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6月3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得救見證 撰寫/修改 刊登其他見證

得救見證2009-08-06修
見證作者: Afro
最後修改日期: 2009/08/13

得救見證:2009-08-06修
很感謝主,我出身的背景是基督教家庭,父母親都不是第一代的基督徒,爸爸那邊祖母是基督徒,而媽媽的親戚方面則是好幾代的基督徒了,還出了不少的牧師、傳道人。我小時候的成長背景,是在教會的環境下長大的,我成長的教會,是屏東長老教會,是一間傳統的教會,很多固定的傳統模式,禮拜天做禮拜也都是照著固定的程序,一絲不苟的完成,當然大家彼此之間也都很和善,因為年長者較多的關係,看起來也比較容易和善吧。
一直到國中為止可以說是泡在教會長大的,從我幼稚園開始,唸的就是教會附設的幼稚園,因為媽媽是幼稚園園長的關係,我好像兩三歲就在那邊了;上了國小,連放學都是在教會的幼稚園寫功課,禮拜天也都會到教會參加主日學,聽老師講故事、上課。到了國中,因為課業、補習的關係,除了禮拜天的主日禮拜以外,也就都沒有去到教會之中,而禮拜天也都是做完禮拜後就馬上回家了,主日學因為只有國小的班,因此也就沒有繼續去了。一直到了國三,才有去參加教會的青少年團契(教會的青少年團契是從國小高年級一直到二三十幾歲出社會的年齡,全部集合而成),就這樣一直參加到當兵,因為當兵而中斷,在其他的的方聚會(因為當兵在金門,也沒辦法回屏東聚會)。
在青少年團契中,因著大家年齡及靈命的狀況不一,聚會內容較多是屬於”團契”性質的,也就是比較偏重玩樂吃喝,或者是專題等軟性的「奶」,而教會的牧養造就體系是屬於各個團契各做各的,在這樣的狀況下,雖然一直生活在基督教這樣的信仰之內,但其實對於信仰的瞭解不是很深入,可以說是跟著父母親信的,這個狀況直到高中,問題才突顯出來。高中時因為從小到大都接觸到教會的緣故,一直認為自己已經是基督徒了,但是在一些事情上,卻對於自己是基督徒的事情不敢跟其他人講,譬如說在吃飯的時後不會在別人面前禱告,也不會跟別人分享信仰上的見證與經歷,也很少主動會說自己是基督徒,甚至覺得現在還不能受洗,是一種矛盾的心態,覺得自己應該是基督徒,但是又覺得自己好像不是真正的相信耶穌,不敢在別人面前承認,或者應該說沒有自信承認,覺得自己不夠,可能是不夠完美、不夠瞭解聖經、等等的不夠。而高中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那時對於未來沒有多大的野心抱負,只想要安安穩穩的過完一生,覺得只要穿的暖、吃的飽就好,因此對於念書沒有很大的熱情,而對於功課外的事物,也沒有特別喜愛的,因此高中就過的沒有目標,唸書純粹就是為了要應付考試,成績自然就不太漂亮。而在這階段雖然自己知道自己對於未來很茫然,沒有目標是很大的問題,但也沒有尋求基督教信仰的幫助,甚至也不覺得自己有甚麼問題,只是覺得可以過的去就好了。
這種對未來沒有甚麼熱切追求的狀況(想要認真過每一天,但這個目標到現在也常常達不到),以及對信仰只有表面信的情形,一直到了上大學才漸漸有了改善。大學念的是高雄師範大學,參加了學校內的學生團契(由「校園」派輔導在學校組成的社團),在團契內因著許多的專題探討、輔導的陪讀、營會的參與,讓自己對於基督教信仰慢慢有了比較基本而全面的認識,在這之前,其實所知道的,也就是小時候在主日學聽到的故事而已,比較多的是一些口號及道德性的規定(愛人如己、原諒人七十個七次等等),那時對聖經中的東西有些覺得合理便會接受,而不合理的,就會懷疑、不接受,完全是以自己為中心來做決定,好笑的是自己還一直以為自己已經信耶穌,是基督徒了,自己也沒有深入去瞭解,對於耶穌救贖的愛只有知識性的瞭解。在大學團契迎新的晚會在跟學長聊天的時後,還用一副老基督徒的口吻對著學長說「放心,我會來團契的,我對團契也都很瞭解,放心吧」,再想想當時後的自己,還真是無知天真的可愛。
在大學團契中受到了很多的造就,也有很多的學習,但是真正的改變是在一次參加大專靈修班的營會中發生。大專靈修班的目的是要教導來參加的學員如何用歸納法來研經的營會,在營會中會一直研究同一卷書,在營會中每天晚上都有一堂課,是講員對營會中所研討查經的經卷來做講解、講道,那次參加所研討的經卷是四福音書中的馬可福音,在每天晚上的聽講中,或許是因為整天的活動下來會累,也或許是因為場地在地下室空氣不流通的緣故,所以常常感到昏昏欲睡。但是在倒數第二天講到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一段內容,在那天講員講到上帝為何預備耶穌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付上了何等大的代價?在講述「神將愛子賜給我們,愛我們到這樣的地步」內心真的是深深的受到了感動,感受到神對自己那無法形容的愛,而自己也願意來回應這樣的愛。雖然從小大到不斷的聽耶穌的故事,也不斷的聽到講道是在述說神愛世人,但感覺只是在呼喊口號,講說信耶穌得永生,卻不是打從心裡相信這樣的話,但一直到那時候,才真正的感受到原來神不是單單在聖經中、書上寫的文字,他的愛更是讓自己可以感受到、經歷到的,在那天我也決定要來回應神這樣的愛,而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也才不再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受洗,而是只要相信上帝愛我,並且願意接受,就夠了,後來也才敢在教會受洗,成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
而在決定回應神的愛之後,自己在信仰上,也更能接受、明白聖經中所教導的事情,也更能領受聖經所要告訴自己的事,當然我能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評判聖經,但是這樣對我有甚麼益處呢,不如好好領受聖經中的話,並實踐在自己的生活上,不斷的經歷到神,這樣這個信仰才是真正對我有幫助的。在服事上,也更有力量,知道自己事與神同工的。在大學當中也在團契當中,漸漸的成長起來,當然在團契的服事、在教會的服事,也都會碰到好與不好的事情,生命的狀況也是起起伏伏,但是回顧過去,仍能看見神在自己身上的引導、帶領以及恩典。尤其是在教會中發生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紛爭,氣氛變得很不好,曾經也曾想說不要到教會聚會,看看會怎麼樣,但感謝神讓我不因為這些事情而讓我遠離神,而是能夠定睛在神的身上,知道在人與人的環境中常常容易會有狀況發生,最後還是回到教會中聚會。
在團契中的服事,因為漸漸的成為高年級,而有比較多的服事機會,特別在帶領團契上聚會、辦活動上,值得一提的是,參加了校園所辦的活動組訓練,是為了校園在寒暑假舉辦國中生營會,來培養訓練辦活動的人員所舉辦一系列的訓練,這個訓練讓我看到我的很多優點,特別是在活動的帶領上,演一些誇張的戲上,常常可以有一些不錯的點子浮現出來,而且也不會有一般人有的怯場、不敢表現。在活動組的訓練當中,認識了許多其他學校的同學,也一起上課、一起辦活動、一起辦營會,在這當中看到許多不同的人,也因為這樣,可以看到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也更認識了自己。
營會的籌辦很麻煩,因為要有一籌、二籌、三籌,加上排戲、練舞準備遊戲、器材、試玩等等,要花許多的時間來準備,但投入大,營會辦出來的成就感也是滿足的,感謝神在我所參加的營會當中,都很順利的完成,在當中也感受到團隊合作、互為肢體的感覺。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個性比較不怕面對人,也是因為比較不顧面子,所以在演戲、表演上,都有不錯的表現;而辦營會同工之間的彼此配搭,互相配合幫助,所營造出來一起為上帝作工的氣氛,也是我喜歡的,特別是營會的完成不是只有一種特質的人就可以完成的,常常是A活動需要一種人為主,B活動又需要另一種人,而在一個活動中,更是需要彼此之間互相的配搭。在營會舉辦完之後,活動組會一起開檢討會,討論營會當中的得失,其中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在辦完第二次的營會的檢討會,活動組長在提到我,形容我是一個很受神恩典的人,但是要注意不要只靠神的恩典過活,他說我連開籌備會的時候都會打瞌睡,沒想到在實際表演的時後還蠻有效果的,他在開籌備會之後其實很擔心同工尤其是我的狀況,但那次營會還是圓滿的落幕了,這也是很感謝神的。
就如同舉辦營會一般,常常在很多事情上面都可以感受到神的恩典,或許在經歷的時候一時看不到,但只要回過頭細細回味,就可以看見許多神作為的痕跡,都有神的帶領在其中,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當中,可以繼續在生命靈命上不斷的進步,得享主同在的喜樂與甘甜。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shycheryl

神真是恩典滿滿呢!!^^

發言日期:2009/08/17

Peter Life

我是國中時期,在屏東和平長老教會認識這位真神的,我相信!不管是第一代或第3~4代基督徒,神都愛我們!

發言日期:2009/08/25

威倫

贊美主願主祝福你阿们

發言日期:2011/08/01