要送給沒什麼機會讀聖經的孩童呢?嗯,感謝主,我當有一番新作為,是反其道而行。 另外這本書的插圖真是美好,雖然是簡單的黑白版畫方式,但總是清楚勾勒出故事中的精髓,我佩服那插畫的姐妹,讓這本書更添色彩及可讀性。

我被激勵,我也能為我的下一代寫下耶穌的故事嗎?主啊,請你告訴我。


讀書心得: 有了夢想,然後呢?
Highslide JS

作者: 林孟澤

「這世界不是壞人太多,而是好人付出的太少」,這句話一直在我心裡迴響。

  這幾天,忽冷忽熱的台灣剛被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震動著。一個疑似有精神異常問題的男子,無預警地在台北市內湖區街上直接對一個4歲的小女童割喉。媒體一如往常的瘋狂報導著,網路上面也又開始討論「社區安全」、「校園安全」,甚至連「如何防範精神異常的潛在問題份子」、「小孩子的防身術」,到「應不應該廢除死刑」,突然都變成了熱門的話題。

  轉念間,我想起了這本書。一個女孩,從8歲開始,她就做了許多與人不同的事。

  有些人常常為了圓夢而付諸行動,三分鐘的熱度常常讓他們功敗垂成。遑論有更多的人,是空有夢想卻足不出戶。

  作者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夢想,而且這夢想不為個人,有著主的大愛。她不畏艱難地去計劃,突破思想的障礙,透過行動來實現她的夢想。8歲的小女孩應該還在開心的遊戲、專心的學習,但是她已經展現了與眾不同的特點。而且真正有心完成夢想的人,會做出與夢想相符合的思考與行動來。作者單純的將目光放在如何達成目標的路徑上,使她散發出義無反顧的勇氣來。

  其實這個世界一直不缺少問題,因為只要有人聚集,那裡就有問題,人的罪性與罪行是所有問題的來源。但是,如果我們願意順應神的呼召,放下老我,謙卑的到祂面前,竭力為祂發光作鹽,當有越來越多的好人站出來,願意多付出一些,成為解決問題的行動家,台灣會開始不一樣,世界也會變得更美好。


讀書心得: 與歲月和好:盧雲談變老這件事
Highslide JS

作者: 阿麗

這一期的網路讀書會,讀的是盧雲的[與歲月和好],這本書分二部份,第一部談老化,第二部講關顧, 變老,是條通往光明與喜樂的生命之路 現代人 人人都怕老,,一旦退休,若?有規律的生活,不與外界互動,很快就有被丟棄的感?,與世隔離,年老多病,空虛孤獨,是造成老人嚴重疏離於社會的重要因素,但是最具破壞性的拒絕方式,就是自我拒絕.,一個失去內在自我的人,就?有什麼好活的了.有些老人自?為三等人[等吃,等睡.等死].。[當盼望滋生,我們就逐漸看到,我們之所以有价值,不是只因為成就了什麼,更是在於我們這個人,也許看起來?有用,卻可能在生命的意義上是贏家.P60]盼望.幽默.異象這三種因素會創造出幸福的人.他們能夠保持心胸的開放.同時享受長期經驗的果實,P70,老年可轉變為最喜樂的時期,將經驗傳授給社會,年老可成為光明之路,並且帶出盼望與新生.。不但可以彼此擁抱與接納,也能將祝福帶給下一世代的人。

關顧能帶出新的自我認知,存憐憫的心,接納人人都會 有老去的一天,求神叫我們學會如何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用耶穌的愛來愛身邊的長者.正視實況能夠創造出一個空間,讓永恆的光照進黑暗中,,使人看見醫治的光賜給我們[成為神兒女的能力.]

今年的春天特別的寒冷,陰雨綿綿,讓許多年長者出入不便,也就不想出門.為安全起見,還是呆在家中為好.我們盡可能多去探訪關懷,傾聽他們的聲音.,在這高齡化的社會,老人關顧需長時間的投入,,[與歲月和好]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對長者的關顧,簡直是字字珠磯,對誤導概念的批評,鞭辟入裡,值得我們細意閱讀,體會源源不絕的個中深意!


讀書心得: 給我十萬個靈魂
Highslide JS

作者: 勤

你渴望被神使用成為佳美的器皿,所到之處邁著馨香的步伐,將福音的盼望帶給他人嗎?作者連加恩透過自身豐富的佈道經驗及家人朋友的故事,畫龍點睛的寫下這本傳福音的「關鍵秘訣」,並喚起你對失喪靈魂的負擔,點醒你對神兒女在末世的本分與角色。

原以為這是一本嚴肅沈重或八股談論的屬靈書籍,但作者以幽默勁爆的方式做為開場白,讓你會想繼續閱讀下去,果然神的工作透過連加恩的順服所產生的靈活佈道經驗,會讓你不時地發出會心的微笑,並對神奇妙的作為嘖嘖稱奇而習得。作者在述說如何被神使用的過程中,了解神在他的生命裡是如何的運作(可說是付上代價拼命三郎),不禁讓我感到汗顏和省思一番。在他清晰的文字表達裡,修正了自我的某些信仰觀點。內文中提到翁景民教授的故事,令人感慨又感動,燃起你對搶救靈魂工作的重視,彷彿今日是最後一天活著的機會。

封面設計醒目而別有內涵,與核心內容相切合--吸引人進到基督裡(封面次頁)。簡潔的篇章,在忙碌中亦可輕省的閱讀完此書。對於想要了解自身是否有傳福音恩賜的基督徒,作者也對這樣的角色作了清楚的分析,讓你可以了解自己是否較傾向這樣的屬靈恩賜特質(當然你也可以透過祈求而得著)。

為何連加恩能被神大大地使用呢?因為他「願意」。為何許多牧長都推薦這本書呢?因為作者將這本佈道培訓書籍「活出來了」!又為何書名的數目設定為十萬人呢?答案就在書本裡。


讀書心得: 聽狄更斯講耶穌
Highslide JS

作者: 瑪莉琳

媽媽喜歡看小朋友看書的關係,從小家中就一套一套的文學著作,第一代基督徒的我,認識狄更斯比認識耶穌還要早。當一看到這本書後,迫不及待的馬上就拿起來閱讀,心情就跟書序的推薦者唐立娟老師一樣,「『哇!是狄更斯耶!』然後完全忘記手上的工作,很想看狄更斯是怎樣講述耶穌的」,一頁一頁閱讀後,心情也正如唐老師所說「吸引我的不再是狄更斯了,而是一位父親為孩子所做的--這是狄更斯寫的聖經故事,是他為自己的孩子寫的聖經故事,而且每一年的聖誕節,他都會為自己的孩子朗讀他自己的聖經故事!」。

  在文中,除了閱讀狄更斯一篇篇以精湛手法深入淺出的述說聖經故事,曾經身為主日學老師的我,也在學習如何像大文豪一樣以淺顯易懂卻又畫龍點睛的方式向孩子介紹耶穌,而且要講的生動活潑、扣人心弦,使孩子能夠每週都帶著期盼來「聽」耶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狄更斯在文中表露無遺的為父心腸,補充聖經中沒有提到的歷史事件使其相呼應,讓聖經與孩子的生活常識能夠連結上關係,好像一位父親把知識和經驗都想對孩子完全說明白的世代傳承,同時也充滿了慈愛的提醒和品格教導,例如「等你們長大後,永遠也不要忘記這一點」、「我親愛的孩子們,永遠不要傲慢或刻薄地對待任何窮人」等等,因為狄更斯的心腸是如此富有憐憫且柔軟溫暖,無怪乎能夠寫出《孤雛淚》、《塊肉餘生記》、《雙城記》等等觀察社會角落、悲天憫人的曠世巨作。

  書末,還有狄更斯給孩子的晚禱文以及讚美詩,讓我欽羨有一個這樣的父親可以為自己的孩子祝福,且介紹耶穌讓祂居住在孩子心中的首位,等下次再教主日學,也願學習這樣的謙卑、溫柔,介紹孩子使耶穌成為他們生命中的「天父爸爸」。


讀書心得: 有了夢想,然後呢?
Highslide JS

作者: 藍翅膀

這本書的作者是位成長中的青少年,她的名字是:陳慧潔。她是一位夢想行動家,不僅夢想多多且具有實際的行動力完成她的夢想。家中四個姊妹,她排行第二個,從小四姊妹透過父母在家自學教育,並從小即隨父親投身公益行動中。八歲以後即開始陸續號召許多跟她差不多年紀的小朋友一起從事各種社會公益的行動,至今仍不到20歲卻已受邀至各地演講達上百場,深深影響、改變並帶動了許多的青少年完成心中的遠大夢想!

這本書閱讀起來輕鬆有趣,如在聆聽一位樂觀開朗活潑,充滿幹勁、活力、熱情,面帶陽光微笑的年輕美少女朗朗上口、凱凱而談從小至今的生長經歷與日常有趣事並分享許許多多的夢想成真!在邊閱讀的過程中並伴有色彩豐富亮眼的諸多活動紀錄照片與個人生長過程中變化的相片記錄,每篇文章閱讀後會有幾個問題給讀者或小組作為回應、省思或是互動的討論題目。

很多人都會有了夢想,然後呢?通常多是不了了之或是不知如何進行,甚至遭遇失敗,然後或許就此停頓而沒有、不見了!這本書是本夢想書,也是本完成行動力的紀錄書,見證了作者-慧潔如何行出她的夢想,過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而在失敗中她如何改進、調整、再出發!即使是成功的紀錄,也仍會從成功中再延伸出新的創意、深度並賦予新的意義在其中繼續推動。

這本書不僅適合大眾閱讀、小組閱讀,若是家中有會閱讀文字的小朋友、還是成長中的青少年,也會是本適合特別推薦閱讀的好書!


讀書心得: 參雜異教的基督信仰?
Highslide JS

作者: c.c.ocean

初代使徒奉基督之命,往普天下去傳講福音。教會先是遭受帝國政權迫害,後來基督信仰為君士坦丁皇帝所接受並封為國教後,又經歷了異教文化入侵、馬丁路德進行宗教改革,和因應科學革命所導致的變化。教會發展至今,已過兩千餘載。在這段歲月裡,各個政權持續交替、各種文明不斷興衰,教會也在歷史的洪流中建構出獨特的體質和傳統。今日信徒在周日早晨穿著整齊、笑容滿面,努力在教會裡呈現聖潔喜樂的氣氛時,許多人內心亦對教會獨特的文化、流程與傳統或是充滿疑惑、或是感到不滿。其中有兩位熱愛教會與追求真理的基督徒,法蘭克‧維歐拉(Frank Viola)和喬治‧巴拿(George Barna)花費了大量精力去考據歷史文獻,並多方求教於歷史學者與聖經專家。他們透過嚴謹的研究和考證,終於還原出初代教會的原貌,並重建了教會在兩千多年的演變過程。法蘭克和喬治藉由梳理現今教會的演變脈絡,並將之比對於初代教會的樣貌,成功挖掘出造成大家困擾的原因。

第一是聚會方式發生了改變。初代教會的聚會著重於彼次互動,他們在私宅聚會,聚會形式屬於家庭聚會。在新約聖經中,教會(ekklesia)一詞出現114次,所指的對象都是「群聚在一起的人群」。新約聖經從來沒有用教會、殿宇和上帝的家來稱呼任何建築物。雖然古猶太教擁有聖殿、祭司和獻祭要素,但是透過基督的贖罪祭,人類重新與神重新和好,這些要素也隨著耶穌降臨而告一段落,不再出現於基督教中。但是隨著異教文化的入侵,加上基督信仰受到君士坦丁皇帝的垂青而躍居為羅馬國教,教會不僅建立起氣勢宏偉的聖堂(大教堂),也仿造帝國文化(希臘神話、羅馬宮廷文化)為教會建立了固定的流程制度。原本初代教會遵循使徒教導,堅信人人皆為祭司、信徒互為肢體;彼此在聚會時充滿互動,於生活中以愛相繫。但是教堂的座位配置專為聆聽講道所設計,聚會流程也是宮廷文化的翻版。這樣的演變,使得信徒不再能夠於聚會中彼此互動,破壞了初代教會溫暖而充滿人情味的氛圍。現代教會刻意製造聖潔氣氛,使得信徒易在心中產生聖潔世俗之分,難以在平日生活出聖潔的生活。

第二是教會中出現了階級。初代教會中「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弗四:11)」文中的「牧師」(poemenas)字義是牧羊人(shepherds,原文是拉丁文單字pasotor)此時牧師指示教會裡特殊功能之比喻,它既非職位亦非頭銜,初代的牧者完全沒有現代基督教所賦予之獨特、專業的意義。當時長老(牧者或監督)和信徒共處一堂,大家身分地位平等而沒有上下之分,教會也遵循著分工合作、由聖靈帶領、相互呼應,並由所信徒參與服事。然而,隨著單一主教制(monoepiscopate)的出現,教會成員被分為「提供服事」的神職人員(clergy)和「接受服事」的平信徒(laity) 。階級的出現導致教會僵化。許多新信徒在信主之前來自階級嚴明的社會,當他們帶著自身的背景文化進入教會時,教會階級之分更為之加劇。即便經歷了宗教改革,主教變為牧師,改教派仍舊將聖俗二分法和神職人員的概念引進新教。雖然改教派者號召恢復信徒接祭司,但依舊繼續建造「以牧師為導向的教會」。這樣的教會,不僅會造成高抬牧師為世俗元首的景況,更易造成牧師身兼多職而心力耗竭。儘管當代牧師是教會裡最重要的職位,但也是聖經裡根本沒有提到的職位。

現代基督徒在研讀聖經時,使用的方法是「斷章取義法(proof texting)」。這種解經方式源於1590年代末,當時一群新教學者套用亞里斯多德的邏輯規則,從聖經裡東拼西湊的挑選出對己方有利的經文,創造出充滿個人見解的神學體系。新教學者這麼做的理由是,聖經是上帝的話語,每一個環節都受顛撲不破的真理。所以上帝的話就是權威、不需要連貫,只要從聖經擷取的任何一段文字都是絕對真理。事實上,許多基要派和福音派基督徒所持守的教導,就是出自於斷章取義法。因此,許多基督徒都未曾讀懂聖經,會友在教會所得到的知識,很多是由人類自己墮落的邏輯觀念所東拼西湊的零碎思想,一不小心就偏離了新約聖經為教會建立的原則。

歷經兩千多年,基督信仰成長茁壯,成為當今最重要的宗教。隨著各種文化滲入,教會雖然建立了完整制度,也無可避免的出現階級之分,這嚴重偏離初代使的核心思想。但是教會的存在,依舊有重要而不可抹滅的意義。從亞當夏娃犯罪後,世界雖然敗壞,許多人竭力遵循上帝的話,他們秉公行義、愛神愛人,努力倚靠上帝的話語而活。歷代教會雖然不完美,信徒亦帶著渴慕的心,使教會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面對時代變革之衝擊,教會也隨之做出改變。然而這些改變是正確之舉嗎?這些作為符合聖經教導嗎?若要追尋真理和探究真相,勢必要具備完整的屬靈知識和清晰的思考脈絡,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為了因應時代變遷而改變是無可避免的,但是其作為萬萬不得偏離基督的教導。每一位負責任的基督徒都當保持好奇渴慕之心,追尋真理、探究真相,且莫讓沒有根據的教條成為我們經歷上帝的阻礙。

讀了《參雜異教的基督教信仰?》一書,心中震懾難以言喻。兩位作者藉由無數文獻和資料,客觀回答心中積存已久的疑問。作者亦在解釋歷史演進的過程中反思教會設立之原義,和信徒互為肢體之必要。耶穌在世的時候,祂既批評法利賽人增添人為的律法,也譴責薩都該人隨意切割聖經。耶穌要世人行的,就是謹守上帝的話語,按照真理行事。所以在教會參加聚會,務要努力愛身邊的人。畢竟讓人彼此相愛,才是耶穌最重要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